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任亮为何被称为葫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任亮为何被称为葫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67 更新时间:2023/12/25 13:45:00

任亮为何被称为葫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挥师入关,随即占领了长江以北地区,此后,又用了二十多年,才陆续扫平长江以南的反抗力量,一统天下。

这二十多年中,南方主要是有三股力量在抗清,分别是活跃在云贵及两广地区的李定国,活跃在湖广和四川交界地区的李自成残部夔东十三家,以及纵横东南沿海的郑成功

遗憾的是,虽然这三股抗清力量的战斗力都还不错,其中还有清军暂时无法战胜的水军,但因为各种原因,三方始终没能形成合力,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

至公元1662年,即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时,南明晋王李定国和延平郡王郑成功陆续病故,余部分别退往缅甸和台湾,消失在中原大地。

再至康熙三年为止,夔东十三家也陆续被清军剿灭,到李自成的侄孙,南明临国公李来亨(李自成之侄李过养子)焚妻子自缢后,夔东十三家消亡,大规模的反清力量彻底终结。

但各地小规模的抗清力量还存在一部分,特别是活跃在山西交城地区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在领导人任亮的率领下继续抗清,一直坚持到康熙十年,才被清军剿灭。

这支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任亮在明末农民起义大潮中的资历还是很老的,早在明朝天六年时就上山落草,随后于崇祯初期赶上了农民起义的大爆发,占据吕梁山一处为根据地反明。

任亮占领的根据地位于山西交城境内,在吕梁山脉东麓,以当地的东葫芦川为主寨,也因此,任亮在起义军中,有个响亮的诨号"葫芦王",也不知道和葫芦娃们是啥关系?

崇祯年间,任亮陆续又和从陕西进入山西,并在交城西北山区的“三座崖”等险要地段立下大寨的王刚、贺宗汉、王之臣等人联手,加上本地的悍匪王堇英、郭彦、王全、巴山虎等人,在这一地区共同和明军作战。

因为他们的根据地在崇山峻岭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大多是本乡本土的农民,熟悉地利,深得民心,因此,明军的多次围剿均告失败,任亮等人得以牢牢扎根在此地。

不过,任亮也没有什么大志,他没有像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那样到处流窜,以推翻明朝为己任,一直都死死地钉在交城,所以,对明末大局的影响力不大,只能算是交城地方一霸。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大步退往陕西,在“三座崖”扎根的原陕西农民起义军,在王刚等人的率领下,也跟随李自成撤退,任亮接手了他们留下来的根据地,继续做土霸王。

第二年,即顺治二年,任亮在北方地区大势已去时,带着郭彦、王全、巴山虎等受清朝招安,然后跟随上官太原营守备周自新一起,被调派到山东去围剿农民起义。

三年后的顺治五年,任亮听说在老家交城爆发了反清的农民起义,他随即弃官逃回交城,以自己的威望和资历,成为交城所有反清起义军的领导人。

任亮在这一片吕梁山区和明军游斗了十几年,又在清军中当了三年兵,战斗经验丰富,又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简直是如鱼得水,清军同此前的明军一样,多次进剿,都拿任亮没辙。

从顺治五年一直到康熙十年的二十多年里,任亮就一直在交城地区抗清,他也从壮年变成了六十多岁的老年,南边的抗清力量早在康熙三年时就已经消亡,他依旧在坚持。

康熙十年十月,清军再次大举围剿任亮所部时,接收任亮衣钵,指挥起义军的儿子任国铉动摇了,准备向清军投降,虽然被任亮制止了,但军心已动摇,且任亮的儿子们没有他丰富的斗争经验,忽视了清军带来的威胁。

随后,农民起义军的主寨“三座崖”被清军偷袭包围,无奈之下,任亮下令分散突围,任亮本人在突围时被清军俘虏,随即被清朝交城知县赵吉士下令杖杀。

任亮起义军从明朝天启年间开始,一直到灭亡,中间除了投降清朝的那三年,就从没有离开过交城地区,影响力也仅仅只局限在这一地区。

任亮虽然没有李自成、张献忠的豪迈和志向,也没有他们那么大的名气,但能在北方已经全部被清军占领的情况下,还身处清朝无比重视的,跟北京靠近的山西地区,和清军缠斗二十多年,即使抛开地利的优势,也算是很有本事的人才了,还是值得敬仰的。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张永德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继承郭威的皇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张永德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继承郭威的皇位?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张永德是后晋安州防御使张颖之子,因为张颖与郭威交好,所以郭威把第四女嫁给张永德。当时郭威任枢密使,提拔他当了供奉官押班。后汉时隐帝年幼,忌惮朝中老臣,便下令诛杀了宰相杨邠等许多老臣,连家属也全部处死,郭

  • 历史上真实的吴楚争霸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真实的吴楚争霸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西周末年,随着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西周的最后一位天子周幽王被杀,西周便算是彻底结束了。此后,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迁都到了洛邑。因为洛邑在镐京的东方,所以在这之后的周朝,就被称之为东周。因为之前西周覆灭的时候,周

  • 薛刚反唐第70回:张先锋被伤阵亡,四好汉路遇救星-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69回:三思一打九焰山,天辉连擒四好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68回:两义弟告友衷情,双孝王为君起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67回:新唐国薛刚成亲,路旁亭郑宝结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66回:薛刚锁阳会亲人,必虎修书遣内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英布起兵谋反时,刘盈为什么不肯代替刘邦出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十一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起兵谋反,当时的刘邦已经又老又病,

  • 范增作为西楚第一谋士,为何轻易就被陈平“离间”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范增(前277年—前204年),居鄛人,秦朝末年著名谋士、政治家,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在项梁、项羽两叔侄渡过淮河、召集楚地众将领议事的时候,范增就主动出山,与项梁、项羽“并肩战斗”,为破秦出谋划策。范增足智多谋,乃楚国第一谋士,被尊为“亚父

  • 刘邦只是亭长,为什么能击败县令迎娶吕雉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那一年,吕雉一家人为了躲避仇家,应沛县县令的邀请,由老家单父迁居到沛县。据吕雉的母亲吕媪说,沛县县令有意娶吕雉,但吕雉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