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用来监察百官的台谏制度,为何成了奸臣的工具呢?-趣历史网

用来监察百官的台谏制度,为何成了奸臣的工具呢?-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20 更新时间:2023/12/10 7:39:38

朝时期出现过一种特殊的监察、谏言系统,这个制度适用于选拔官员、议论政事、监察百官等各个方面,能对君权和相权都拥有监察权力,是一套极为完善的监察系统。然而这个系统最终却最终沦为奸臣打压异己、陷害忠良的工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台谏制度是如运转的。在宋朝之前,“台”官和“谏”官是各有所司的,通以负责监察纠弹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称为台官,而将负责谏言的谏议大夫、拾遗、补阙、司谏、正言等称为谏官。然而宋朝将这两者合二为一,谏官也有权对百官进行监察。

朝廷决议政事,台谏拥有否决权。君主又过失,台谏可以予以制止。百官犯错,台谏可以予以批评弹劾。

这样看来,台谏官员权力应该很大,然而实际上,最开始台谏官员并不敢随便弹劾官员,因为这个制度规定,凡被弹劾的官员,不论官职多大,都会“停职待参”,如果查出问题,这些官员会主动申请降职,调到偏远地区任职。如果被弹劾官员没有问题,那么台谏官员同样也会主动申请降职,调到偏远地区任职。而宋朝的武官员,一直以来也都严格遵循着这套“台谏制度”。

不过,这个制度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奸臣掌握了权利,这套完备的监察系统便会迅速沦为他们打击政敌、排除异己的工具。因为他们弹劾其他官员的时候,不管对面有没有罪,都可以靠着手中的权利给那些官员强加罪名,历史上的秦桧就是台谏官员,面对岳飞这样忠心耿耿、没有污点的将领,也能用“莫须有”的罪名对其进行诬告,然后设法坐实,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台谏制度不仅被用来打压异己,甚至只要有人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利,连自己的党羽都不放过,最终让整个朝廷人人自危,朝廷被奸佞权臣所把持,原本用来监察百官、纠正时弊的良性制度,最终成了宋朝奸臣当道的的原因,令人唏嘘。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什么派人去匈奴和亲?他有什么企图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初,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将家人子封为公主,送到匈奴去,嫁给匈奴雄主冒顿单于为妻,这便是中原大一统王国和草原霸主之间的首次和亲。

  • 项羽勇悍仁强,为什么手下很多人背楚投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楚霸王项羽勇悍仁强,为什么陈平、韩信等人却选择背楚投汉?

  • 虞姬一直跟在项羽身边,有没有诞下子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虞姬(?-公元前202年),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史记》记载,虞姬是项羽的宠妃,很可能是项羽最宠爱的妃子,“常幸从”三个字就能说明虞姬在项羽心中的分量了,“常”就是经

  • 巨鹿之战是项羽的精心设计,还是歪打正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战,崇拜项羽的人会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的神操作,

  • 韩信本是一名小兵,为什么总谋划着如何一步登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淮阴侯韩信初起时,也是一名小兵。韩信明明可以像很多人一样,从一名小兵做起,一点点地往上爬,爬到上级认可他的能力

  • 刘邦即皇帝位后,为什么定都洛阳而不是关中?-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五年,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击败西楚霸王项羽,随即率领诸侯军以风卷残云之势歼灭项羽残部,在诸侯和大功臣的拥立下,即皇帝位于定陶汜

  • 刘邦去世后,吕雉为何不发丧并与审食其密谋他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吕雉,字娥姁(xū),又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邦仅仅当了七年皇帝,就驾鹤西去。刘邦病逝于长安长乐宫之后,作为刘邦

  • 为什么韩信一出手,就击败了项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四年,汉王刘邦和霸王项羽签订和平协议,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项羽在和约签订完成后

  • 项伯身为项羽的叔父,为何最后向刘邦投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项伯,名缠,字伯,楚国下相人。是春秋时期姬姓项国后代,战国末期的楚国将门项氏族人,也是项羽的叔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伯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为何最后会投了汉王刘邦,并抛掉了祖传的姓氏改姓刘氏?首先,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时,项氏已是孤家寡人、独木难支。经过三年多的楚汉相

  • 薛刚反唐第65回:薛刚奏章闻子侄,兄弟回诉纪鸾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