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元春的灯谜是什么答案?有何深意?-趣历史网

红楼梦中元春的灯谜是什么答案?有何深意?-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43 更新时间:2024/1/9 1:16:42

红楼梦中元春的灯谜是什么答案?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红楼梦》里的元春是贾府的大小姐,也是皇宫里的贵妃娘娘。她的一条谜语传进贾府,令姊妹和父亲,几家欢乐几家愁。

元春的一条谜语,成为姊妹们“各怀心机”现场

第二十二回,黛玉、宝钗和湘云正在宝玉房中说参禅的事情。忽然,有人来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大家去猜”。四人急忙来到贾母上房。贵妃娘娘高兴,特意写个灯谜,与姐妹们同乐,这是君恩,这是贵妃娘娘赏脸,作为臣子的姊妹们得维护贵妃娘娘的给的脸,于是一场君民同乐的热闹场面诞生了。

姊妹们争着抢着地看谜语,然后故意胡乱猜。小太监一看这热闹场面很满意,生怕大家说出了正确答案,贵妃娘娘的谜语就没有神秘感了,也显得贵妃娘娘没本事。

小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

宝钗见元春的谜语是一首七言绝句,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然而不能表现出来,“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便猜着了”。

宝玉、黛玉、探春一见便猜中了谜底,不过故意假装难猜,各自暗暗的写了半日。

一并将贾环贾兰等传来,一齐各揣心机都猜了。写在纸上。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恭楷写了,挂在灯上。

太监提着灯笼,回宫复命,定然会把大家猜谜的热闹情景向贵妃娘娘描述一番,然后娘娘看了大家的谜底,又猜了姊妹们写的谜语。

令元春高兴的是,自己的谜语挺难的,难倒了二小姐迎春和三少爷贾环。元春

至晚,元春命太监出来传谕:

“前娘娘所制,俱已猜着,惟二小姐与三爷猜的不是。小姐们作的也都猜了,不知是否。”说着,已将写的拿出来,也有猜着的,也有猜不着的,都胡乱说猜着了。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独迎春贾环二人未得……太监说:“三爷说的这个不通,娘娘也没猜,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个什么。”

贾环在姐妹们的笑声中告诉了太监谜底,太监回去复命。

元春与姊妹同乐,很高兴,她猜的谜语,一律猜对了。娘娘很高兴,因为娘娘高兴,贾母也很高兴。

元春的灯谜很难猜吗?

元春的谜面是: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大家都觉得简单。谜底是爆竹。此时正是正月里,年尚未过完,爆竹是节日里必放之物,表达喜庆的气氛。爆竹应时应景。

那么迎春和贾环为什么没有猜中呢?

迎春和贾环也不是智力平庸的孩子,他们不至于猜不到元春的谜语。润杨猜想,是不是这两个人故意写错了,用以烘托贵妃娘娘的智慧?或者说元春的谜底是爆竹,这两个人写成了炮仗,或者写成了爆竿和编炮,因此元春就认为错了?

元春的谜语,引来几家欢乐几家愁。

元春、以及得奖的弟妹以及贾母的欢乐。

元春的谜语弟弟妹妹们假装难猜,给足了贵妃姐姐面子。

元春猜弟妹们的谜语有的猜对了,有的猜错了,可是大家都照顾贵妃姐姐的面子说娘娘猜对了,给娘娘面子,让娘娘高兴。娘娘也着实高兴起来。

猜中谜语的弟弟妹妹们,每人都得到了贵妃姐姐的赏赐,个个心中喜悦。

贾母因为娘娘高兴,也高兴起来,兴致勃勃地特意举办了小型的灯谜晚会。

不快乐的迎春和贾环,以及愁绪满怀的贾政

节日期间大家猜谜语,就是图一个乐。

作为大姐的元春对弟妹们,就没有那么体贴。元春说到做到,猜中谜语的给赏赐。迎春和贾环没猜中谜语,元春什么都没给。润杨觉得元春至少应该给点其他的小玩意,作为额外补偿,让弟妹高兴一下啊。元春对贾环进行了批评,说他的谜语不通。

贾环的谜语是:“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现代枕头四个角,古代的枕头是长方体,所以是八个角。古代贵族家庭的房子上都有兽头。贾环的谜语,虽然没有文采,但是也不难猜。

元春猜不到贾环的谜底,就说不通,这伤了弟弟的心。不过,作为贵妃娘娘自然不用考虑别人高兴与否。

贾政看了众人的灯谜后:

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用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贾政看完宝钗的谜语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诗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贾政“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他回房后还不停地思索孩子们的谜语,翻来覆去,夜不成寐,不由伤悲感慨。

众人的灯谜诗都有不祥的寓意,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灯谜就每个人的结局。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贾环为何从来没去贾府学堂上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贾环为何从来没去贾府学堂上课?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贾环是贾政与赵姨娘之子,是三姑娘探春一母同胞的弟弟,但姐弟俩在贾府的待遇却是天壤之别。探春跟迎春惜春一起,从小在王夫人身边长大,无论品貌还是能力,在三春中都出类拔萃,贾府上下都不敢小瞧她。而贾环跟着母亲赵姨娘,却生生地活成了小

  • 许敬宗说了唐高宗李治的坏话,为什么没被下狱治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高宗为什么要扩散许敬宗把自己和“乡巴佬”

  • 李勣的哪句话让唐高宗一下子下定决心解决长孙无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什么李勣的这句话能让唐高宗下定决心解决长

  • 李勣为什么没有当场对褚遂良的“好话”提出反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褚遂良的一番“好话”,为什么让名将李勣马上

  • 褚遂良的求情信为什么完全没有打动唐高宗李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什么说褚遂良给唐高宗的求情信完全写错了的

  • 从对褚遂良的遗言来看,唐太宗希望他怎么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对褚遂良所留的遗言有什么

  • 唐太宗下令要李泰入住武德殿,为什么朝臣们会反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大臣们为什么不同意唐太宗李世民把弟弟的房子

  •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只有一字之差,却有何不同意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张裔为何会在东吴流亡三年之久?发生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张裔为何会在东吴流亡三年之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在刘璋担任益州牧时期,张裔熟读经史子集和《史记》、《汉书》,被荐举为孝廉,担任鱼复县县长,之后回到州里任州署从事,兼任帐下司马。建安十六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遣法正邀请刘备入蜀帮助自己对付张鲁,次年,刘备

  • 李忱并非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其皇位继承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新唐书·本纪·卷八·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记载:“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也。母曰孝明皇太后郑氏。始封光王。性严重寡言,宫中或以为不惠。会昌六年,武宗疾大渐,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光王为皇太叔。三月甲子,即皇帝位于柩前。四月乙亥,始听政。尊母为皇太后。”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