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贾诩是如何祸乱东汉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贾诩是如何祸乱东汉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92 更新时间:2023/12/30 12:53:42

贾诩是如何祸乱东汉的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一,巧计脱身

贾诩少时没有声名,但名士阎忠对他十分称赞,认为他与张良陈平不相上下。

贾诩曾被州郡推举为孝廉,后来因病辞官。一次外出游玩,被氐人捕获。他骗氐人说:“我是太尉段颎的外孙,你们别杀我,我家会拿很多钱赎我。”段颎威震凉州,氐人畏惧,便放了贾诩。

二,祸乱长安

董卓专权,封贾诩为平津都尉,命他与女婿牛辅镇守陕县。初平三年(192年),王允杀死董卓,牛辅。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张济等因此人人惶惶,想要逃回凉州。

贾诩对李傕、郭汜、张济说道:“我听说王允要杀尽凉州人,各位要是四散逃命,一个亭长就能把我们逮捕。不如聚集大军,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成功我们就能挟持天子号令天下,如果失败我们再跑那也不迟。”李傕、郭汜等人认为他说的对,便攻打长安。

李傕、郭汜等攻破长安,杀死王允,挟持汉献帝。李傕、郭汜为人残暴,在关中烧杀掳掠,关中百姓惨遭祸乱。

三,营救献帝

李傕、郭汜等人认为贾诩立有大功,便升他为左冯翊,又要封他为侯。贾诩推辞:“我出此计也是为了救自己的命,哪有什么功劳?”二人见他坚决推辞,便让他担任尚书仆射。

贾诩以自己没有威望,推辞尚书仆射。二人对他更加钦佩,让他担任尚书。他对二人的残暴行为有所劝谏,二人对他很亲近但也很畏惧他。

李傕、郭汜互相猜忌,因此爆发大战。李傕与贾诩商议想要劫持天子,贾诩极力反对,但李傕不听。贾诩丛中周旋,最后使李傕放了汉献帝。李傕又想杀文武百官,幸得贾诩劝谏,百官得救。

四,投靠张绣

贾诩救出汉献帝与文武百官,便辞行投靠段煨。因为贾诩威望很高,段煨的部下对他十分钦佩。段煨害怕贾诩夺他的兵权,表面上对贾诩很敬重,实际上对他处处提防。贾诩因此感到不安。

张绣听闻贾诩遭受段煨的猜忌,便派人邀请他前来相助。贾诩因此投靠张绣,有人劝他:“段煨对你那么好,你为啥要离他而去。”贾诩回答:“段煨为人多疑,对我十分忌惮,虽然对我很好,时间久了必然杀我。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我投奔张绣使他有了外援,他一定厚待我的家人。张绣缺乏谋士,一定会对我非常好。这样我和家人都能得到厚待。”

贾诩到了南阳,张绣对他十分恭敬,段煨对他的家人也非常好。贾诩劝张绣与刘表联合,共同对抗曹操。

五,智败曹军

曹操率军征讨张绣,不久退军。张绣想要率军追击,贾诩劝他不要追,追了必败。张绣不听,率军追击,结果惨败。

贾诩对张绣说:“现在追击曹军,一定会胜。”张绣惭愧地说:“不听君言,结果惨败。现在兵败,为何还要追击?”贾诩回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现在追击一定会赢。”张绣率军追击,结果大败曹军。

张绣问贾诩:“我以精兵追击败军,你说一定会败。我以败军追击胜军,你说一定会赢。都如你所说,为什么会这样?”贾诩回答:“这很容易知道。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虽然撤退,但曹操一定亲自断后。将军虽率精兵追击,但不是曹操的敌手,断后的曹军也是精兵,所以知道必败。曹操攻打将军没有竭尽全力就退军,一定是内部发生了变故。既然打败了将军,一定会加速返回。即使留部下断后,也没有将军勇猛,所以率军追击一定会赢。”张绣因此对贾诩十分佩服。

六,投靠曹操

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派人招降张绣,共同夹击曹操。张绣想要投靠袁绍,贾诩却对袁绍的使者说:“袁绍连自己的弟弟都容不下,怎么能容纳天下人?”张绣十分震惊,说:“为什么要这样?你这样做了,我还能依靠谁?”贾诩回答:“不如投靠曹操。”

张绣说:“袁强曹弱,我与曹操有杀子之仇。怎么能投靠曹操?”贾诩回答:“这正是我们投靠曹操的理由。现在曹操奉天子的命令号令天下,这是第一个理由;袁绍强大,我军弱小,袁绍得到我们一定不会重视。曹操较弱,得到我们一定很高兴,这是第二个理由;曹操有图谋天下的大志,一定会不计前嫌,放过仇敌,来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恩德,这是第三个理由。希望将军不要怀疑。”张绣于是投靠曹操。

七,助曹灭袁

曹操见到贾诩很高兴,对他说:“让我的恩德名扬天下的是你呀。”于是封贾诩为执金吾、都亭侯。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粮草不足,便问贾诩该怎么办。贾诩回答:“主公英明,勇猛,用人,决策都胜过袁绍,有这四大优势却半年没有击败袁绍,是为了想要一个万全之策。时机一到,很快就能消灭袁绍。”曹操十分高兴,率军出击,大败袁绍。

八,反对南征

曹操消灭袁绍,升任冀州牧,封贾诩为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夺取荆州,想要沿江东下,消灭孙权。

贾诩劝曹操:“丞相北灭袁绍,南定荆州,军势浩大。可以用荆州的富饶,供养将士,安抚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那么孙权就会不战而降。”曹操不听,结果兵败赤壁。

九,平定西凉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兵西征张鲁。马超、韩遂怀疑曹操是图谋西凉,起兵反曹。

曹操率军与马超、韩遂在渭南大战,曹军胜多败少。马超、韩遂便向曹操求和,贾诩劝曹操假装答应。曹操便问贾诩:“如何平定西凉?”贾诩回答:“用反间计就行。”曹操听从。

曹操使反间计,马超、韩遂互相猜忌,争斗起来。曹操趁机打败马超、韩遂,西凉平定。

十,拥立曹丕

曹丕与曹植为了世子之位,互相争斗。曹丕询问贾诩计策,贾诩对他说:“希望将军弘扬道德,加强修养,像普通人一样勤恳学习,孜孜不倦,孝顺父母就行了。”曹丕听从。

曹操私下询问贾诩立谁为世子,贾诩沉默不答。曹操说:“我刚才问你,为何不回答?”贾诩回答:“我刚才想到了一件事,所以没来得及回答。”曹操又问;“想到了什么?”贾诩回答:“想到了袁绍,刘表都因废长立幼而亡。”曹操大笑,于是立曹丕为世子。

十一,劝谏曹丕

曹丕篡位为帝,封贾诩为太尉、寿乡侯。曹丕问他:“我想要讨伐叛逆,一统天下。该先伐吴还是先伐蜀?”贾诩回答:“夺取天下靠武力,治理天下靠教化。陛下顺应天意,建立大魏,应该以文治为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则消灭吴蜀不难。吴蜀虽然弱小,但有山川大江之险。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懂虚实,陆逊会用兵。他们凭借山川大江之险,短时间难以平定。用兵之道,要先有胜算才能用兵。知彼知己,才能万无一失。臣认为群臣没有才能胜过刘备、孙权的。即使陛下亲征,也不一定能必胜。以前大舜用仁德使三苗臣服,臣认为应该先文治然后用武力来统一天下。”曹丕不听,讨伐孙权,结果惨败。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废后静妃是谁?她与顺治帝之间有何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废后静妃是谁?她与顺治帝之间有何故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从90年代开始,大部分以顺治为男主角的电视剧都无一例外地抹黑了顺治的废后静妃,张国立、毛乐主演的《京城大状师》更是说静妃是毒死董小宛的人,其实从历史来看,废后额尔德尼本巴(静妃的本名)被册立为皇后之

  • 清朝灭亡后,清朝的九大总督下场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清朝设立总督一职,官职正二品,由于总管统管的地区极大,一般覆盖两三个省份的事务,所以也有“封疆大吏”的涵义在里面。清廷一共设立了九大总督: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至于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因为无直接管理地方权力,暂不讨论。在这些总督中

  • 司马懿如果看穿了空城计,结果会如何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我们来戏说一下司马懿如果看透了诸葛卧龙的空城大计,不管不顾的攻下西城,会发生什么妙趣横生的事情呢?西城的守城势力只有诸葛亮带领的三千不到的伤残士兵,司马懿身后却有十万的精兵强将,司马懿肯定能一举就拿下西城,还能擒拿住诸葛亮这个蜀汉的大丞相,机智多端的军师大人。失去了诸葛亮对蜀汉来说是个很致命的一击,

  • 传说中乾隆六下江南,那他都吃过哪些美食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乾隆在位期间,曾经多次南下巡游,一路上看遍江南美景,吃遍江南美食。"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这是乾隆第六次南巡时写下的诗句。小编觉得乾隆这一生简直活的太值了,虽然说乾隆为了处理国家大事兢兢业业,劳苦功高。但是比起其他皇帝乾隆也算是很"享受"很"奢侈"了。江南的美食美景都给乾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很

  • 所谓的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清朝,是一个特别的时代。有人说,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就是中国衰亡的两百多年。这两百年,让中国从东方巨龙变成了东亚病夫。有人说,清朝统治的前期,“康乾盛世”可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清朝到底有这所谓的康乾盛世吗?这种黄金时期真的存在吗?先让我们来看看清朝这两百年来发展的历史吧。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一个

  • 道光皇帝非常节俭,为何陵墓却很奢华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道光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客观评价,他虽非是庸君昏帝,但也绝非惊世明主。这样的人,很容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被淹没得悄声无息。但他作为鸦片战争的头号当事人,在中国的历史纪录中就光亮难熄了,必然会成为被屡屡提及的“明星”皇帝。从历史记载看,道光帝旻宁性格与其皇父嘉庆帝很

  • 和珅被抓和担任大学士的刘墉有什么关系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1799年,中枢大臣和珅被捕。这一消息传出,造成的震撼,绝不亚于乾隆在不久前去世的消息。此时在朝中长期担任内阁大学士的刘墉,又在做什么呢?刘墉跟和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民间戏说常用的题材。刘墉被塑造成一个睿智、清廉,敢于跟大贪官和珅作斗争的形象。而在真实历史中,又有一些不同。和珅跟刘墉,这两位都是

  • 为何没人敢打黄帝陵的注意呢?有哪些原因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人类自从创造了文字这种东西以后,便有了历史的记载,记载着我们人类的事与物,记载着这万世间的所有兴衰。因为有了历史的存在,我们才会慎言慎行,才会发奋图强,才会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出来,然后可以被自己的子孙后代所惦记,最终达到名垂千古的宏愿。我们的世界自人类开天辟地以后,每个国家的兴衰早已经被历史记载了,不

  •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明朝宗室人数太多了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有一种戏谑的说法:谁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答案是明朝肥头大耳的王爷们。王爷们没啥事干,天天生孩子,明朝败局已定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宗室竟有33.28万人……明朝宗室人数如此众多,这和他们优厚的生活待遇是分开的。朱元璋坚定地认为子孙开枝散叶,就能巩固他的朱家天下。不但儿子们都分封外藩,待遇

  • 瓦岗寨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真如演义小说中一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瓦岗寨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说唐》、《隋唐演义》等演义小说中,隋末乱世中大出风头的瓦岗寨是程咬金凭借一己之力打下来的,即“三斧定瓦岗”,随后,众英雄拥戴程咬金成为“混世魔王”,在瓦岗寨开朝立国。之后,程咬金将瓦岗寨之主的位置让给了李密,再之后,瓦岗英雄们的结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