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沙定州之乱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谁赢了?-趣历史网

沙定州之乱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谁赢了?-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4 更新时间:2024/1/18 22:28:12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沙定州之乱的具体经过。

公元1645年九月份,处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东北的武定土司首领吾必奎,决定趁着清军、农民起义军、南明军在中原乱战的大好时机,发动叛乱,并放出话来声称:“已无朱皇帝,无有沐国公!”

此番话语让当地的众多土司为之振奋,一下子叛军就攻略了大姚、定远、姚安等多座城市,整个云南为之震动不已。

在整个明朝的统治体系,云南由于地处偏远,境内少数民族多,所以其管理体制同其他省份地区有很大的区别,处于世袭勋戚和地方流官的双重管制,这两者有时候会互相配合,有时候又出现纠纷。

其中,世袭勋戚指的是,明代开国名将沐英同其后代,都肩负着镇守云南的重任。沐氏家族在云南,不仅拥有较为独立的兵权,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沐英及其世袭后代的时候,在镇守云南的时候,常常能够做到对内镇压土司反叛,对外抵御缅甸等外敌入侵,保境安民,为云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自从明末以来,沐氏家族的后人中,出现了几位水平差,人品也差的人,比如:第十二代黔国公沐光在位时期,就曾经被武定土司的叛军打得满地找牙,甚至一度围攻了云南首府昆明,依靠朝廷大军才得以将叛乱平定,丢人至极!

到了沐天波继任成为第十三代黔国公的时候,大明王朝已经岌岌可危,无瑕去管理云南这样的偏远地区。好在沐天波的个人能力,还算突出,能够勉强压得住,这些蠢蠢欲动的土司。

然而,随着崇祯皇帝于1644年自缢身亡,明王朝正式灭亡,进入更为混乱不堪的难民地区。这时纵然,沐天波有再高的手段,也压不住这些土司,所以便有了前文所述的武定土司吴必奎叛乱事件。

沐天波虽然已经十分及时地作出了回应,调集了其他土司的军队,轻而易举地将武定土司的叛乱给平定了,吴必奎连同其党羽都被活捉了。

但此后,参与平叛的蒙自土司沙定洲,他借此看到了云南府内部的各种矛盾,且首府昆明的守备力量较为薄弱。这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可以一举夺得云南。

公元1645年十二月初一日,在做足部署之后,沙定州亲自率领士卒攻进黔国公王府,由于事发突然,身为云南总兵官的沐天波甚至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带着几名心腹卫士,保护着官印和世袭铁券等重要物品,仓皇地逃往了西宁,后来又转移到了楚雄地区,才得以暂时安顿了下来。而沐天波的母亲和妻子则因为没有同行,只能绝望地跑到了尼姑庵里自尽了事。

就这样,云南首府昆明落入了沙定州的手中,他派人去追击沐天波,但在楚雄被击溃。如此,他只能转而发兵去攻略周围多个地区,一下子除了沐天波和云南副使杨副使所控制的楚雄及其以西地区外,其余的全部都落入了沙定州的手中。

沙定州获取了沐氏家族积累了两百多年之久的巨额财富,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南明所承认的法理地位,彻底将沐天波取而代之。

然而当时政局十分动荡,南明的隆武政权也不知道云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故,就算知道了也因为鞭长莫及,力不从心等客观原因,对于沙定州叛乱这时置之不理。

时间来到了1647年初,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在在西充县境不幸牺牲,其所部大西军群龙无首,只得迅速南撤,暂不参与中原的纷争。

大西军面对清军和南明军队的前后夹击,境况十分窘迫,好在有孙可望李定国等优秀将领的带领下,大西军顺利渡过长江天险,顺利战略转移进去云南。

在孙可望的带领下,大西军进行了一番蜕变,不再像以前那般蛮横和血腥,整个军队面貌焕然一新。为了减少进军云南的阻力,孙可望事先派遣了大量的间谍,利用当地民众对于沙定州的不满,以及沐氏家族长年以来在云南所想有的巨大威望。

这些间谍到处散播假消息声称,此次入滇的大西军其实是沐天波妻子焦氏家族的武装。这一招果然奏效,大西军所到之处,便有许多热心老百姓开门受降。

为了迷惑沙定州,孙可望在占领了曲靖之后,并不是直接去攻打较近的首府昆明,而是去南下攻大较远的阿迷州,并成功击败了沙定州所派来的援军。

沙定州眼见自己确实打不过,又真的误以为大西军就是沐氏家族的武装,便主动放弃了昆明,逃回了自己的老巢蒙自土司。就这样,昆明重镇被大西军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此时沙定州方才意识到,对方根本就不是沐氏家族的武装,但为时已晚。

紧接着,孙可望便带着大西军四处出击,很快整个云南就只剩下沙定州的老巢蒙自,以及若干别的地区还在苟延残喘以外,其余的都已经落入了大西军的手中,其中包括了沐天波所在的楚雄。

为了彻底铲除沙定洲的残余势力,李定国、刘文秀领兵南征阿迷、蒙自,沙定洲负隅顽抗,但最终还是力战不敌,被迫投降。然而,即便投降也无法让其苟活,孙可望经过一番思考,还是将沙定洲给处斩了。

沙定洲之乱至此平息,云南全境也至此落入大西军的手中!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贾瑞为何会死于风月宝鉴?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贾瑞为何会死于风月宝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跛足道人给贾瑞救命的“风月宝鉴”,为什么美色害人性命,骷髅魔鬼却能救人?其实是古人的哲学思辨思想。贾瑞之死在于他对王熙凤相思入骨。凤姐“毒设相思局”,就是那把杀人的刀。“风月宝鉴”中的美人是刀,割去皮肉类似“刮骨疗毒”

  • 红楼梦中晴雯为何不自证清白?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晴雯为何不自证清白?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当家人,她要赶走一个奴才无所谓对不对,即使是错,这个奴才是冤枉的,也是对。当家人是不能错的。就事论事,王夫人赶走晴雯这件事做得对不对呢?不对!第一,晴雯是冤枉的。王夫人一厢情愿地认为:袭人、麝月这样笨笨的人老实本分,不会

  •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个好母亲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个好母亲吗?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王熙凤这个女人不一般。用今天的话来说,她就是妥妥的女强人,有着超强的领导和管理才能,在事业上很容易干出一番成绩。虽然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内”的古代,王熙凤的光芒却一点也没被埋没。当然,这也得

  • 红楼梦中王善保家的是什么形象?为何说她愚蠢又糊涂?-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王善保家的是什么形象?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从娘家带过来的陪房。她女儿嫁给了贾府姓秦的男仆,这男仆又有兄弟,叫秦显,一心抢夺小厨房主管位置的是秦显他媳妇。他媳妇是司棋的婶婶,王善保家的则是司棋的外婆,和司棋好的潘又安大约是秦家女儿嫁到潘家后所生的儿子

  • 红楼梦中一身精致的淘气是什么意思?贾政为何这么说宝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一身精致的淘气是什么意思?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贾宝玉“含玉”出生,对古人的世界观来说,代表了祥瑞。如此神异的事,不啻与孔夫子麒麟送子相当。贾家上下自然对他极其关注,都认为是个了不得之人。父亲贾政对他尤其重视。可惜理想很饱满,现实却很骨感,到贾宝玉周岁“抓周”时就暴露

  • 红楼梦中如果尤三姐没死,尤二姐的结局会不一样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如果尤三姐没死,尤二姐的结局会不一样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如果尤三姐没有死,秋桐不来,尤二姐的命运也不会发生逆转。尤二姐之死,看似秋桐所为,实则王熙凤和贾琏共同导致。第一,王熙凤亲自给尤二姐施压。凤姐和尤二姐说:“妹妹的声名很不好听,连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了,说妹妹在家做女孩儿就不

  • 红楼梦中探春管理贾府造成了什么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探春管理贾府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贾府当中有四个贵族的小姐,分别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个人的个性、气质、相貌各不相同,但是她们的人生命运和结局也不一样,在她们姐妹四个里面,其实最有能力和本事的应该说是探春了。一、探春的志向远大,有很大的

  • 红楼梦中元春省亲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何在晚上进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元春省亲发生在什么时候?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贾元春回娘家省亲的时间,选在了元宵节,而且是晚上,这就很值得琢磨。按照我们今天的习俗,在很多地方,出嫁的女儿,元宵节当天,是不能回娘家的,更不要说是晚上了。原文关于贾元春省亲的时间,写得很清楚。从宫里出来的太监,

  • 薛刚反唐第09回:夫人护子亲面圣,薛刚仗义救冤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10回:贫汉受恩得武职,官民奉旨放花灯-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