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成吉思汗,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真的很厉害。可以说他铁蹄踏遍了亚欧大陆所有重要的地方,但也有人说他不凶。这是因为他碰巧生在一个好时代。如果是在唐太宗和唐武帝时期,成吉思汗会有这样的成就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
会被彻底毁灭,但
是汉唐会被彻底毁灭。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篇文章很长。首先我会吐槽几句,然后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切从主观印象来分析历史的都是耍流氓!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成吉思汗穿越过去会被彻底虐。能不能好好分析一下?
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蒙古,被尊为"成吉思汗";
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登基;
唐太宗于公元626年登基。
成吉思汗和汉武帝相差1300多年,和唐太宗相差近600年。当年成吉思汗征服世界,比今天的美国还要惨。你告诉我美国会在1300年前毁灭,还是600年前?
显然,历史在进步。我们说中国延续了五千年,而在1300年,可以说这期间的发展是颠覆性的。穿越回来无异于三体和地球的差距!你说美国是热兵器,古代是冷兵器,没有可比性。那我问你,热兵器是不是天生的空?量变产生质变,人类历史的发展日新月异,文明的世代差异极其巨大。在这几千年里,冷兵器也从磨得粉碎的石斧发展到了弩机。你觉得差距大吗?
好了,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汉,唐,蒙古的军事实力比较
首先,人们更关心。因为蒙古不是中原王朝,很多人对它没有概念,所以我们选择南宋作为参考。
再来看武器,这是能直接反映军事实力的一大指标。
古代冷兵器的发展与时俱进,从战国的青铜兵器到西汉逐渐发展起来的钢制兵器。后来唐朝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刀——唐刀。宋代冶炼业很发达,有熟练的夹钢技术。在明朝,有齐家刀。
不仅武器种类更多,杀伤力也一代比一代强。后期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冷兵器的发展和成熟。
在汉代,钢铁工业的发展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果把炉型扩大了,用石灰石做熔剂,风口也从一个发展到了多个。
从唐代到明代,古代钢铁技术得到充分发展和定型。以生铁冶炼—生铁炒制、熟铁—生、熟铁炼成钢为主体的钢铁工业体系趋于定型。
首先,就冷兵器而言,南宋远远高于汉唐。当时,蒙古学习了徐进的武器技术,而徐进则是从南宋学来的。在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每征服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就俘获无数工匠,包括制作武器、盔甲等护具的,也有制作各种攻城器械的。
以现在很流行的大马士革刀为例。蒙古军队攻占大马士革后,也成为蒙古骑兵的装备!
你以为成吉思汗的战士都穿着蒙古袍,拿着砍刀,其实是这样的:
各种护具一应俱全,可以说是精装骑兵。不然你以为你能独自骑着枪毙蒙古骑兵,穿越欧亚大陆?
所以不要以为成吉思汗只是一个野蛮部落的酋长。人们在和全世界的资源做斗争。南宋能坚持45年就不错了。
先说古代火器。虽然炼金术士在唐代就研究出了火药的配方,但直到宋代火器才被广泛用于军事。南宋时期,火器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成吉思汗在西征过程中也大量使用火器,并发展了专门的火器部队,对战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返回枪:
汉代没有火器,唐代多以炼丹为主。你以为成吉思汗穿越回汉唐只会被火器消灭吗?
2.军事训练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参考一下现代军队。
现代军事训练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是古代军队完全无法比拟的。同样是短矛,古代军队也持刺,顶多提高熟练度。但是现代军队的刺刀格斗训练要复杂得多,教程写下来会小一些。而且这种书面教程代代相传,水平不断提高。
距离汉唐几千年的成吉思汗,军事实力差距很大,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
3.军事概念
在战争中学习,军事观念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战争中不断发展。比如赵武灵王,穿着胡服骑射,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步兵的不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人类历史上几千年的战争,军事理念可以说是优胜劣汰,逐渐发展到今天,比如信息战。
4.军队的组织
军队的组织能力极其重要。成吉思汗对欧亚大陆这一块的组织能力非常强。
蒙古军队作战胜利的基础不是数量,而是质量。通常,蒙古军队比其主要对手的军队规模小。简单单一的建制是蒙古军队的突出特点。标准的蒙古野战部队由三个骑兵纵队组成。每个纵队有一万骑兵,大致相当于一个现代骑兵师。每个骑兵纵队包括10个骑兵连,每连100人。每个骑兵连包括10个班,每班10人。所有骑兵一般都在马背上作战。一旦战马倒下,一些士兵不得不站在战马后面,在骑兵部队的掩护下射箭。
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天下无双,边打边行军,每天前进80公里;欧洲骑士独自行军只能走完一半路程。战马是蒙古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蒙古骑兵的后勤也是极其完善的,更何况是以掠夺为主。
从以上可以论证蒙古帝国的军事实力远超汉唐。毕竟相隔600年甚至1300年,无论是生产力还是军事观念,甚至人的寿命和体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结论显而易见。
第二,汉唐击退匈奴和突厥强吗,蒙古帝国在欧亚弱吗?
先说汉朝,中匈百年战争,又称中匈战争,指的是西汉初年与匈奴的一系列战斗,双方各有胜负,持续了130多年。这一时期,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是建立在亲亲疏战的政策基础上的。战争导致双方国力同时下降。
到汉武帝时,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一批名将。再加上汉初他们国力提升,对匈奴战争大获全胜。
然而汉武帝并没有彻底追击和歼灭匈奴。可以说他当时并不具备如此长战线上的作战能力,与成吉思汗西征欧洲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而且汉武帝也亲近他,关键时刻还得忍着。不像蒙古帝国在欧亚大陆被彻底碾压!
再说说唐朝。贞观四年(630),李世民命令李靖起兵北伐,挑战东突在东亚的霸权。唐军在李靖的指挥下,消灭了东突,于是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
平定突厥后,唐太宗继续管理西域,多次用兵。贞观八年(634),唐太宗攻吐谷浑,包括李靖、侯季峻、王道宗。次年,吐谷浑福云汗逃到沙漠,被中国人杀死。唐太宗又立了一个吐谷浑王。
唐太宗确实是文武第一,但早期还是要和突厥搞好关系。贞观元年,突厥还调集军队包围长安。
再说蒙古帝国,成吉思汗西征直入中国。在1217年至1258年的近半个世纪里,以蒙古大汗为中心的蒙古帝国征服了咸海以西的钦察和瓦拉墨子以及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以东的西辽和回鹘,建立了察合台汗国。鄂毕河上游至巴尔喀什湖奈曼故地以西,建立窝阔台汗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诸侯国建立了钦察汗国;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建立了伊犁汗国,史称四大汗国。
有网友说,中国古代战争都是皇帝打的,欧洲只有村长打的。
据史料记载,沙龙之战,50万罗马联军击败50万匈奴联军。人数不比昌平少吧?这还不是鬼见过的最大的市场。在戈加米拉,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队击败了一百万波斯军队。马其顿人比同时代的所有中原人都见过更多的市场。
马其顿帝国全盛时期人口超过2000万,与同时期的秦帝国相差不大。鼎盛时期罗马帝国人口超过8000万,超过鼎盛时期的汉帝国。鼎盛时期波斯帝国人口3000多万,比几百年后的秦帝国还多。
所以成吉思汗西征真的不是打败几个小部落那么简单~
综上所述,成吉思汗穿越到汉武帝和唐太宗时代,只会被杀不会被灭,除非他独自穿越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