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猛作为前秦的丞相,他为何被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王猛作为前秦的丞相,他为何被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99 更新时间:2024/1/1 3:05:46

十六国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对于很多百姓来说,都深受战乱之苦,过不上几天安稳日子。但有一位人物深受百姓爱戴,他就是前秦的丞相王猛,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讲讲有关王猛的故事。王猛算是真正的文武全才,他在多个领域内都有着杰出成就,不得不令人敬佩,所以后人也是将他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扪虱而谈

王猛,字景略,自幼家贫如洗,以卖竹制品为生。他“博学好兵书”,逐渐成长为“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的少年名士。他曾被后赵高官“见而奇之,召为功曹。”王猛冷笑一声,连夜遁逃至华阴山隐居。

王猛胸怀济世安邦大志,期待辅助有雄才大略的明主。他仿效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又如同凤凰般“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

此时,北方战乱频仍,政局瞬息万变,关中名族割据,豪强称帝称王,各国弱肉强食。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洗牌,原降东晋的氐族首领苻洪脱颖而出。352年,苻洪之子苻健占据关中,定都长安称帝建前秦。东晋大怒,遣桓温北伐平乱。桓温大败苻健,屯兵灞上(今西安市东)。

王猛闻讯,如见曙光,身穿粗布衣拜谒桓温,与他“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尽显名士风度。桓温虚心询问:“我奉天子之命,率十万雄师北伐讨逆,为百姓除害。三秦豪杰为何无人来慰劳王师?”王猛一针见血回答:“您率部不远数千里北伐,长安城近在咫尺,您却不渡过灞水攻取。百姓们不明白您是何心意,所以无人劳军!”

桓温被戳破心思,“默然无以酬之。”原来,桓温成为晋明帝驸马后,因灭亡成汉政权而实力与声望大增,遂起不臣之意。现在虽已兵临长安城下,但与其与前秦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为朝廷造福,莫若保存实力养寇自重为自己谋利。且大军深入关中腹地,粮秣不继,而关中正值麦收季节,桓温欲就地解决军粮问题。所以,他心思被王猛说破后,更折服于王猛的睿智,南还时力邀王猛同回江南发展。王猛深知桓温不是可以栖凤的梧桐,婉拒后仍回山中隐居读书。

2、梧桐栖凤

一年后,苻健驾崩,第三子苻生即位。苻生是个残暴到变态的“独”眼龙,杀人如麻,杀得“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导致举国上下人人自危,“中外离心。”为救国救民,苻健的侄子苻坚挺身而出,力邀“谋略不世出”的王猛加入战队。

苻坚与王猛“一见便若平生”,谈及古今兴废之事,“若玄德之遇孔明也。”王猛为苻坚出谋划策,成功发动政变杀死苻生,拥立苻坚为帝。苻坚投桃报李,任命王猛为执掌军国机密的中侍郎。王猛这只“瑰姿俊伟”的凤凰,终于落在苻坚这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上,开始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

长安西北门户始平(今陕西咸阳西北),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居民大多是西归氐人中的长老和功臣。这些人“负气倨傲”,横行不法。加之“劫盗充斥”,搅得百姓人心惶惶。苻坚决心整治此地,特令王猛转任始平令。

王猛就任后,宣传法令,严峻刑罚,“澄察善恶,禁勒强豪。”有个小吏自恃树大根深,依旧吃拿卡要。王猛为杀一儆百,令人将其当众以鞭刑处死。小吏的黑后台趁机越级诬告王猛杀人如麻,王猛被偏听偏信的上司逮捕后押送京城,苻坚亲审:“王先生,您难道不知‘为政之体,德化为先’之理?您上任没几日,便杀戮无数,太残暴了!”王猛坦然答:“臣闻,管理安定国家可以用礼,但治理混乱之邦必须用法。陛下任命臣治理这块遍地豪强贵族之地,臣只想竭尽忠心‘为明君翦除凶猾。’臣才杀了一个奸贼,还有万余名违法者尚未伏诛,陛下为何斥责臣残暴?”苻坚被王猛折服,当着群臣表扬他:“王景略真是夷吾和子产一类的贤臣啊!”

王猛被赦免后,继续大刀阔斧治理地方,取得显著政绩,创造出一年内五次升迁的奇迹,被苻坚视为心腹大加重用,“权倾内外。”

3、社稷肱股

此时的前秦,正值内忧外患之时。王猛掌权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霹雳手段,来解决内忧问题。

为整顿法制,他擒贼擒王,逮捕酗酒行凶的皇太后弟弟,并在朝廷赦书送达前将其“陈尸于市”,震慑得贵族元老们心惊肉跳。继而,他与御史中丞联手,彻查朝臣,将二十余名罪大恶极的权贵悉数诛杀,令百官震肃。最后,他将这把火从朝廷烧到地方,取得极大成效。

为解决民族团结问题,他说服苻坚废除沿用已久的胡汉分治法,确立“黎元(百姓)应抚,夷狄应和”的基本国策,促进诸族杂居,互相融合,并对各少数民族中的人才一概加以重用。这条国策吸引了匈奴、鲜卑、乌桓、羌、羯等少数民族先后归服,长安城变成民族团结模范城:“四夷宾服,凑集关中,四方,皆奇貌异色。”

王猛执政公平,“外修兵革,内综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他放手使用人才,且用人不疑。贤才们与王猛同心同德,共同改革朝政。最终,官员遵纪守法,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清平。百姓们用歌谣称赞王猛:“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苻坚面对焕然一新的新局面,感叹不已:“今天,我才知道天下是有法度的,天子是尊贵的!”史书盛赞:“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

前秦丞相王猛故事介绍王猛为何深受百姓爱戴

内忧解决后,王猛将战略目光投向外患。

当时,前秦四面受敌,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前秦兵强国富后,王猛用十年时间南征北战,基本统一北方地区,为苻坚实现“混一六合,以济苍生”的南北统一大业奠定下坚实基础。日益强大的前秦,也令东晋王朝再无北伐之念。

375年6月,王猛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苻坚忧心如焚,“亲祈南北郊、宗庙、社稷”,又分遣侍臣前往名山大川为王猛祈福,并特赦死罪以下囚犯。王猛“因上疏谢恩,并言时政,多所弘益。”苻坚边看边哭,发自内心的悲伤感染得左右也泣不成声。

王猛深知苻坚必将南下伐晋以一统天下,因此在遗嘱中嘱咐苻坚,切勿“以晋为图”。同时,希望苻坚逐步剪除鲜卑和西羌贵族势力。

苻坚却在完成北方统一后,在别有用心的前燕鲜卑族降将慕容垂怂恿下,大举南下伐晋,并在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最终身死名灭。慕容垂趁机起事复国,称帝建后燕。早年归降前秦的羌族首领姚苌也趁火打劫,围擒并弑杀苻坚后,称帝建后秦。

王猛生前的担忧,被苻坚亲手演变为事实!历史,便是如此的吊诡!

4、生存智慧

王猛被苻坚先后比喻为力助齐桓公称霸的管仲、辅佐两任郑君的子产、辅助周文王伐纣的姜子牙、协助刘备称帝的诸葛亮,由此得以总理“军国内外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之。”他能得到苻坚的无条件信任,源自他有着极高的政治智慧:“说不!”

王猛一年五迁后,苻坚又授予他尚书令等职,“猛频表累让,坚竟不许。”其后,又转任司徒等职,王猛“辞以无功,不拜。”凭军功进封清河郡侯后,朝廷“赐以美妾五人,上女妓十二人,中妓三十八人,马百匹,车十乘。猛上疏固辞不受。”

王猛奉命留镇冀州期间,苻坚授予他管辖六州并“便宜从事”的特权。数月后,王猛上疏朝廷,以能力不足为由请求主动让权,只管理一州之地,“坚不许。”

入朝后,他被任命“都督中外诸军事”职务。“猛表让久之”,苻坚与他长谈后“遂不许。”被授予司徒职位后,他又上疏推辞,“坚竟不从。”

王猛敢于对苻坚说底气,来自对自己文治武功的自信、披肝沥胆的忠诚、心底无私的坦荡、立足朝廷的智慧。他需要建功立业实现治国安邦之志,他竭尽所能做好利国惠民之事,他呕心沥血辅助苻坚完成北方统一大业。他深知,作为汉族,他的每次升迁,都刺激得氐族同僚们眼睛流血。无数针对他的捕风捉影的黑材料,会被随时呈现在苻坚面前。所以,他必须对升迁说不!而每次说不,都未被苻坚批准,反而换来苻坚更坚定的信任。

标签: 王猛前秦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明末清初之际,徽派民居门楼造型常见类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徽派建筑中常见的门楼形式有城门、宫门、殿宇门、府第门、山门、如意门、五脊门楼、牌楼门、垂花门、花门、随墙门、什锦门、字匾门、拱形门等。现存徽州古民居多为明清遗构,门多为随墙门,其所处位置境况、造型、色调、材质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明至清初,徽派民居门楼造型常见有八字形、牌楼形、垂花式、字匾式等。一般官

  • 刘娥内心有着怎样的野心?竟想与宋仁宗一起临朝听政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娥,宋仁宗,文史百科

    刘娥是宋仁宗的养母,在丈夫宋真宗死后就一直把持朝政,直到死后才还政于宋仁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的小时候是悲惨的,出生之后,便父母双亡,是靠着外婆家养大,外婆家肯定不愿意养闲人,把他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歌女,很小就把他嫁给一个银匠,银匠带着他离开蜀地到京城谋生.刘娥的人生在

  • “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晒根与吞阳都有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俗语“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晒根与吞阳都有什么含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这句俗语我们拆开来看,先看前半句“日不晒根”,这句话说的其实是指古代人在房屋建筑上的讲究,日指的是太阳,而根说的是墙根,所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太阳不要照到墙根,因为在古人受风水学的影

  • 在明朝历史上,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为何会死于文官之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锦衣卫是明朝的特务机构,直接隶属于皇帝,可以随便抓人,且不受到刑部的制约。因此在明朝时期,锦衣卫非常嚣张,不仅京城百姓怕他们,就连外地人也十分畏惧,看到那些“鲜衣怒马”、“操京师口音”的人,都会躲得远远的。不过,明朝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件怪事,堂堂锦衣卫指挥使居然被活活打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

  • 如果项羽回到江东卧薪尝胆,他能否胜过刘邦东山再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仿佛是个从古至今一直困扰着人们的谜题,武力天下无敌的项羽,在经历了失败过后,应是吸取教训,像往日的勾践一般,回到江东卧薪尝胆,待时机成熟挥剑北上,夺取中原。这样才是人们心中的完美剧本,而且人们在印象中也更倾向于武力天下无双的西楚霸王项羽

  • 赤潮在国际上被称为“红色幽灵”,那么它究竟造成了多大危害?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下面小编就为

  • 丁达尔效应也叫丁达尔现象,现代科学对此有怎样的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丁达尔效应,也叫丁达尔现象,或者丁铎尔现象、丁泽尔效应、廷得耳效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在丁达尔效应出现的时候,光就有了形状。 ”摄影界也叫它“耶稣光”,一般出现在清晨、日落时分或者雨后云层较多的时候,大气中有雾气或灰尘,刚好太阳投射在上面

  • 朱棣在抵达南京城外后,建文帝为何没有组织军队守城?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挥师南下,向明朝的南京进军。一路上经过浴血奋战,朱棣终于这年的六月初三渡过长江,在攻取镇江后,率军驻扎在南京附近的龙潭。朱棣并没有立即攻城,这因为南京城高池深,易守难攻,而且城中尚有二十万守军!就在几年前,朱棣在攻城战斗中吃过大亏。那是在济南之战中,当时铁铉率领残兵败将固守城

  • 太子刘据在民间备受好评,但父亲刘彻为何却将他处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刘据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他的嫡长子,他是汉武帝跟皇后卫子夫一起生下来的孩子。今天就来说说汉武帝跟他的儿子之间的故事。也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这个人非常的有才华,在民间备受好评。他出生于元朔元年也就是历史上的公元前128年在六岁的时候就被汉武帝刘彻立为太子当作接班人来来培养。刘彻这么看重这个孩子

  • 古代朝会是个严肃的场合,那么大臣们想上厕所怎么办?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平时所看的古装剧中,大臣们需要定时上朝,起奏要事,国家的一切事务由皇帝和大臣在上朝过程中商定解决。可是在这个严肃正经的场合,大臣们想要上厕所了怎么办呢?能向皇帝申请请假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古代大臣们是怎样上朝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