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吕后为何不敢杀张良或者萧何?只因她的理智非常清醒

吕后为何不敢杀张良或者萧何?只因她的理智非常清醒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84 更新时间:2023/12/12 8:21:42

吕后为什么不敢杀张良或者萧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邦喜欢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想立如意为太子。吕后为稳固刘盈的太子之位,打消刘邦“易储”想法的标志性事件,是请“商山四皓”出山来辅佐太子。

其实也不一定真的“辅佐”太子,替刘盈出谋划策、任劳任怨,只要在太子身后站一会儿,被刘邦看到了,就会认定“太子羽翼已成”,不敢再动“易储”之念。这段故事,大家都熟悉。那么问题来了,请“商山四皓”出山相助,是谁出的主意?是吕后自己想到的吗?

不是的,是张良给吕后提的建议。

好吧,不管张良是从“嫡长子继承制”的角度,还是出于什么目的,事实上他帮助了吕后,而且是在这样关键的问题上,给了吕后巨大的支持。可以想见,张良与吕后在私人感情上是朋友,在政治上是盟友。他们的“革命友谊”,是经过战火考验的。

萧何是当初“月下追韩信”的主人公。没有他的慧眼,韩信不可能被拜来大将军,不可能青史留名。但是韩信之死,萧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就叫“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两妇人是指杀韩信的吕后,和当初给韩信吃饭的漂母)。

萧何是第一个认识到韩信才干的人,他曾对韩信有知遇之恩。两人在漫长的战争岁月也曾合作过。但萧何做这一切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韩信,而是为了刘邦。所以当刘邦疑忌韩信的时候,萧何毫不犹豫地做了帮凶,与吕后精诚合作,完成这项阴谋。说起来,萧何与吕后更是“亲密战友”,他们之间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

吕后不仅是一个残忍狠毒的女人,更是一名理智清醒的政治家,否则不会有“吕后称制”而大汉继续平稳发展的阶段了。作为政治家,一项基本的能力就是团结群众,打击异己,或者说是团结大多数人,打击少数有威胁的人。

杀韩信,是因为韩信对刘邦的统治(也包括吕后。在对待韩信的问题上,刘邦吕后是同一立场、同一阵营的)形成威胁。而张良与萧何,不仅没有威胁(他们是文臣,不带兵,也没有巨大的社会声望和崇高的个人声誉,不足以影响刘邦的统治地位),反而是有助于吕后的好朋友、好帮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该如何预防肩周炎的产生?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

  • 根据史书记载,为刘邦生下长子刘肥的曹氏究竟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吕雉跟随父亲吕公来到沛县,吕公打算在这里为女儿寻一门好亲事,每天前来求亲的公子哥,都将吕家的门槛给踏破了,但无一人入吕公法眼。有一天吕公见到刘邦,认为他生有富贵相,便提出想将女儿嫁给他。吕公想让刘邦当女婿这件事,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就连吕雉的母亲,都极力反对这门亲事。可吕公不为所动,吕雉也并未反对,

  • 明朝初期,朱元璋对百废待兴的江山采取了哪些雷霆手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初期,朱元璋面临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江山,因此采取了雷霆手段,甚至亲力亲为狠抓建设,同时对于消极怠工的官员处以极刑,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有个祝枝山,能诗善画,博学多闻,跟唐伯虎、文征明、朱祯卿等人齐名,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个祝枝山写了一本书,书

  •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司马懿与贾诩同为聪明之士,为何贾诩却让司马懿感到害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懿,贾诩,文史百科

    最近不少的人说这个司马懿和这个贾诩两个人也是冤家,话说这个司马懿是非常害怕这个贾诩的,这个贾诩就好像把司马懿给看穿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又要怎么理解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懿怕贾诩无非就是贾诩厉害,贾诩厉害到什么地步大家也是知道的,贾诩被称为是毒士,他用

  • 李元婴可是李渊的儿子,但李世民为何却对他百般呵护?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滕王,原名李元婴,他是唐高祖的儿子,也是李世民的弟弟。其乃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也是李渊最小的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是在李渊六十岁的时候,宠幸了一个叫做柳宝林的宫女,由于李渊宝刀未老,这位柳宝林很快就怀孕,后来她便生下这位滕王李元婴。此时已经是贞观三年,唐高

  • 安史之乱后百年,唐朝为何始终无法真正的消除藩镇割据?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藩镇不得不说对于晚唐来说是个巨大的隐患。本来大唐维护国防以及边疆安全采取的是府兵制,可到了唐玄宗时期改变了,这是因为唐朝面临着频繁的对外战争,很多都是在边疆地区,这样一来,舟车劳顿,还有后勤的保证都是问题。所以唐玄宗采取了募兵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个制度使得防戍军镇

  •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归功于哪“九字攻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一句话简要说尽了大明王朝的心酸,想当年明太祖朱重八只是一个路边乞讨的乞丐,整天的被人看不起,殴打。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个被人看不起的小乞丐最终居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大明王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子都被称作是“天命之人”,然而像朱元璋这样出身乞丐

  • 提起清朝雍正时期的粘杆处,它到底是不是一个特务组织?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粘杆处,通认为清朝雍正时期的特务组织,看过电视剧的会与血滴子联系在一块,杀人于无形,令人闻风丧胆。但这个粘杆处,到底是个什么部门,是不是特务组织,为什么令人害怕,还要分开了两说。清朝确实有这个部门,据《大清会典》介绍,为宫廷服务的除宗人府外,还有侍卫处、奏事处、銮仪卫、总理行营、善扑营、虎枪营、尚虞

  • 司马懿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夺权后为什么没有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三国中的各个谋士,我们印象中最深的还是数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了,但是诸葛亮最终还是没能拼得过一直隐忍的司马懿,病死在五丈原。诸葛亮一死,司马懿犹如困龙升天,扶摇直上,最终也是成功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并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夺取了曹爽的军政大权,此后一国军政尽握于他手中。但为何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