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失仪”后果究竟有多严重?

古代“失仪”后果究竟有多严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5 更新时间:2024/2/19 20:11:52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礼仪文化,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失仪”后果究竟有多严重?轻则鞭笞,重则死罪!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可谓头上悬着礼,脚下踩着礼,礼,无时无刻不被看在眼里,唠于嘴上,记在心上。

谨防无故失礼,古时,失礼之责,轻则被人讥笑,讽刺,鄙视,重则罢官流放,身陷囹圄,甚至人头落地。

礼,温柔时,可让你加官进爵,青云直上,流芳百世;

礼,暴躁时,可似利刃让你身穿百孔,血流不止。

礼就是这样奇特,人际沟通,情感联络,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攻伐征战,婚丧嫁娶,也有它的参与。家有家礼,国有国礼,家礼可道人伦,显家威,国礼,可定国道,守国序。违家礼,家规惩处,背国礼,国法惩治。

所以,为人处世,要学礼,为仕途,要学礼,为保命更要学礼。

礼之不存,人难做,家难当,国难立。

下面以明代为例,说一说官员上朝的那些事儿。

明代的朝仪,文武百官在朝班排序和入朝顺序上都按照各自的等级而行,如果有不遵违礼的失仪者,将会受到纠察官员的弹劾。洪武二十年(1387年)十月,朱元璋命礼部尚书李原名负责重新制定朝会礼仪,并颁布中外以此成为定例。

李原名召集礼部相关官员,结合历代旧制,制定了二十六条规定。其中朝会礼仪共八条。第一条就是朝班顺序,规定:最前班首依次为公、侯、驸马、伯;其后自一品而下各级官员依照品级,文东武西依次序立;除常朝官员外,负责纠察的官员面北而立,纠察百官的礼仪;纪事官员居于文武第一班之后,以便于观察记录。

按制度规定,所有官员均不许搀越,如果有事上奏必须从班末行至御前跪奏,不允许于班内横过。这一条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得以发现不足,剧中很多官员有事上奏都是直接从班内走出,这一点不符合历史实情。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令礼部设置百官朝班序牌,大书品级,列丹陛左右木栅之上,文武百官各依照品级序立侍班,违越者罚之。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朝班序立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略有调整,永乐皇帝晚年身体状况不佳,御门听政时须女官扶持上下,故而百官侍立位置有所变动。

除了百官的朝班站位序列外,在入朝次第等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公、侯、驸马、伯等虽然在朝班序列上居前列,但是入朝顺序却位于朝参将军和近侍官员之后。史料有记载:“将军先入,近侍官员次之,公、侯、驸马、伯又次之,五府六部又次子,有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又次之。有不如仪者,从监察御史及礼仪司纠核。”

明代文武百官的朝班序列及入朝次第自洪武朝明确以后,历朝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略有改动。然而,虽然有明文条例,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往往也有差距。万历皇帝因久不上朝,朝班礼仪早已生疏,偶尔举行朝会,百官互争先后,不知礼法成规,常有官员越次以进,而纠察官员竟视而不见,任由争执喧哗。

因此,为了确保制定的礼仪能贯彻下去,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来约束官员,并对违礼者予以惩处。朝廷礼仪关系着天子的至高权威与尊严,必须庄严隆重,在帝王们看来,失仪就意味着对君权的蔑视,必须严加惩处。

从朱元璋开始就已经对各种失仪行为作出了详细规定,甚至连走路姿势、咳嗽吐痰、交头接耳、喧哗谈笑这样的小细节也不厌其烦地再三提及。

洪武初即规定,所有未熟悉礼仪的官员、新任官员、诸武臣每日于午门外演习,令御史二人负责监视,有不遵礼仪者即纠举。百官入朝失仪者亦依律纠举,后又规定每日都察院轮流委任监察御史二人,侍班纠察失仪。然而,朝廷礼仪复杂而繁缛,官员们纵然再小心谨慎,五花八门的失仪举动也还是在所难免。有时因走路不稳,误跌倾倒也会被纠举,遭锦衣卫的执问。

官员因为失仪将会受到降职、廷杖和罚俸的处罚,不过从整个明代的情况来看,降职的不多,这也可以理解,官员失仪都是无心之举,这也算不上是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一般都是以批评教育为主。

话说,隋朝有位叫苏威的大臣,此人来头不小,曾是是隋朝的四贵重臣(苏威与高熲、杨雄、虞庆则并称“四贵)之一。在隋炀帝时,苏威又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参掌朝政,当时称他们为“五贵”。可见苏威在隋朝可谓权倾一时,一度受到皇帝的信任、恩宠。

苏威对隋朝也是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服侍两朝三十余载。因隋炀帝后期,各地起义,此起彼伏,直逼京师,但皇帝却听信谗言,对起义漠不关心,熟视无睹。苏威实言直谏,却遭到隋炀帝不满。后来,苏威献上一部《尚书》,旨在劝诫隋炀帝,炀帝更加不满。

不久,皇帝问他讨伐辽东之事,苏威说,希望能赦免群聚的盗贼,让他们讨伐高丽,隋炀帝因此更加恼怒。有与他不和的官僚趁机抓机会,状告苏威曾在主持选拔官员时,肆无忌惮地滥授别人官职,又说他害怕突厥,贪生怕死,才请求回到京师。

隋炀帝下令彻查此事,议定此事后。隋炀帝下诏:“苏威生性热衷于朋党,好为异端,心中怀揣旁门左道,贪图名利,污蔑国家法令,诽谤朝廷官员。多年征伐外国,是为了尊奉先皇的遗志。凡有询问等事,朝臣们都能毫无保留的陈述意见,只有苏威不表示态度,作为人臣发挥正义的天职,怎么能这样呢?恭对咨询的心意,是何等的凉薄!不久,罢了他的官职,削了他的爵位,贬其为庶人。曾经的显赫、荣耀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自己也只不过是皇权下的一颗棋子,给予你的一切,也随时可以收回来。

虽说一生不能侍二主,但又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遇明主,圣君,也可择其事之。但苏威一世的英明,就葬送在了他的择主方面。

大业十四年(617年)宇文化及叛逆弑君后,苏威为保命,勾结偷生,转而投向了弑君之臣,宇文化及的怀抱。宇文化及失败后,他又毫无立场的转向了李密的麾下。不久,李密兵败,王世充僭越称帝,毫无疑问,又站到了王世充的阵营。曾自诩道“自己是隋朝老臣,遭遇战乱,所进过之地,都是随机而处,以希望获得收容豁免罢了。”

他的政治投机,终究是贪生怕死,勾结偷生的表现。当然,会引来时人的唾骂,讥讽,轻蔑,以与他为伍为耻。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在东都皇宫阊阖门内理政,苏威请求拜见,自称年老有病不能下拜。这次他终于算投机到了明主,但意外的是明主知道了他的朝三暮四,投机钻营后,并不待见他。

本来就极其厌恶他,没想到还倚老卖老,提出向秦王不下拜,还自以为自己是曾经的“四贵”“五贵”。李世民看到他的请求,自然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派人责备他说:“你是隋朝宰辅,国家政治昏聩你不能匡救,遂使生灵涂炭,国君被弑杀,国家灭亡。你见到李密、王世充,都要拜伏舞蹈行君臣大礼。如今你既然老病,那就不劳烦相见了。”

最后,即使到了长安还是不死心,恬不知耻的一再要求到朝廷拜见。拿着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谁有闲工夫理会他,最后也不被允许,无果而终。苏威自认为在隋朝被礼遇有佳,甚至投机多处,也被当作香饽饽,为官之道,与人处事,应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最后,老了老了,却栽在了礼节上面,君臣之礼的重要,不言而喻,行礼与否,岂是自己决定的,明知故犯,实属咎由自取。

古时,礼虽繁,虽缛,但都要时时刻刻敬礼而忠礼,勤学礼而慎行礼。礼不可疏,亦不可忘。今时,礼节虽然简化,但不论在官场、商场、平常的生活中,都有一套既定的礼节。每个人都要时时遵守礼节,因为礼节既是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人内在涵养的升华。

标签: 失仪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江南”具体指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江南

    江南,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我国历史上,江南拥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很多朝代在末期都会退守江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江南的位置一直在变化。江南地区的开发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春秋末期,吴越争霸,两国对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起到促进作用。此后,中国的历代统一政权都为当地的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外,

  • 古代同性恋为何男子称断袖 女性叫磨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磨镜

    “断袖”来源于西汉,主人公为汉哀帝与御史董恭之子董贤。西汉建平二年,一日,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时曾当过太子舍人。

  • 东汉末讨伐董卓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

    这十八路诸侯都有谁呢?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但是在

  • 中国古代十大最美古桥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桥

    桥,是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之一,也是人们感情的纽带。纵观中国古桥,我深深地为它着迷。古桥的美,是一代代人智慧的象征和标志,更是璀璨星空下的光芒。现在让我带着大家去看看中国古代十大最美古桥吧!中国古代十大最美古桥:卢沟桥、广济桥、赵州桥、安平桥、五亭桥、洛阳桥、二十四桥、十七孔桥、五音桥、风雨桥1、卢沟

  • 中国十大爱情地标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爱情

    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早在远古的时代就已经产生了,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许仙白娘子的西湖相遇,这么多的古代爱情故事里多多少少都提及了一些地方的名称,所以使得现在很多的地方慢慢的变成了爱情与浪漫的象征,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十大爱情地标排行榜的情况。中国十大爱情地标排行榜:鼓浪屿、丽江古城、大理、

  •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奸臣

    我国从秦国建立开始,历经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在这期间,许多能人异士为自己所供奉的朝廷献血献力,但各个时期也有许多奸臣在阻碍着国家的发展,接下来,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十大奸臣。1、赵高赵高是秦朝时期的大奸臣,而且他也做了当时所有人不敢做的事情,就是秘密修改皇帝遗诏,害死公子扶苏,如果

  • 中国十大传世古画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画

    在艺术方面,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且艺术也是分地域性的,在画画上,从古到今,西方的油画就是非常的著名的,而我们中国,那就当数我们的国画了,我们的国画有着深远的意境,注重“意”的表达,接下来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中国引以为傲的中国十大传世古画。1、洛神赋图洛神赋被称为传

  •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发生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其中,不乏有许多为国献身的名将,他们保护着自己的祖国和领土,不管前途的路途多么凶险,总能依靠过人的战绩取得胜利,勇往直前,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有哪些吧!中国古代十大名将:白起、岳飞、韩信、陈庆之、李靖、卫青、徐达、戚继光、乐毅、袁崇焕1、白起白起,是

  •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古代

    在古代,人们在参加一些重要的战争或者是打仗的时候,根本没有现在的作战工具,他们依靠的就只有剑,在古装剧里面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厉害的人深上必带的就是自己的剑,古代的名剑也特别的多。那么你知道哪些古代名剑比较出名吗?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中国古代十大名剑:承影、纯钧、鱼肠、干将、莫邪剑

  • 古代七夕节都送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七夕节

    七夕节如今被赋予了相当重要的意义,成为情人最重要的节日,而古人对七夕的重视也不亚于今日,无论皇宫还是民间,乞巧活动都非常隆重,不同地区也各有趣味。而如果是送礼物的话,古人又会送什么的。 1、送簪子 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它常是男士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