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紫禁城的由来 故宫为什么俗称叫做紫禁城?

紫禁城的由来 故宫为什么俗称叫做紫禁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68 更新时间:2024/2/3 3:26:38

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公元1402年,朱棣继承了皇帝之位后,下诏在北京城营建紫禁城。

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包括宫殿楼在内的建筑共786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戒备森严,又是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紫禁城的房屋传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只比天帝的一万间少半间,据现代古建筑物专家的科学统计,故宫大小宫、殿、堂、楼、阁等共有房屋8700多间。

太和殿是外朝的主殿,俗称金銮殿,现在人们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殿前广场面积3万多平方米,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的地方。举行盛典时,文武官、仪仗队近千人在此整齐地排列等待谒见皇帝,由于过于宽广,大臣们可以说完全看不到在殿内的皇帝,使皇帝和眼前的金銮殿越发显得神秘莫测。

向太和殿延伸的台阶,雕凿着云和龙的纹样,这样的台阶只能允许皇帝一人通过。上面就是中国民间所说的金銮宝座。宝座正上方有“盘龙藻井”。藻井上雕刻着一条龙,龙嘴下面叼着一个晶亮的圆球,称为“轩辕镜”。据说它是中国古代祖先“轩辕氏”制造的,可以分辨真假天子,袁世凯登基时,因为心虚害怕轩辕镜会掉下来砸死自己,于是下令将龙椅往后移了若干寸。

永乐帝在营建紫禁城时,将处理各种政务公事的场所外朝和皇帝的个人生活场所内廷分开了,在保和殿的北侧是内廷,也就是皇帝的住处。内廷的进出口乾清门前,放置着雌雄各一只金狮。

尽管当时的永乐帝把宫殿造得异常高大,戒备十分森严,甚至想用这些铜铸石雕猛兽慑服他的臣民,但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改变了紫禁城的命运,宣统皇帝溥仪成为了在紫禁城的最后一个皇帝,也被称为末代皇帝。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之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河水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有4个门,南有午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缜密布局举世无双,堪称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偌大的故宫处处体现中国文化。故宫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外朝内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不可不看的外朝主体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高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状元的场所。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就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活动的场所。清朝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皇帝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更有趣的是,故宫的一草一木都有某种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粹。“紫禁城”这个名字就与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二十八宿,其中紫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垣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正中”。“紫”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故宫里的地名,都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太和殿等,这些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传统的儒家理念。

标签: 紫禁城

更多文章

  • 如何称呼皇帝?古代皇帝的称呼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

    皇帝是“九五至尊”,是上天选中,“君临天下”的骄子。所以,称呼皇帝当然不能像称呼一般人那样随意。皇帝的称谓要包含所有的威严和气魄,所有的德性和智慧,要体现出君王所独有的存在感。那么,究竟要如何称呼皇帝呢?称呼一般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类,顾名思义,就是指自己

  • 昆仑山在什么地方? 历史上昆仑山的由来和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昆仑山

    昆仑山的由来传说: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一座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曾是一座非常著名的神山。比如《山海经》、《禹贡》、《水经注》对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描述往往带有极为神奇的色彩。它是“天帝的下都”,诸神的乐园;它方圆数百里,高插云表,雄峻巍峨。

  • “炎黄子孙”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由来:炎黄,尤其是黄帝实质上是中国从部落时代走向国家形态的标志与象征。根据传说记载来看,是黄帝统一了中原大地的各部落,通过炎黄两大部落的联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黄帝是中国这个国家的缔造者,是真正的中华之父,华夏之父。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传说

  • 金庸小说《九阴真经》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九阴真经

    一、《真经总纲》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 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

  • 为什么和尚头上要烙上香疤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香疤

    烫香疤戒疤又称香疤。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其行为根据或系起自于舍身供养之思想,或系为断除我执。受戒时燃戒疤又称‘烧香疤,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佛门除了剃度仪式外,还有&l

  • 中国境内“龙脉”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龙脉

    中国境内龙脉示意图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至少24个王朝,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24条龙脉。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大禹的龙脉在今天四川汶川县的九龙山;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

  • 圣旨开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圣旨

    现在播放的宫廷电视连续剧,我们常常看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

  • 东三省被称为关东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关东

    东三省地图 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处祖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历代对东北行政区划不一,名称种种,而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海之变,最终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成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都有哪些人与李世民有过联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凌烟阁

    唐太宗李世民能当上皇帝,并创下“贞观盛世”,离不开一众历史牛人的帮助,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李世民对这些功臣们也都很不错,除了殷开山没有熬到贞观年间,屈突通不幸于贞观元年病死外,其余的,在贞观年间都拿到了该有的荣华富贵。再减去侯君集和张亮这二位因谋反而被诛

  • “南蛮”称呼的由来 南蛮的来源和分布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蛮

    南蛮来源:南蛮,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民族。是世界稻作文明、海洋文明的创造者;茶、陶器、漆器...手工业的发明者;世界女神祭祀、南蛮为世界古老民族之一。南蛮的称谓最早记载来自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先秦时期居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