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河朔三镇”于唐末的百年时间中,为什么只是选择割据?

“河朔三镇”于唐末的百年时间中,为什么只是选择割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25 更新时间:2023/12/6 5:27:09

唐朝自“安史之乱”结束后,藩镇割据的问题开始初见端倪,并成为了遗祸唐朝百年之久的存在。以至于,唐朝最终因藩镇之乱而走覆灭。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便可以发现,“河朔三镇”近乎成为了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的一个代言词。这中间,“河朔三镇”所指的为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与魏博三镇。

历史上“河朔三镇”的诞生,同“安史之乱”平叛的不彻底,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刚刚继位的唐代宗,急于平定“安史之乱”于是,便采取了招降的方式,而河朔变乱的祸根,便于此时被埋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自公元763年“河朔三镇”确立,直到晚唐乱局打开的这一百一十年时间里,“河朔三镇”总共发生过六十五起的变乱。换言之,唐宪宗时期有“元四十八藩镇”的说法,而小小的“河朔三镇”变乱次数就达六十五起。并且在这一百年时间中,算上“河朔三镇”唐朝的藩镇变乱次数,藩镇变乱次数一共为一百七十起左右。总之,“河朔三镇”对于唐朝而言,无异于一个火药桶般的存在。

由此可见,“河朔三镇”割据的问题,使得唐朝处于了一个长期阵痛的状态。同时,关于“河朔三镇”割据的问题,还有很多的细节值得我们深入了解。这中间,“河朔三镇”于百年时间中,虽然是变乱不止的状态,但“河朔三镇”却未曾完全脱离过唐朝,而只是选择割据。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河朔三镇”所以会出现如此的情况,实际上同“河朔三镇”的游离性有很大的关系,这一观点为《唐代藩镇研究》中所提出。这种游离性所指的主要就是,“河朔三镇”虽然一直实行割据,但其却不能完全脱离唐王朝这一政治框架。这是因为,“河朔三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属于“安史之乱”那样的帅叛,而属于纯粹的兵叛。

在“河朔三镇”割据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河朔三镇”所发生的变乱,并非都是反抗唐王朝的叛乱,而绝大多数都是藩镇内部的变乱。而这种变乱,则多是因拥立节度使而起,即藩镇之兵,通过拥立节度使来维持自身的利益。因为,这些藩镇之兵经过时间的发展,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本质上受利益的驱使拥立节度使,以此来截留赋税,一旦节度使显现出同唐朝对抗的意向,那么藩镇之兵便会以变乱的方式重新拥立节度使。

可见,历史上的“河朔三镇”所以不会完全脱离唐朝,主要就在于,“河朔三镇”的核心并不在于节度使上,而在于藩镇之兵,节度使充其量只是其利益的代言人而已。并且,对于这些藩镇之兵来讲,脱离唐王朝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三镇即便脱离了唐朝,其也很难完全面对唐朝的弹压态势。

这样的情况下,倒不如在唐朝的框架下,奉天子之名行割据之实,这样既能保证自身的利益,同时也能避免将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以至于,变乱频发的“河朔三镇”,于晚唐时期成为了最不希望唐朝解体的一股力量。

历史上“河朔三镇”割据的问题,可以说在古代史中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其一直同唐朝背道而驰,但又始终无法脱离唐王朝。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中实属罕见。可以说,“河朔三镇”的出现,使得唐朝中晚期的历史呈现出了一幕幕诡异的景象。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除了蒙元帝国本部之外,在四个汗国中哪个最为强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自成吉思汗创立蒙古汗国,黄金家族的世袭便在欧亚大陆上建立了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政权。除了蒙元本部之外,还有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这四个有较大影响的蒙古政权。那么在这四个汗国中,哪个最为强大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我们综合领地面积、维持时间、人口数量、军事

  • 在东汉末年这个乱世,曹操为何邀请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在东汉末年这个天下大乱的时候,诸侯割据,每个人都想成为天下的主宰,掌天下之柄。各路诸侯都为了地盘和利益互相厮杀,其中又有多少人称得上是英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和刘备都是最后三分天下的人,曹操和刘备曾经青梅煮酒论尽天下英雄!曹操说过: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

  • 遏必隆被定有十二条大罪,康熙皇帝为何却没有杀死他?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康熙帝在处置鳌拜时,表示“鳌拜理应依议处死,但念效力年久,虽结党作恶,朕不忍加诛。著革职,籍没拘禁”。与此同时,康亲王杰书等人也给遏必隆拟定了十二条大罪,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将其处死。不过,康熙帝却没有杀死遏必隆,甚至依然任命他职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唐朝作为一个人才井喷的朝代,科举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令人震惊!大诗人王维竟是走后门才考上状元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很重要的创举,而唐朝作为一个人才井喷的朝代,对于科举的态度好像就没有那么严格,一些不合理的方面也逐渐显露了出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科举考试时不采用“糊名制”,所以非常方便考生走后门。举子们往往在考试前一年的秋天

  • 汉宣帝登基时不过十八岁,他如何将权臣霍光连根拔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汉宣帝是中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他刚出生不久就赶上了巫蛊之祸,才几个月大就被送进了监狱,做了囚徒,然而出生就遭受牢狱之灾,受尽磨难的刘病己却最终被推上傀儡皇帝的宝座。宣帝即位期间隐忍不发,对权臣霍光言听计从,把孙子皇帝演绎得淋漓尽致,通过他八年的忍辱负重,在霍光去世后他任用贤能,开始竭力打

  • 宋朝对官员的处罚严厉吗?详解宋朝对官员的处罚措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宋朝对官员的处罚严厉吗?宋朝对官员是怎么处罚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仲宣在金州当知州,市长级别,算是帝国重用之干部了。只是国家与人民对得起他,他却对不起人民与国家。张氏在金州知州任上,贪污贿赂,徇私枉法,坏事干绝,结果被双规了。张氏这案,

  •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百姓的餐桌上都有哪些食物?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即便是魏晋南北朝这样一个战乱频发的乱世,而且唐代诗人孟浩然曾作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百姓的餐桌上都有哪些食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发,但南方受到的影响却比较小,因此在这样的稳定环境下,南方的几个朝代规

  • 清朝九品十八个级官制体系中,正一品大员都有哪些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参考明朝官制,结合女真人习俗特点,设立了自己独特的九品十八个级官制体系。除了那几个逆天超品级的公侯伯之外,正一品大员,站在清朝官系的顶端,是无数学子的梦想。那么,清朝的正一品大员都是哪些职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康熙爷开始,旗权势弱,皇权占主,清朝的官

  •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避讳?详解唐朝的避讳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避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唐朝的避讳,给大家一个参考。一、不能叫“虎”字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的爷爷叫李虎,所以人们都避讳“虎”这个字,既然不能叫“虎”,那碰见带“虎”的字词怎么说呢?一般都用“武”来代替,比如“虎视”就叫“武视”,“虎牢关”就

  • 古代的社会也看脸吗?长的好看就有饭吃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很多人都说,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看脸的社会。那么古代的社会也看脸吗?长的好看就有饭吃吗?答案就是古人当然也看脸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悉三国的朋友大家都比较了解孙权,知道孙权是东吴的霸主。不过,东吴的天下实际上是孙策打下来的。为什么孙策最后没有统领东吴呢?因为他死得早啊。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