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秦淮八艳中,马湘兰与江南才子王稚登的交谊如何?

在秦淮八艳中,马湘兰与江南才子王稚登的交谊如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55 更新时间:2024/2/13 10:00:41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马湘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马湘兰(1548—1604),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秦淮八艳之一,南直隶应天(今江苏南京)人,

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

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

1604年,祝寿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是明末清初时金陵秦淮河畔名噪一时的名妓,与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顾横波等人并称秦淮八艳。她的本名是马守贞,字玄儿,小字月娇,在家排行第四,故又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红遍秦淮河

当时的秦淮河一带,楼馆画舫林立,红粉佳人如云,是金陵的烟花柳巷之地。马湘兰算不上是个绝色美人,她纤眉细目,瘦弱如柳;却也皮肤白腻,娉娉婷婷。凭着她这只是中等的姿貌,能在步步美人的秦淮河畔崭露头角,主要得力于她清雅脱俗的气质和出类拔萃的才华。她除了能吟诗作画外,还善谈吐,与人交谈,音如莺啼,神态娇媚,依依善解人意,博古知今,每能引人入胜。就这样,她在秦淮河畔渐渐成为红人,门前宾客穿梭如织,而且多是些有身份,有教养的文雅客人。靠着客人的馈赠,马湘兰也积蓄了一些钱财,便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小楼,里面花石清幽,曲径回廊,处处植满兰花,命名为“幽兰馆”。马湘兰出则高车驷马,入则呼奴唤婢,虽为青楼女子,却有着贵妇人一般的气派。马湘兰是个仗义豁达的女性,自己挥金如土,左手来右手去,对别人也十分大方,曾周济过不少无钱应试的书生、横遭变故的商人以及附近的一些老弱贫困的人。送张迎李、老友新客,她的生活看上去多姿多彩,热闹非凡;然而,在别人心目中,她究竟是一个飘若浮萍的烟花女子,以客人的身份,多是来去匆匆,少有深交者,所以马湘兰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寂寞难言的。细雨轻寒的暮春午后,庭院寂寂,花落遍地,客人一时绝了踪影。

偶遇落魄才

置身繁华之中,却独品落寞滋味,灯红酒绿的陪伴下,马湘春却绝少知心人儿;直到她二十四岁那年,认识了一位落魄才子——长洲秀才王稚登。相传王稚登四岁能作对,六岁善写擘窠大字,十岁能吟诗作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嘉靖末年游仕到京师,成为大学士袁炜的宾客。因当时袁炜得罪了掌权的宰辅徐阶,王稚登受连累而未能受到朝廷重用;心灰意冷地回到江南故乡后,放浪形骸,整日里流连于酒楼花巷。王稚登偶然来到“幽兰馆”,与马湘兰言谈之中,颇为投缘,深交之下,都叹相见太晚。于是,王稚登经常进出“幽兰馆”,与马湘兰煮酒欢谈,相携赏兰,十分惬意。一天,王稚登向湘兰求画,湘兰点头应允,当即挥手为他画了一幅她最拿手的一叶兰。这种一叶兰图,是马湘兰独创的一种画兰法,仅以一抹斜叶,托着一朵兰花,最能体现出兰花清幽空灵的气韵来。

寻到知音

因马湘兰是欢场中人,最怕王稚登把她看成是一个水性杨花,并无真情的女子,所以特地作了这副图,表明自己决非路柳墙花,而似悬崖绝壁上的孤兰,非凡夫俗子所能一睹芳泽。王稚登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当然明白马湘兰诗画中的情义,然而他却顾虑重重。他觉得自己三十七岁的人了,依然无位无职,前途茫茫,却壮志不灭,不知何时还要赴汤蹈火,拼搏一番,如此一来,便很难给马湘兰带来庇护和幸福。他深知湘兰是个明敏多情的女人,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甚至毁灭她,不如早早就不作什么承诺,交往起来还能轻松些。因此,王稚登故意装作不解诗中情怀,随意地收了画,客气地表示谢意。马湘兰只以为他是不愿意接受自己,暗自伤心不已。但她又无法忘却王稚登,于是两人仍象好朋友一样密切交往,再也没谈过嫁娶之事。

登舟北上

不久后,京都大学士赵志皋举荐王稚登参加编修国史工作,王稚登以为幸运降临,意气风发地准备登舟北上,去奔前程。心里还盘算着:等到在京城有所发展后,再回来接马湘兰同享此生幸福。马湘兰心情复杂地为他设宴饯行,她既为王稚登的离别而伤悲,又为他的得意而欢喜,悲喜交加,不知所以。王稚登稍稍透露了一些将来要与她共荣的心意,但马湘兰限于上次的隐伤,没敢接口把事情挑明,只是暗暗在心中种下了希望。辞行席上,马湘兰百般叮嘱,依依不舍,并即席赋了一首“仲春道中送别”诗相赠。

独守寂寞

送走王稚登后,马湘兰竟然悄悄地闭门谢客,以期静待王郎仕途得意而归,自己也好相随左右,从此脱离这迎张送李的青楼生涯。独守寂寞,百无聊赖之际,马湘兰也曾想借酒消愁,举杯却慨然而叹:“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扈;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春去秋来,寒意渐浓,迟迟不见王郎的音讯,马湘兰却在“幽兰馆”中牵挂着他的冷暖,吟一首秋闺曲。

不料这次王稚登进京并不得意,因宰辅徐阶手下一批文人的排挤,他虽然参加了编史工作,却尽派给他一些打杂的事,他忍气吞声,日子很不好过。勉强撑到岁末,看到实在无什么前程可言,索性收拾行装,铩羽而归。王稚登回江南后,不愿再面对一片痴情的马湘兰,索性把家搬到了姑苏,以绝与马湘兰相守终生的念头。

难为同林鸟

两人虽不能成为同林鸟,马湘兰却依然是一往情深,打听到王稚登失意而归,连忙赶到姑苏去安慰王稚登。也许是两人那种朋友似的相知太深,反而无法结为夫妻,王稚登定居苏州后,马湘兰每隔一段时日,总要到姑苏住上几天,与王稚登畅叙心曲,却始终没有发展到嫁娶那一步。不知情的人都不理解他们那种特殊关系,只当他们兄妹之类的亲戚,许多人还把马湘兰误认为姑苏人氏。

岁月便在这种清淡如水的交往中流逝着,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三十余年。这三十年的日子,马湘兰除了偶尔去姑苏做客外,便是这样度过的“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年岁渐老,华颜日衰,门上宾客也愈来愈少,天天陪伴着马湘兰的是落寞和凄怆,正如她的一阕“鹊桥仙”词所记。

油残灯将熄

就这样,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却像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王稚登七十寿诞时,马湘兰抱病赶到姑苏,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宴会,宴会上,她重亮歌喉,为相恋三十余年的王郎高歌一曲,王稚登听得老泪纵横。后来,他有过这样的描述:“四座填满,歌舞达旦。残脂剩粉,香溢锦帆,自夫差以来所未有。吴儿啧啧夸盛事,倾动一时。”在姑苏盘桓了两个月后,马湘兰返回金陵,已是心力交瘁,油残灯将熄。不久的一个午后,已有预感的马湘兰,仔细地沐浴更衣,然后端坐在“幽兰馆”的客厅中,悄悄地走完了她五十七岁的人生,临终前,她命仆人在她座椅四周,摆满了含幽吐芳的兰花。当死讯传到王稚登那里,他悲痛之余,挥笔写下挽诗:“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东方朔偷桃是什么故事?详解东方朔偷桃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东方朔偷桃是什么故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东方朔偷桃的典故,给大家一个参考。传说天上的神女西王母曾经降临汉武帝的宫殿,汉武帝在大殿上设宴款待她,吩咐所有从人一律不许入内,席上只有武帝和西王母两个人。品尝了人间的珍馐佳肴后,西王母说:“我给你带来几只仙桃,你也尝一

  • 对于清朝的男人而言,其多长时间清洗一次辫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清朝的男人,大家应该都知道,那个时候的男人基本上都是留有非常长的辫子,但是有这么长的辫子有一个坏处,那就是非常难清洗,所以对于男人而言,清洗辫子就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么在清朝男人多久洗一次辫子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现代人隔两天就要洗头,每天都洗的也不少见,而清朝男

  • 耶律隆绪为使契丹达到鼎盛,对外实行什么抗击宋朝之策?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辽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贤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亨四年(982年)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号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诏摄政。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

  • “烛影斧声”的传闻究竟存不存在?为何却是赵光义继承了皇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恰巧此时又有“烛影斧声”的传闻,虽然宋太祖赵匡胤生前并没有立皇储,但是按照我们汉人以及前朝各种皇位争夺惨事来看,于情于理都应该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世的嫡长子赵德昭继位,实在不行赵德芳也可以,但偏偏

  • 刘邦什么时候对韩信起了杀心?为何韩信的家兵不救他?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刘邦对韩信的杀心在荥阳的时候就埋下了。当年项羽因为粮草不足与刘邦议和,但是刘邦在项羽走后马上就杀了个回马枪,命彭越,韩信与自己三面夹击项羽。当时刘邦因为过于急功近利被项羽围困在了荥阳,而此时韩信攻下齐地,派人前来与刘邦说“齐人反复无常,无王侯镇之,恐生不测,望汉王封我为假齐王镇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古代人画眉用的是什么颜料?他们又喜欢怎样的眉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化妆这件事绝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代人在这方面的讲究并不亚于现代人,古代的很多化妆术今天依然流行。画眉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术,古代人画眉用的是什么颜料?他们又喜欢怎样的眉形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画眉产生于战国时代,有屈原《楚辞·大招》中的记载为证,他说“粉白黛黑,施芳

  • 宦官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哪些书籍中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宦官在中国出现的很早,根据现有的资料推测,大约早在夏商的宫廷中可能就有了宦官的存在。周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汉秦国宦官嫪毐受太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

  • 韩信情愿受人胯下之辱,为何就是不拔出身上的宝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秦时明月是近几年来国内非常火的一部动漫,几乎代表了国产动漫的最高水平,在秦时明月中,我们可以发现韩信随身都会带着把宝剑,但奇怪的是从来没有见过他使用这把剑。其实不仅仅是动漫中,历史上的韩信也是随身携带着一把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提

  • 和珅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纪晓岚与他的差距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铁齿铜牙纪晓岚》一直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电视剧,里面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纪晓岚和和珅斗智斗勇,相互牵制一个清官一个贪官都表演的淋漓尽致深入人心。但是影视作品毕竟是影视作品,它并不是原原本本的历史,历史上的和珅和纪晓岚的关系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并没有什么联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耒耜是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主要用于什么农业生产?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耒耜(lěi sì)是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耒耜的发明证明我国古代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农学水平的提高。耒耜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