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韩寿偷香”典故由来:贾午偷偷与父亲下属幽会

“韩寿偷香”典故由来:贾午偷偷与父亲下属幽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31 更新时间:2023/12/28 14:01:14

成语韩寿偷香出自那个典故,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在古代的历史事故中不缺这样的题材。今天就来讲讲关于成语韩寿偷香,读作hán shòu tōu xiāng。比喻男女暗中通情。出自《晋书·贾谧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弱》

郭槐和贾充所生的小女儿,叫贾午,水灵可爱,远比粗壮的姐姐长得妩媚。她在父亲的下属中,见到帅哥一枚。心中顿起波澜,主动相约,是《西厢记》里崔莺莺的祖师奶。这个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也成了史上经典的浪漫传奇。

贾充发觉女儿恋爱了

贾午长到十三四岁时,她的父亲贾充偶尔发现她心不在焉,时而眼角带笑,时而若有所怨,总觉得有点不对头。他问婢女,她们只是捂嘴笑笑: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你也不明白。

贾充没往心里去,因为他是个工作狂,整天忙忙碌碌。下班后也不享受天伦之乐,而是宴请一些宾客幕僚,到家里开会聊天,商议时事。其中有一个人叫韩寿,据说是汉初名将韩信的后代,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在贾充幕府任司空掾(相当于文字秘书)。

一次大家喝茶闲聊,一名下属对贾充说:韩寿最近很特别,身上有种奇怪的香味,以前从来没有闻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贾充大惊。原来当时西域有人到洛阳进贡奇香,一旦接触人身,即使过了一个多月香味也不消退。晋武帝把香料看得特别珍贵,只赐给了贾充和大司马陈骞。一道闪电在头脑中划过,贾充刹那间明白了,女儿的脸色为什么阴晴不定,这是恋爱的节奏啊。

但贾充百思不得其解,贾午属于正宗的宅女。晚上家里大门关得严实,他们哪有约会的机会呢?

贾充把女儿嫁给韩寿

一天夜里,府里听到贾充大声喊叫:家里来贼了,赶紧去找。奴仆们慌忙四处搜索,沿着围墙细细查看。过了一会,贾充得到汇报:没有发现小偷,只是东北角的墙边好像有狐狸走过的痕迹。

贾充暗思:这个小子轻功了得。

他把女儿身边的婢女全部叫了过来,严加拷问。她们知道纸包不住火,如实交代了一切。原来下属们来开会时,贾午悄悄地透过窗户窥视,看到韩寿,心动神摇。此后茶饭不思,面容消瘦,日渐憔悴。婢女们不像贾充那样笨,懂得女主人心思: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于是一个勇敢的婢女充当红娘,偷偷跑出府,找到韩寿,说:我家小姐对你有意思了,她光丽艳逸,端美绝伦。

年轻的韩寿一听到是个女神,心潮澎湃、脸色泛红。到了深夜,他来到贾府外,望着高墙,腾空而起,轻松翻过。动作敏捷,如功夫高手,无声无息。看到梦中情人文武双全,贾午更是芳心大悦。自此,两人经常幽会。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清风明月,耳鬓厮磨。西域的香就是贾午从家里偷出送给韩寿的。

那时未婚同居,传出去名声太不好。既然生米煮成了熟饭,贾充也没有办法,就把女儿嫁给了韩寿。

这就是“韩寿偷香”典故的由来,后代的诗人们发挥了充分的想像力,津津乐道此事,试举两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一首《无题》后四句为:“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第一句就是这个典故,后一句的典故是:曹植曾爱着甄氏,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死后,曹丕把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途经洛水时梦见甄后,伤心无比,作《感甄赋》,后改名《洛神赋》。这首诗写了女子的相思之情,后两名是经典名句。

宋代欧阳修曾填过一首《望江南》的词:“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西厢记》中张生跳墙私会崔莺莺就是抄袭了韩寿翻墙的情节。

儿子长大后权势熏天

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叫韩谧。因韩寿后来是倒插门,所以韩谧改名为贾谧。生在高官家庭,教育自然不会差。从小博览群书,长大后才气横溢,还主持修编了国史。别人送金银、美女,他都不特别在意。但如果有人对他说:您的才学可以和汉初的大才子贾谊媲美。他立即心花怒放,引为知己。

贾谧自认为冠绝一时,办了一个高级沙龙,成员都是当时璀璨的明星,号为“二十四友”。潘安,位列“二十四友”之首,是当时的大帅哥;陆机陆云,是江南两大才子;左思,写过《三都赋》,名动一时;刘琨,曾和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石崇是巨富等。

等到司马衷即位,贾南风为皇后,对这个妹妹家的儿子疼爱无比。贾谧依仗能抱着贾南风这条粗腿,极其嚣张,都不把太子司马遹放在眼里。贾南风自己没有儿子,想到司马遹将来可能继承大统,忌恨无比。贾谧自然站到姨妈贾南风一边。

两个少年都是20岁左右,当时大臣王衍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漂亮,小女儿貌次。司马遹想娶大女儿,结果贾南风作主,让贾谧娶走,命司马遹娶了小女儿。太子心中的恨,真是如滔滔江水。

贾谧到东宫去见太子,司马遹也冷脸相对,甚至毫不理会,把他一人甩在室内,自己出去到后庭游玩。贾谧大怒,跑到贾南风面前,说:太子想废掉你,把贾氏一族全部杀光。你可要赶紧动手啊。

贾午还有一个女儿,郭槐生前曾想把这个女儿嫁给司马遹,缓和贾家和太子的关系,但遭到贾午、贾南风的反对。郭槐预感到贾午、贾谧这一家是个祸害,劝贾南风远离他们。

贾南风反而引他们为帮手,一心做着女皇的美梦。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马首是瞻是什么意思?关于马首是瞻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春秋时期,秦国十分强大,常欺负那些弱小的诸侯国。引起了众诸侯国的强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晋悼公联合

  • 成语城狐社鼠的意思是什么 关于城狐社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关于成语城狐社鼠是什么意思,现在kkl历史网小编先为你解释。社:古时指土地神及其庙宇。以城墙为凭借的狐狸;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比喻仗势作恶的小人。现在来讲讲关于城狐社鼠的故事。 在晋朝时期,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鲲,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由于王敦在当时掌握着长江上游的几乎全

  • 武汉耳鼻喉专家介绍:如何及时发现宝宝得了中耳炎?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许多家长似曾相识的场景:小婴儿感冒了,或者呛了一次奶之后不久,就出现反复抓挠耳朵、哭闹不休、高烧甚至出现耳朵流出脓液。也有大一点儿的孩子去游泳之后,告诉家长耳朵闷、嗡嗡响、听不清声音。家长带孩子去医院,都告知为“分泌性中耳炎”。家长们都

  • 武汉儿童看腺样体肥大哪个医生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武汉儿童看腺样体肥大哪个医生好呢?武汉这边专业看儿童疾病的医院屈指可数,除了武汉儿童医院外,就是武汉北斗星儿童医院了,武汉这边专门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医生就那么几个比较有名气,北斗星医院院长王智楠以前在武汉儿童医院看诊,现在在武汉北斗星儿童医院看诊,今天我们主要 是来讲讲小儿腺样体肥大这个疾病的病因

  • 武汉哪家医院可以看小儿鼻窦炎呢?鼻窦炎的发病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武汉哪家医院可以看鼻窦炎呢?武汉北斗星儿童医院是一家以五官科为重点科室的儿童全科医院,医院耳鼻喉科是由王智楠院长作为科室带头人的,王智楠院长是原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鼻子是我们呼吸新鲜空气的重要通道,如果我们患了鼻窦炎,呼吸困难,很容易流鼻涕。鼻窦炎的病因是什么?鼻窦炎的护理方法是什么?让我们一

  • 为什么说正月初七是“人日节”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传说中,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据介绍,“人日”这天的民俗活动较早出现在古人的占卜生活中,但自汉魏以来,不再限于占卜求吉,而是不断扩展涉及祭祀、庆祝、文化、服饰、出游

  • 成语坐怀不乱是什么意思?坐怀不乱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坐怀不乱的意思是什么?坐怀不乱的原意是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6回:“人人都说他无行,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 春秋时期,鲁国的贤士柳下惠夜里在城门借宿时

  • 成语长驱直入是什么意思?关于长驱直入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长驱直入的意思是: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自此,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公元219年,刘备夺取了汉中,随即命令驻扎在荆州一带的关羽攻打曹操部将曹

  • 唐朝被称为“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典故,文史百科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代表作品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作品集为《王子安集》杨炯 《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 《在狱咏蝉》《帝京篇

  • 真是千奇百怪 在中国古代中秋必做十件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每当到了中秋节总是会想起“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词句,对与游在他乡的浪子更是掀起一层有一层的思乡之情。遥寄思念于明月,何人知是我愁心。这时候,又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啊。我想这都是文人的习气,在中秋必是要吟上几诗来抒发自己。但是,在中秋各个地方的习俗不同,来看看在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