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纵虎归山的主人公是谁?纵虎归山有什么历史典故

纵虎归山的主人公是谁?纵虎归山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91 更新时间:2024/1/23 6:25:07

成语纵虎归山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纵虎归山的意思是指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那么,成语纵虎归山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纵虎归山出自何处?成语纵虎归山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纵虎归山的主人公是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成语纵虎归山出自何处

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纵虎归山的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当时,被曹操硬逼到许昌的汉献帝,正下密诏组织一些人,准备诛杀曹操。刘备是汉朝的宗室,也参与了这一秘密活动。为了避免曹操的怀疑,他常常关着大门,躲在院子里种菜,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谋士程吴看出刘备不是一般的人,对曹操说:“我看刘备此人志向不小,颇有点英雄气概。如果现在不杀他,将来必成祸患。”

曹操拿不定主意,征求另一谋士郭嘉的意见。郭嘉认为,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刘备是英雄,失败了才投奔曹操,如果杀了他,会落得个害贤的坏名声,没有什么好处。曹操认为他说得对。不久,袁术因被曹军打败,想去投奔袁绍。曹操不愿让袁术、袁绍两股势力联合,准备派兵去拦截袁术。一心想脱身的刘备见机会来了,对曹操说:“袁术投奔袁绍必经徐州,请将军拨给我一些兵马,在半路上截杀,保证能捉住袁术。”曹操不疑有他,奏明献帝,让刘备带领五万人马前往徐州。

刘备立即率军匆忙出发。关羽、张飞看到他慌忙的样子,很不理解,问道:“哥哥此次出征,为何如此急急忙忙?”刘备解释说:“我在曹操手下好象是笼中的鸟、网中的鱼,很不安全,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本事。这次出征,就好比鱼儿回到了大海,鸟儿飞上了天空,可以任意畅游翱翔,再也不会受人家限制了。”

刘备刚走,郭嘉、程吴从外地赶回许昌。他们听说曹操放走了刘备,急忙去见曹操。程吴说:“从前刘备做豫州牧时,我等曾请求您把他杀掉,丞相没有听从;如今您又给了他许多兵马,这等于把蚊龙放回大海,把猛虎放归深山啊。以后再想制服他,能够办得到吗?”郭嘉接着说:“即使丞相不把他杀掉,也不该轻易放他离去。人说得好,一旦放跑了敌人,就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更多文章

  • “索命姚苌”的主人公是谁?索命姚苌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索命姚苌,主人公,索命,姚苌,讲述,是什么,索命,姚苌,主人

    “索命姚苌”的主人公是谁?“索命姚苌”的主人公是姚苌。姚苌,后秦武昭帝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cháng)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 汉朝监察制度:两汉时期实行的监察制度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监察,制度,两汉,时期,行的,有何,区别,汉朝,秦朝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国家,西汉建国初,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汉初的人口,较之秦代大大减少,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汉朝的所有制度都是在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革新的,史称之为“汉承秦制”,而,汉朝有又分为西汉和东汉。前面说了汉朝

  • 西汉政治制度:西汉是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汉,政治制度,实行,什么,西汉,建立,初期,民生,凋零,国

    西汉建立初期,民生凋零,国家百姓动荡不安,社会经济继续回复,因此,统治者汲取前朝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政策,在监察、选官、税收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得两汉社会的制度比秦朝更加完备。那么,西汉是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的?西汉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西汉是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的?

  • 一国三公的主人公是谁?一国三公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国三公,主人公,一国,公有,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一国三

    成语一国三公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一国三公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那么,成语一国三公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一国三公出自何处?一国三公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一国三公中的三公分别指的是申生、重耳、夷吾。 申生,姬姓,名申生,晋献公与夫人齐姜所生之子,春秋时

  • 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影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并行,西汉,初期,实行郡,影响,是什么,西汉,建立,初期,诸

    西汉建立初期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但是含朝又在秦制的基础上废除苛法,进行革新。而郡国并行制顾名思义是指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朝最大的不同之处。那么,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影响是什么?郡国并行制给西汉带来了什么影响? 西汉实行的郡国并行制 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

  • 昭君出塞是什么时期的?昭君出塞有什么历史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昭君,出塞,是什么,时期,塞有,什么,历史,意义,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实的故事,公元33年正月,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请求娶汉人为妻。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那么,昭君出塞是什么时期的呢?昭君出塞有什么历史意义? 昭君出塞是什么时期的?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

  • 狼狈不堪的主人公是谁?狼狈不堪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狼狈不堪,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狼狈不堪,意思,是

    成语狼狈不堪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狼狈不堪的意思是指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那么,成语狼狈不堪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狼狈不堪出自何处?狼狈不堪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狼狈不堪的主人公是李密 李密,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

  • 昭君出塞:西汉时期昭君出塞的动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昭君,出塞,西汉,时期,动机,是什么,昭君,出塞,公元,54

    昭君出塞是公元54年西汉时期的一个故事,是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的故事。那么,昭君出塞的动机是什么呢?以下见分晓。 昭君出塞的故事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

  • 西汉是什么时候灭亡的?西汉灭亡的时间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汉,什么时候,灭亡,时间,是什么,西汉,什么时候,灭亡,汉

    西汉是什么时候灭亡的?西汉是汉高祖刘邦所建立的,建都长安;西汉自建立后一直传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继位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以此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制度、盐铁官营等,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此后,西汉在汉昭帝继位后,沿袭武帝晚年息兵养民的国策,恢复武帝时期损耗的国力。至汉宣帝时期,对外降服

  • 西汉时期世界格局:揭西汉时期的世界格局及地图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汉,时期,世界格局,地图,西汉,时期,世界格局,怎样,汉高

    西汉时期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自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以来,经过多位皇帝的发展,国家经济能力回复,到了汉武帝时期,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以此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制度、盐铁官营等,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对外则开拓了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辽阔疆域,奠定汉地范围;又打通河西走廊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