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魏忠贤在历史上有不好的评价,为何说他是明末关键人物?

魏忠贤在历史上有不好的评价,为何说他是明末关键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75 更新时间:2024/1/7 16:23:23

说起魏忠贤,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都是恶贯满盈,草菅人命的阉宦,我们所看的影视剧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也莫不如是。而在近些年来,不断有人提出新的观点,认为魏忠贤才是明王朝的关键性人物,只要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事实真的这样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他们看来,魏忠贤主政期间,明王朝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而且在对外战争中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曾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国家、讲求原则的。而且在明代冯梦龙所写《燕都日记》中记载,李自成攻陷北京前夕,大厦将倾之际,崇祯帝念及魏忠贤昔日的事功,在太监曹化淳建议下,收葬魏忠贤的遗骸于香山碧云寺,认为崇祯皇帝在亡国前夕认识到了魏忠贤的重大作用。

然而实际上,熊廷弼是被刘一燝与江秉谦力荐才得以复用,最后也恰是因魏忠贤迫害而遭杀害;赵南星为“东林三君”之一,虽曾被魏忠贤雅重及在熹宗面前称赞,但并不接受魏忠贤拉拢,终被魏忠贤排挤谪戍代州;孙承宗在万历三十二年已中进士第二名,天元年已是兵部侍郎并主持辽东防务,当时魏忠贤尚未发迹,支持孙承宗的是首辅叶向高,而后来魏忠贤则指使党羽陷害孙承宗致其被罢官;孙承宗推进战线修锦州和宁远两城,才有袁崇焕的宁远和宁锦两次大捷,非魏忠贤之功;战后魏忠贤贪其功为自己和阉党所有,反而指使党羽弹劾袁崇焕“不救锦州”,迫其辞职。至于崇祯帝命人收葬魏忠贤遗骸一事,《明史》、《崇祯长编》和《崇祯实录》等明朝正史均未见相关记载,此说的真实性存在疑点。

不过,虽然魏忠贤如此奸邪,但他的作用还是有的。明朝时期的宦官,与唐朝时期的宦官有着本质的区别,唐朝的宦官,权力大到可以废立皇帝的地步,而明朝的宦官则是依附于皇帝的家奴,别看平时上蹿下跳的,玩的过火就会被皇帝一旨令下而赐死,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皇帝用来平衡朝中势力的棋子,当然,还可以为皇帝敛财。明末时期国家财政困难,又在东北地区和后金交战,但朝廷中的东林党却是江南士绅的代言人,自然不会让朝廷将征税的“魔爪”伸向士绅阶层,这时宦官的作用就凸现出来,魏忠贤在世之时,国家财政虽然紧张,但由于魏忠贤在江南之地征收重税,朝廷财政基本保持平稳。

后来天启皇帝病危之时,曾对弟弟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希望崇祯好好利用这个宦官势力,但年轻的崇祯皇帝却认为阉党为祸天下,轻信了大臣之言,杀了魏忠贤并排斥宦官,结果文官把持了朝政却又无所建树,国家财政也逐渐捉襟见肘,以至于后来崇祯皇帝说:“朕御极之初,摄还内镇,举天下大事悉以委大小臣工,比者多营私图,因协民艰,廉通者又迁疏无通…… ……”。

其实,与其说是魏忠贤有作用,不如说是宦官势力有作用,只是崇祯皇帝没有善加利用而已。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正史的记载中,关羽是否在华容道放走了兵败的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中孙刘联军在赤壁用苦肉计,火烧曹军,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也就是在此时为了昔日的旧情放走了曹操。那么正史中,曹操赤壁兵败之后究竟走的是不是华容道,又是不是关羽放走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平定北方之后,确实有点飘了,于是率领十几万大军浩浩汤汤的奔江南而来,准备

  • 即使蒙古军队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但为何还能战无不胜?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实际上,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加上其他民族的仆从军,总数最多不超过20万人左右,往往比对方的军队要少得多。但是,人数少的蒙古军队却往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难道真是“上帝”的旨意吗?当然,我们不排除蒙古人一直有好运气陪着他们,但是,除了好运气之外,他们百战百胜还是有

  • 二胡最早始于唐朝,那么现代的低胡有着怎样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低胡,是“低音二胡”的简称,民族乐队中拉弦乐器组的低音乐器。在我国民族管弦乐合奏中,一直缺少优良的低音乐器,以前民族乐队多用广东音乐中的秦胡(与今日秦琴相似)来拉奏低音,但仍不够完善,还在继续改进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低胡构造与二胡相同,但比中胡要大,发音要低,是民乐队中

  • 李斯对秦朝有着哪些贡献?为何说他的功劳还是大于错误?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李斯是战国末年秦国著名的政治家,荀子是楚国人,拜荀子为师学习政治谋略,学成后他来到秦国从政,官拜丞相之位。李斯得到了嬴政的重用,辅佐嬴政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另外,李斯在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等方面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主要贡献:在政治方面,辅佐秦王灭六国

  • 同样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什么董卓却没有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人物曾经也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却没有成功,这个人就是董卓。那么,为什么董卓却没有成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总结起来有以下原因。第一点原因:董卓这个人太过于残暴,太过于荒淫。残暴与荒淫是做君王最为禁忌的两样。可惜,董卓的身上都有。一旦残暴与荒淫起来,就

  • 在高洋统治后期,他的性情为何会大变到让北齐国势转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前半生是天使,后半生是恶魔,这样的形容来形容北齐文宣帝可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他是我国历史上帝王中最纠结的一个,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关于他最骇人听闻的事情就是她的嫔妃薛嫔居然是被他所杀,然后取其骨做成了琵琶弹奏。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位恐怖到极致的帝王居然还留着眼泪唱到:“佳人难再得”。让人觉得就像是个心

  • “荧惑守心”只是一种天文现象,但古代皇帝为何却很害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古代不少王朝都有研究天文星象的地方,在帝王们看来天上的星象是可以预示祸福的。“荧惑守心”就是一种被认为是凶兆的星象。不少帝王都曾经遇到过,在他们看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遇到大麻烦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所谓的“荧惑守心”就是一种天文现象而已,就是说火星在心宿处停留着

  • 根据史籍记载可知,苹果在古代有怎样特别的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宋代诗人李调元曾作诗《南海百咏抄》:“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而诗中的“荚子”正是对苹果的形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苹果在古代有怎样特别的称呼?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其《上林赋》中写有“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

  • 为何说朱祁镇是一位好人?他在位时至少将殉葬制废除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朱祁镇这位皇帝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鬼都不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顺八年(1464),朱祁镇三十八岁,应该说这是个并不算大的年龄,但此时的朱祁镇已经身患重疾,奄奄一息,大漠的烽烟,宫廷的争斗,耗尽了

  • 汉景帝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他与是汉高祖刘邦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汉景帝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五个儿子,出生是刘恒还在代地为王,母亲窦氏既窦太后。汉景帝是汉朝历史上一位重要的皇帝,与父皇汉文帝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同时也为儿子汉武帝的汉武盛世打下基础,是西汉为民贡献最大的皇帝之一。汉景帝是历史上一位比较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