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桃杀三士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二桃杀三士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5 更新时间:2024/1/24 19:39:45

二桃杀三士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的相国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意思是: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晏子简介

晏婴,字仲,谥平,也称晏子。春秋时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齐国大夫。他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公元前556年,其父晏弱死后,继任齐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

晏子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曾奉景公之命,与晋联姻,曾预言齐国政权终将为田氏所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一书,当是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灵公,庄公、景公三帝,均在齐国为官,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传说晏子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于二桃三士这个成语故事的历史典故

春秋列国时,齐景公朝有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接,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这三个人个个勇武异,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恃功自傲。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宗族,相国晏婴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三杰”,然而景公爱惜勇士,没有表态。

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

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子说:“园中桃子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大悦,传令派人去摘。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一会儿的功夫,晏婴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6个桃子。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6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婴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6个。”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鲁昭

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叔孙诺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子应该他吃。”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道:“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

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说;“请君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齐景公同意,于是传令下去。话音刚落,公孙接率先走了过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我随国君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接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景公说:“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鼋除怪,我的命早就没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晏婴忙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更多文章

  • 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器晚成,这个,成

    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大器晚成故事的主人公是崔琰。大器晚成的意思是,释义: 形容成名较晚。出处: 《三国志·魏书》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崔琰是谁?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德州武城东北)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对他也

  •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呆若木鸡,这个,成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齐王。呆若木鸡是什么意思?呆若木鸡的意思是,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关于呆

  •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大义灭亲,这个,成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大义灭亲的意思是: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州吁是谁?关于州吁的简介州吁(?―前719年),姬姓,卫氏,名州吁,卫庄公之子,卫桓公异母弟,春秋时期卫国第十四任国君。州吁少受父宠,爱好军事。卫桓公继位后,因州吁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故事,主人公,成也萧何,败也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是: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出处】:《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是谁?萧何(

  • 成语车载斗量的意思什么?车载斗量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车载斗量,意思,什么,故事,成语,车载斗量,意思,是什

    成语车载斗量的意思是什么?成语车载斗量的意思是指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作谓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那么,你知道成语车载斗量有什么故事呢? 成语车载斗量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

  • 历史上的刘禅为何被称之为阿斗?揭秘其称呼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刘禅,为何,称之为,阿斗,揭秘,呼的,由来,刘禅,蜀

    刘禅,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禅是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那么,刘禅为何被称之为阿斗?揭秘历史上的刘禅为何被称为阿斗? 据《三国演义》34回记载,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刘禅。是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望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甘夫人尝夜梦

  • 成语借刀杀人是什么意思 借刀杀人有何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借刀杀人,是什么,意思,有何,来历,成语,借刀,人的

    成语借刀杀人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借刀杀人的意思是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借刀杀人在三十六计中是指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暖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rdqu

  • 不自量力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不自量力,这个,成语,故事,主人公,不自量力,这个,故事,主

    不自量力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国家,春秋时期的郑国和息国。不自量力的意思是什么?释义: “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出处:《左传&midd

  • 出尔反尔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出尔反尔,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出尔反尔,这个,故

    出尔反尔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孟子和邹穆公。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

  • 灌夫骂座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灌夫骂座,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成语,事中,夫座

    成语故事中灌夫座驾的主人公是灌夫。灌夫,西汉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成语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灌夫,西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