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周历史揭秘:东周为什么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东周历史揭秘:东周为什么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48 更新时间:2024/1/24 17:18:28

东周,是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的历史阶段。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为春秋时期;而,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三十五年后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元年为战国时期。那么,东周为什么又分为春秋和战国呢?揭东周为什么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东周为什么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东周初期,各地诸侯虽然有小规模的战争,但都还听命周天子的安排调遣,因此社会在较稳定的情况下发展,时局像春秋一样给人带来安定;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当时,封建生产关系正大孕育,政治上表现为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这个时期,我国在历经夏、商、西周的统一王朝以后,分裂为数百个诸侯国。它们相互兼并,角逐争雄,混战不休;各诸侯国内部,则阶级矛盾尖锐,奴隶起义连绵不断,新旧势力斗争激烈,社会在剧烈地动荡着。这一时期的阵痛,正预示着封建制度这一新儿即将延生。

东周后期,“春秋五霸”转变为“战国七雄”标志着一个新的格局,各地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相互战斗,战乱连连,因此谓之战国。

战国时期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经过春秋时期激烈的兼并,数百个诸侯国被吞并,周王室的势力更趋衰落,至战国初年,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史称战国七雄。各诸侯国内新兴的地主阶级先后夺取了政权,进行变法,逐渐确立起封建制度。七国之间展开了更为惨烈的兼并战争。最后由秦取代周室,灭六国而一统天下。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

《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

标签: 东周历史揭秘为什么分为春秋战国东周是指公元

更多文章

  • “姓氏”的传说:揭秘中国“姓氏”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姓氏,传说,揭秘,中国,中国,姓氏,源流,据说,起源于,太古

    中国的姓氏渊源流长,据说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会,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但是,你知道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姓氏是从伏羲氏开始的,其实,关于姓氏还有一个传说。 “姓氏”的传说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远古时三皇之首的伏羲,手下有个大

  • 东周是怎么灭亡的?东周是被谁所灭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周,怎么,灭亡,谁所,东周,公元,771年,西周,最后,一

    东周自公元771年西周的最后一任君主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这时,周幽王之子在诸侯的拥立下继承王位,东周建立,即位第二年,见镐京被战火破坏,又受到犬戎侵扰,便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那么,东周是怎么灭亡的呢?东周是被谁所灭? 东周是怎么灭亡的

  • 义不容辞的主人公是谁?义不容辞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义不容辞,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义不容辞,意思,是

    成语义不容辞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义不容辞的意思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容:允许;辞:推托。那么,你知道成语义不容辞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义不容辞出自何处?义不容辞又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义不容辞的主人公是谁刘备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

  • 春秋时期由那几国家组成?春秋的版图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时期,国家,组成,版图,怎样,东周,时期,又称,春秋

    东周时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

  • 哄堂大笑的主人公是谁?哄堂大笑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哄堂大笑,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哄堂大笑,意思,什

    成语哄堂大笑的意思什么?成语哄堂大笑的意思是指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那么,你知道成语哄堂大笑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哄堂大笑出自何处?哄堂大笑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哄堂大笑的主人公是和凝 和凝,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

  • 西周墓葬揭秘:论西周墓葬主要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周,墓葬,揭秘,主要,特点,西周,墓葬,指的,王朝,时期

    西周墓葬,指的是西周王朝时期的陵墓,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起,至前770年平王东迁止,习称西周。现今发掘的西周墓葬总数已近2000座,主要分布在陕西省西安、扶风、岐山、宝鸡,河南省洛阳、浚县,北京市昌平、房山以及长江下游地区。这些墓葬集中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阶级和阶层在埋葬制度上

  • 风吹草动的主人公是谁?风吹草动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吹草动,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风吹草动,意思,是

    成语风吹草动的意思是什么?成语风吹草动的意思是指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那么,你知道成语风吹草动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风吹草动出自何处?风吹草动有何历史典故。 成语风吹草动的主人公是伍员 伍员,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安徽省阜南省焦陂镇,一说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人 ,春秋末期吴国大

  • 西周是什么时候灭亡的?揭西周灭亡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西周,什么时候,灭亡,时间,西周,王朝,于文,王终于,终于

    西周王朝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其实,西周早在周厉王时期,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厉王横征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国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周宣王继位后,汲取教训,改变政策;为解除戎狄的

  • 仰人鼻息的主人公是谁?仰人鼻息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仰人鼻息,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仰人鼻息,意思,是

    成语仰人鼻息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仰人鼻息的意思是指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也作“仰承鼻息”。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那么,你知道成语仰人鼻息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仰人鼻息出自何处?仰人鼻息又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仰人鼻息的主人公是袁绍 袁绍(?-

  • 才占八斗的主人公是谁?才占八斗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才占八斗,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才占八斗,意思,是

    成语才占八斗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才占八斗的意思是指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才:文才,才华。那么,你知道成语才占八斗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才占八斗出自何处?才占八斗又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才占八斗的主人公是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