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同甘共苦的主人公是谁?同甘共苦有什么历史典故

同甘共苦的主人公是谁?同甘共苦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58 更新时间:2024/2/18 5:19:12

成语同甘共苦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同甘共苦的意思是指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甘:甜。那么,成语同甘共苦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同甘共苦出自何处?同甘共苦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同甘共苦的主人公是燕昭王

燕昭王,本名姬职,春秋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燕王哙之子,燕太子平之弟,史称燕昭王,简称昭王或襄王。

燕王哙死后,燕人共立姬职为王。公元前312年至公元前279年在位,姬职即位后招贤纳士,在位期间燕将秦开大破东胡、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齐,占领齐国七十多城(齐国疆土只剰莒、即墨二城),造就了燕国盛世。公元前279燕昭襄王去世,其子燕惠王即位。

成语同甘共苦出自何处

《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同甘共苦的历史典故

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kuài),想学帝让位给舜帝而不给自己的儿子,不料引起了大祸。他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子之为人残忍,反而要除掉燕王的儿子和亲信。结果燕国大乱,齐国趁这个机会,大举发兵,残破燕国,子之被杀,燕王哙也自缢而死。太子平,也就是后来着名的燕昭王和太子傅郭隗逃到了无终山避难。

燕国的百姓起初恨子之暴虐,以为齐国发兵是给国家平乱,出于好心,结果发现齐王志在灭燕,燕国大半土地都已经归属齐国,百姓不忍自己的家园被人侵略,怀念太子。于是自发抵御齐军,并求访失踪的太子,终于在无终山找到了太子平,太子平即位,是为燕昭王。齐军因为不得民心,而且一下子无法管理大片燕国的土地,只好退回到齐国。但燕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在战国七雄中变成了最弱小的国家。燕昭王痛恨齐国,发誓要报家仇,雪国恨。燕昭王一心想国富民强,但却感到束手无策。

一天,他听说郭隗善于出点子,很有计谋,于是赶紧派人把郭隗请来,对他说:“你能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领的人,帮我富民强国?”郭隗回答说:“只要你广泛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亲自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奔到燕国来。”燕昭王不解地问:“我去访问哪一个最好呢?”郭隗回答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被您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

燕昭王立刻尊郭隗为老师,并为他建造了华丽的住宅。消息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从魏、齐、赵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非常高兴,都委以重任。与此同时,他对待百姓更是关怀备至,史料记载:“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无论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派出官员过问。他与百姓同事安乐,共度苦难28年,终于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

后来,燕昭王终于找到了时机,便派乐毅为大帅,联合其他诸侯国大举攻打强大的齐国,攻破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微弱的燕国使得春秋时期最强大国家之一的齐国险些灭亡,令天下所有人都瞠目结舌,不敢相信。

更多文章

  • 如坐针毡的主人公是谁?如坐针毡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如坐针毡,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如坐针毡,意思,是

    成语如坐针毡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如坐针毡的意思是指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那么,成语如坐针毡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如坐针毡出自何处?如坐针毡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如坐针毡的主人公是司马遹和杜锡 【司马遹】,字熙祖,小字沙门,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长子,母才人谢玖,西晋太

  • 西汉官制:西汉的官制大仆是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汉,官制,大仆,是什么,总所,众知,西汉,建立,之后,诸多

    总所众知,西汉自建立之后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这诸多制度之其中一项就有官制,西汉的官制是仿秦制,皇帝之下,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丞相或称相国,相国之下又有三公和九卿,以下照着秦朝的官制以此类推,但是,西汉有一个秦朝没有的官制,那就是大仆,那么,大仆是什么官制呢?揭西汉的官制大仆是什么官。 西汉

  • 卧薪尝胆:卧薪尝胆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卧薪尝胆,讲述,谁的,故事,卧薪尝胆,战国,时期,故事,讲述

    卧薪尝胆是战国时期的故事,讲述的是越国国王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那么,你知道卧薪尝胆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谁的故事吗?其故事是怎样的?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卧薪尝胆讲的是谁的故事? 卧薪尝胆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 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募兵立马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

  • 古人对金钱的九个有趣的称呼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人,金钱,九个,有趣,称呼,是什么,古人,金钱,九个,有趣

    古人对金钱的九个有趣的称呼第一个称呼:“泉”战国时期称钱为“泉”。钱称为泉,主要还是从古钱外形演绎而来的,因为秦半两,外圆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就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钱与&

  • 五代十国钱币铸造地是泉州?为什么选在泉州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代十国,钱币,铸造,泉州,为什么,永隆,通宝,陶质,文钱

    “永隆通宝”陶质阴文钱范是我国有史以来惟一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钱范,而“永隆通宝”的铸造地是泉州,填补了中国钱币铸造史上的重大空白,而且改写了自唐以后无硬质陶范的记载。据介绍,五代时期的闽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地方政权,闽王王审知的继承者之一王延羲(

  • 楚国贵妇服饰:绣罗单衣及刺绣纹样很美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楚国,贵妇,服饰,绣罗,单衣,刺绣,纹样,很美,绣罗,单衣

    绣罗单衣及刺绣纹样(湖北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实物)。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服饰实物,有绢、罗、锦、纱、绦等各种衣着十余件,为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实物。从实物来看,锦袍和禅衣样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位均平直。领、袖、襟、

  • 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谁?画中描绘那个贵族的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韩熙载,夜宴,作者,画中,描绘,那个,贵族,生活,韩熙载夜宴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

  • 五代十国战争有哪些?汇总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代十国,战争,哪些,汇总,时期,著名,天下,之事,合久必分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从隋唐统一之后,又进入大分裂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在唐宋之交,是中国历史分裂时期。北方依次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国国家。而南方,则是由十个国家并存。这十个国家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直至90

  • 尊王攘夷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是什么?其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令诸侯,意思,是什么,有何,区别,尊王

    尊王攘夷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是什么?尊王攘夷的意思是“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是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那么,尊王攘

  • 胡服骑射的故事:胡服骑射是哪个君王推动的改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服骑射,故事,哪个,君王,推动,改革,胡服骑射,哪个,君王

    胡服骑射是哪个君王推动的改革?“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采取军事改革措施,学习西北方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服饰,学习骑马射箭,史称“胡服骑射”。 那么,你知道胡服骑射是怎么来的吗?胡服骑射又有怎样的故事。 胡服骑射是怎么来的? 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