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举一反三有什么典故 解析成语举一反三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65
更新时间:2024/1/19 8:46:01
你知道成语举一反三的意思吗?成语举一反三有什么典故?首先,我们就来说说成语举一反三的意思吧,举一反三的意思:反是类推的意思。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举一反三的典故
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要可以灵活地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论语·雍也》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孔子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举一反三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到齐国去向齐景公推销他的“仁政”,齐景公有些心动,准备划出一块地来让他治理。他去拜访齐国三朝元老相国晏婴,他对晏婴事三君不解,晏婴一心事三君,孔子只知举一反三,不知举三反一,结果得罪了晏婴,仁政没推销出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朝,皇帝,太康,谁的,儿子,故事,太康,2060,1975
姒太康(前2060―前1975年),姒姓,名太康,夏朝第三任君主,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然而,你知道,夏朝君王太康是谁的儿子吗?一起来看看吧。 姒太康,姒启长子,夏朝第三任君主。公元前2015年,其父姒启去世,姒太康继位。姒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姒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姒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统一,六国,首都,在哪里,都在,秦国,原是,周朝,一个
秦国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接收周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官制,怎么样,解读,历史上,官宦,级别,秦朝,中国历史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秦朝时期,中央高度集权,但是,你知道秦朝的官制是怎么样的?秦朝官宦级别又是什么样的吗?一起来看看吧。 统一战争结束以后,秦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春节,起源,传说,解析,春节,中国,最富,有特色,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我们每年都过春节,但是,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春节有哪些起源与传说呢,这里为你一一讲述。 春节的起源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夏朝,皇帝,仲康,谁的,儿子,故事,中康,一作,仲康,仲卢
中康,一作仲康或仲卢,姒姓,夏朝第四任君主。而我们都知道,夏朝的第三位姒太康,按排序来看,那仲康是太康之子吗?不是的话,那仲康到底是谁的儿子呢?一起来看看吧。 中康,一作仲康或仲卢,姒姓,启之子,太康之弟,其母为翟氏,夏朝第四任君主。原来仲康之启的儿子,太康的弟弟,那我们在来看看仲康有啥故事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箭双雕,主人公,成语,一箭双雕,中的,历史人物,长孙晟,这
在成语一箭双雕中的历史人物是长孙晟,这个成语的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新唐书·高骈传》:“事朱叔明为司马,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皇后,列表,大清,第一位,孝慈,高皇后,大清帝国,努尔
大清帝国从努尔哈赤入关到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历经了276年。这276年共有12位皇帝。因此,不禁要疑惑在清朝这两百多年以来有多少位皇后呢?接下来kk历史网为大家盘点。努尔哈赤的皇后 1.孝慈高皇后(1575年1603年10月31日):叶赫那拉·孟古,生于1575年(明朝万历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马革裹尸,中的,历史人物,成语,马革裹尸,中的,历史人
在成语马革裹尸中的历史人物是马援。马援字文渊。其先祖赵奢为赵将马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王莽末年,马援曾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避难于凉州。受隗嚣器重,任绥德将军,参与决策定计。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为陇西太守。夏,先零羌攻临洮,马援发步骑三千击破之,降者八千余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枕黄梁,主人公,成语,故事,成语,一枕黄粱,中的,历史人物
成语一枕黄粱中的历史人物是卢生。卢生是唐朝人,当时的他身为书生,在上京赶考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成为了他的故事。【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一枕黄粱的典故唐朝时期,一个书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不探,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知道,不
你知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哪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什么典故?现在我们就先来说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是不进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就不能取得必须的成果。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出处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