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脍炙人口的典故是什么 解析成语脍炙人口的典故

成语脍炙人口的典故是什么 解析成语脍炙人口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92 更新时间:2024/1/23 23:48:27

脍炙人口的意思是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那么你知道成语脍炙人口的出处吗?成语脍炙人口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脍炙人口的出处

出自五代·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贺方回、柳耆卿为文甚多,皆不传於世,独以乐章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的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春秋时期,在大教育家孔子的门徒中,有鲁国南武城曾氏父子两人。其父名点,字皙;其子名参,字子舆。父子二人都是孔子门徒中的佼佼者,而父亲曾皙更是当时读书人中淡泊名利、往优游生活的代表人物,他的这种志向曾经深得孔子的称赞。

曾皙在饮食上有一种非常执着的嗜好,他尤其喜欢吃果实小而圆、色泽紫黑的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儿子曾参是个孝子,受父亲影响,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这能说明他是有孝心的人吗?”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脍炙,但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孟子的一席话,公孙丑听完孟子的这一席话,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曾参追思故父的一片孝心。

这就是后来人们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里引申出成语“脍炙人口”。

更多文章

  • 羊皮换相中的“相”指谁 羊皮换相有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羊皮,换相,中的,指谁,怎样,故事,羊皮,换相,秦穆,公用

    羊皮换相是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回一代名相百里奚的历史传奇故事。“相”指的是百里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秦穆公是怎样用羊皮为秦朝换回一个相国的吧。 百里奚,(约前700前621),为百里傒简作,亦称百里子或百里,百里氏,姓百里,名奚,字子明。春秋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另

  • 成语钱可通神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钱可通神,历史,典故,是什么,钱可通神,意思,是指,有

    钱可通神的意思是指有了钱连神仙也可以买通。比喻金钱的魔力和诱惑极大。那么成语钱可通神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解析成语钱可通神的历史典故。 在唐朝,父子担任宰相的不少,但祖孙三代都担任宰相的则只有张延赏家。当时,张家号称“三相张家”,张延赏的父亲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张熹贞,张

  •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谁 解析赔了夫人又折兵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赔了夫人又折兵,主人公,解析,赔了夫人又折兵,意思,是指,比

    赔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意思是指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赔:蚀本;折:亏损。那么,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的主人公是谁呢?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什么历史典故?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周瑜。 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rdqu

  • 秦朝名将王离是怎么死的 解析秦朝名将王离的死因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朝,名将,王离,怎么,死的,解析,死因,王离,秦朝,名将

    王离,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秦朝著名将领。王离受封武城侯,继其父担任将领,率兵戍边备胡。那么你知道王离是怎么死的吗?秦朝名将王离的死因又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王离是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因功受封武城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王政兼并天下之后,建立皇帝名号,称为始皇帝,

  • 解析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解析,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主人公,成语,明修栈道,暗渡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意思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那么,你知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主人公是谁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又有什么典故呢?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主人公是刘邦。秦朝刚被推翻时,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

  • 秦朝名将蒙武是怎么死的 解析秦朝名将蒙武的死因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名将,怎么,死的,解析,死因,蒙武,名将,之子,蒙恬

    蒙武,名将蒙骜之子,蒙恬与蒙毅之父,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公元前224年,蒙武担任副将,跟随王翦率军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杀楚将项燕。但是你知道蒙武是怎么死的吗?秦朝名将蒙武的死因是什么? 蒙武出身于武将世家,其家族原本是齐国人。蒙武的父亲蒙骜在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从齐

  • 成语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解析成语四面楚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四面楚歌,主人公,解析,成语,四面楚歌,意思是,比喻

    成语四面楚歌的意思是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那么,你知道成语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四面楚歌的典故出自何处?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项羽。秦朝末年,为厂推翻秦的残暴统治,各地反秦义军同心协力,共同破秦,使得秦国很快瓦解。此间,由于伐秦各方都想各自称王,于是出现了多方混战的局面。由于刘邦、项

  • 成语故事中卖剑买牛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事中,卖剑买牛,主人公,到底,卖剑买牛,典故,汉宣帝

    卖剑买牛的典故: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因闹饥荒,不少人买了刀剑做了强盗。郡守根本治理不了,有人向朝廷推荐龚遂,请他去做太守。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临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选一个能胜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荐了龚遂,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皇帝召见时

  • 秦朝名将蒙毅是怎么死的 解析秦朝名将蒙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名将,怎么,死的,解析,蒙毅,秦朝,秦国,名将,骜之

    蒙毅,秦朝(秦国)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朝大臣。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你知道秦朝名将蒙毅是怎么死的吗?秦朝名将蒙毅的死因是什么? 公元前224年)担任秦国的副将,与王翦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楚将项燕。 蒙毅的

  • 宰相的由来与起源 解析宰相的由来与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宰相,由来,起源,解析,宰相,仅次于,一国,之君,中央,高官

    宰相仅次于一国之君的中央高官,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但是,你知道宰相这个称谓的由来与起源吗?宰相的由来与起源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宰相,就是辅佐帝王统摄百官,总理政务的人。"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