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文化: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体现在哪方面?

三国文化: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体现在哪方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39 更新时间:2024/1/17 6:33:36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曹丕称帝之后紧追其后的是刘备,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继曹魏蜀汉称帝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由于三国时期是历史的分裂期,各国文化因政治影响受到震动,那么,三国时期的文化是怎样发展的呢?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体现在哪方面?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三国时期,一方面由于战乱频 仍,民不聊生,文化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出现了“典籍散乱”、“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刘表、曹氏父子、诸葛亮及孙权等人的极力提 倡,经学、史学、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文化部门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这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致中断,同时为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为后代人 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与这种发展相辅相成的是中华优秀文化向边远地区及外域的传播与幅射,而通过这种播射又促进了更广大地区经济文化和整个社会 的发展,并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体现在哪方面?

东汉晚期政治败坏,局势混乱。曹操与诸葛亮采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来恢复社会秩序。曹操提倡信赏必罚,主张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观念打破以门第或名教的标准。诸葛亮也提倡法治观念,入蜀后修明法制,执法公平。提出“治国之要,务在举贤”的主张以任才适用。他也重视军法,如街亭之战马谡违反军令而被斩,他也自贬三等。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为此后魏晋玄学思潮提供了基础,使名士基于政治黑暗将焦点由名法的具体问题转向玄学的抽象思辨。

经学方面,汉末郑玄之经学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晋之世,王肃继承父学而注经,其对经学的见解与郑玄不同,遂有郑、王两派互相驳难。曹魏末年,司马氏篡魏为晋。当时政治黑暗,知识份子之思想趋向反动、消沉而无出路。倾向曹氏者多是失势士子,采取清谈方式批评政治,主张自然。倾向司马氏者,则主张维持名教,使儒家作风渐起分化。因晋武帝为王肃外孙,遂被立为官学,一时黜郑申王,使王学成为宗主。

艺术方面,三国在艺术方面,东吴有很多擅长各种艺术的名士,时人称为吴国八绝。有吴范、刘惇、赵达、严武、皇象、曹不兴、宋寿和郑妪等人。例如严武擅下围棋,同辈中无人能胜,有“棋圣”之称。至于曹不兴则擅绘画、皇象则擅书法。

东汉末期动乱不堪,许多画作被破坏或遗失,造成损失。佛教的发展,开始出现以佛教为题材的绘画。三国时期的绘画,因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国之前,绘画主要属于“百工之苑”的技术性职业,尚未艺术化,在本时期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内容,亦是由礼教宣传过祖”,作品有《维摩诘图》、《释迦牟尼说法图》等等。

书法艺术兴起于东汉末期。从三国到西晋,隶书仍是官方通行的书体,当时的碑刻大都用隶书写成。曹魏碑文书体方正、气度庄严,少有生趣。孙吴的著名碑刻有《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等。其中《天发神谶碑》以圆驭方,势险局宽,气势雄伟奇恣。本时期主要的书法家有张芝、张昶、韦诞、钟繇及皇象等人。张芝擅章草,并创新出今草。出名的作品有《冠军帖》、《今欲归帖》等。张昶为张芝季弟,擅长章草与隶书。韦诞总结书法经验,著有《笔经》。其中“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等作品为楷书经典之作。皇象擅小篆、隶书,尤精章草。流传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将队帖》及《天发神谶碑》等。

更多文章

  • 侃侃而谈的主人公是谁?侃侃而谈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侃侃,谈的,主人公,侃侃而谈,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侃侃

    成语侃侃而谈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侃侃而谈的意思是比喻说话时,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样子。。那么,成语侃侃而谈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侃侃而谈出自何处?侃侃而谈有什么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侃侃而谈的主人公是孔丘 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 电视机的起源: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电视机,起源,世界上,一台,发明,电视,用电,方法,即时,传

    电视是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那么,你知道电视机起源与何时?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是谁发明的?一起来看看吧。 电视机起源与何时 1880年,法国人莱布朗克提出使一个镜面在两个不同轴线上以不同速度振动,形

  • 三国时期的三国是哪三国?三国的各国国号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时期,国是,各国,国号,是什么,东汉,末年,下一,分为

    东汉末年,天下一分为三,形成三国鼎立的状态,历史将这一时期成为三国时期,那么,所谓的三国是哪三国呢?三国时期的各国国号分别是什么?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时期的三国是哪三国?三国时期的各国国号分别是什么? 三国时期的三国是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君。各国的国号分别是魏蜀吴。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

  • 三国时期十大猛将:吕布当之无愧排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时期,十大,猛将,吕布,当之无愧,第一,国是,历史,第

    三国是历史的第二个分裂期,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起来三国就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是别看三国就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历史,这其中历经大大小小的战争却是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不及的,而与战争一起让人熟知的则是那些英勇无畏的将领,现在,小编就三国时期的将领弄了个排行榜,又高及弟的选出了排名前十的猛将。那么,三国时期的十大

  • 机不可失的主人公是谁?机不可失的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机不可失,主人公,历史,典故,成语,机不可失,意思,是什么

    成语机不可失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机不可失的意思是指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那么,成语机不可失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机不可失出自何处?机不可失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机不可失的主人公是李靖 李靖,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

  • 晋朝地图:两晋时期的地图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朝,地图,两晋,时期,详解,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统一中国,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刘禅见大势已去而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司马昭胜利后称晋王,但不久去世。其子司马炎继立后于266年建立晋朝,

  • 甘宁怎么死的?三国时期吴国大将甘宁死因为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怎么,死的,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死因,为何,甘宁,字兴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但他不务正业,他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自任首领。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荡去。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时人以&ldquo

  • 挥汗成雨的主人公是谁?挥汗成雨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挥汗成雨,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挥汗成雨,意思,是

    成语挥汗成雨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挥汗成雨的意思是指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那么,化成雨挥汗成雨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挥汗成雨出自何处?挥汗成雨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挥汗成雨的主人公是晏婴 晏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

  • 涸辙之鲋的主人公是谁?涸辙之鲋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涸辙之鲋,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涸辙之鲋,意思,是

    成语涸辙之鲋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涸辙之鲋的意思是指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那么,成语涸辙之鲋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涸辙之鲋出自何处?涸辙之鲋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涸辙之鲋的主人公是庄周 庄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

  • 借花献佛的主人公是谁?借花献佛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借花献佛,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借花献佛,意思,是

    成语借花献佛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借花献佛的意思是比喻拿别人的东西来做人情。又作“寄花献佛”。多用在应酬方面。那么,成语借花献佛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借花献佛出自何处?借花献佛有什么历史典故?以上问下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解答。 成语借花献佛的主人公是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穷人。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