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召共和:周召共和的历史背景及过程是怎样的

周召共和:周召共和的历史背景及过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47 更新时间:2024/2/3 7:40:07

公元前842年,在周厉执政期间发生了国人暴动事件,百姓不约而同起来反叛,袭击周厉王,周厉王于是逃到彘地。公元前841年历史上成这一年为共和元年。那么,周召共和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呢?周召共和的过程又是怎样的?揭周召共和的历史背景及过程是怎样的。

召共和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周王朝的统治自周穆王之后达到顶峰,而到了周厉王时期,公元前878年,周厉王即位。他在位期间,民不聊生,贵族们却依然沉湎于酒色。

公元前844年,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以供挥霍,厉王任用虢公长父和荣夷公实行“专利”:强行富布山林川泽为王有,不许平民入内樵采渔猎。从而触犯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怨言四起。厉王又拒绝接受芮良夫的忠告,提拔荣夷公为卿士,继续实行专利。于是举国怨怒,街头巷尾,至处都有人发泄不满。厉王从卫国找来巫师,让他用巫术监视发表“谤言”的怨恨者,并告谕国中,有私议朝政者,杀无赦。卫巫假托神灵。肆意陷害无辜,不少人死于非命。

于是,人们不敢再公开场合言语,路途相见也只能以目示意。厉王认为他已消除民人诽谤。召穆公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旦决口就无法收拾。他主张广开言路,让上至公卿大夫,下至百工庶人的各种人士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厉王充耳不闻,一意孤行。

不到三年,广大国人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公元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逃到彘(山西霍州)。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中,国人闻而围之,召公以自己的儿子代之,太子得以脱险。周厉王逃亡在彘,史称“彘之乱”。

周召共和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厉王逃亡在彘后,这时,周朝东边的诸侯卫武公带兵赶到了镐京。

于是召公虎便出面代表周厉王的旧臣请卫武公暂时代行执政,自己和另一个大臣周公(周公旦的后代)等组成奴隶主贵族会议辅政。因为卫武公名和,他的封地在共(河南辉县),因此又称共伯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10]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周厉王死于彘,次年,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共和时代结束。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便从共和行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纪年。这也使中国的历史从此有了确切纪年。

按照中国传统纪年,自共和时期开始,中国的中原历史有了连续不断的纪年体系。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楚国国君姓什么?其国姓芈姓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战国,楚国,国君,什么,其国,姓芈,由来,春秋战国,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分有许多诸侯国,而楚国是周朝时期华夏族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楚人是华夏族是汉族原称南迁的一支,最初起源地在河南新郑,即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近来,热播剧《芈月传》是以战国时期大秦宣太后的历史背景讲述的故事,一时间,大家都对春秋时期楚国这个国家又增添了几分兴趣。我们知道夏朝的国

  • 唐代使用的是什么字体?解密隋唐文字的发展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用的,是什么,字体,解密,隋唐,文字,发展,演变,隋朝

    隋朝时代用繁体楷书为主,繁体行书和草书为辅。隋朝的书法,上乘南北朝,下启唐代,书风巧整兼力,不离规矩,兼有东晋南朝书法的疏放妍妙,北朝书法的方整遒劲。初唐大家的风范规模,在此已经初步形成,二王的书风开始盛行。著名的书法家有丁道护、史陵与智永。法书墨迹则有千字文与写经,《龙藏寺碑》、《启法寺碑》、《董

  • 杀鸡取卵的意思是什么?杀鸡取卵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杀鸡取卵,意思,是什么,什么,历史,典故,成语,杀鸡取卵,意

    成语杀鸡取卵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杀鸡取卵的意思是指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那么,成语杀鸡取卵出自何处?杀鸡取卵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杀鸡取卵出自何处 《伊索寓言》 杀鸡取卵的历史典故 传说从前有个老太婆养了一只老母鸡,这只鸡不仅长得高大肥壮,叫起来

  • 周召共和的影响有哪些?历史上是如何评价周召共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召,共和,影响,哪些,历史上,如何,评价,周召,共和,周厉

    周召共和是周厉王即位时期,厉王为了改变周王朝的经济,力图振兴残破的王室经济,致使国人暴动, 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历史上称这一段是间为周召共和。那么,周召共和的影响有哪些?历史上是如何评价周召共和的?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周召共和的影响有哪些? 国人暴动后,周王朝中央政权在风

  •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国姓是什么?鲁国国君姓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时期,国国,是什么,鲁国,国君,什么,鲁国,中国

    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东省南部。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国姓

  • 如胶似漆的主人公是谁?如胶似漆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如胶似漆,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如胶似漆,意思,是

    成语如胶似漆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如胶似漆的意思是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那么,成语如胶似漆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如胶似漆出自何处?如胶似漆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如胶似漆的主人公是雷义和陈重。 雷义,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与陈重两人为至交

  • 春秋第一强国是哪国?揭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晋国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第一,国是,哪国,时期,强国,晋国,春秋,时期,我国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出现了“春秋五霸”,而春秋五霸中齐国的齐恒公当之无愧的是春秋五霸之首,那么,这是不是说齐国就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呢?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呢,请跟小

  • 巧取豪夺的主人公是谁?巧取豪夺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巧取豪夺,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巧取豪夺,意思,是

    成语巧取豪夺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巧取豪夺的意思是指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巧取:软骗;豪夺:强抢。那么,成语巧取豪夺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巧取豪夺出自何处?成语巧取豪夺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巧取豪度的主人公是米友仁 米友仁,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长子,深得宋高宗的赏识,

  • 周召共和是怎么一回事?历史上的周召共和指的是啥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召,共和,怎么,一回事,历史上,指的,周召,共和,怎么,一

    周召共和是怎么一回事?周召共和又称共和行政,是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又称为共和。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那么,历史上的周召共和指的是什么? 历史上的周召共和指的是什么? 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尤其是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

  •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春秋时期一共有多少诸侯国?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时期,诸侯国,共有,多少,春秋,时期,历史,特定,阶段

    春秋时期是历史特定阶段下的必然产物,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那么,春秋时期共有多少个诸侯国呢?现在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春秋时期一共有多少诸侯国。 春秋时期一共有多少诸侯国? 自周武王灭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