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周有多少诸侯国?西周一共分封了多少个诸侯国

西周有多少诸侯国?西周一共分封了多少个诸侯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98 更新时间:2024/1/24 10:26:24

西周自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后建立,随着王朝的建立为了巩固全国政权,自夜不寐。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另外作出一系列政策调整,为了加强对已经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对周的开国元老实行大分封。那么,你知道西周共分封了多少个诸侯国吗?揭西周大概分封了多少个诸侯国。

西周共分封了多少个诸侯国?

西周初年,为了维护和巩固它在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分封诸侯的办法。武王和周公先后两次分封,受封的诸侯有三种人:一为周王的同姓亲族;二是开国功臣;三为先代贵族。

《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同时,对其他部落实行大分封:神农氏的后人封于焦,黄帝的后人封于祝(江苏赣榆),的后人封于蓟(天津蓟县),舜的后人封于陈(河南淮阳),夏朝的后人封于杞(河南杞县)。

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安放在商朝的首都殷。为了包围武庚的地盘,又分封了自己三个弟弟:管叔鲜于管(河南郑州),蔡叔度于蔡(河南上蔡),霍叔处于霍(山西霍州),是为三监。

为了加强对已经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对周的开国元老实行大分封,如将吕尚封于齐,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据记载,周初总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继而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力量以及东夷势力,据记载,当时共讨伐了九十九国,有六百五十二国向武王臣服。还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如焦、祝、蓟、陈、杞等。

为了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治理好国家,武王专门把箕子接来镐京,虚心请教安邦治国之道。根据箕子讲述的道理,他同姜太公、周公旦等商议,决定将古时已有但还未完全形成的宗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确定下来。即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做出了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各诸侯可以拥兵,但必须随时听从天子调遣,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贺;允许封侯世代承袭,并可在封国内分封卿、大夫;天子对诸侯有赏罚予夺之权,对封国中分封卿、大夫也有权过问。毫无疑问,武王实行的封邦建国方略,相对于商朝那种原始小邦林立的现象来说,显然是一个进步。

它确有统天下于一尊的意义,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和加强全国统治的作用。

但是,周初的“封邦建国”,目的在于“以藩屏周”,这种分封制,对于加强周王室的统治,促进边远地区的开发,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交通不便,这些诸侯与周王室的联系日趋减少,逐渐形成一些强大的地区性中心,终于导致了后来诸侯割据的局面。

标签: 西周多少诸侯国一共分封西周公元前1046年

更多文章

  • 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在清朝前没有格格这叫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主和,格格,什么,区别,朝前,没有,叫法,亲王,之女,称为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在中国,最早周朝是称周天子的女儿为王姬。公

  • 探骊得珠的意思是什么?探骊得珠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探骊得珠,意思,是什么,什么,历史故事,成语,探骊得珠,意思

    成语探骊得珠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探骊得珠的意思是指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骊:古指黑龙。那么,你知道成语探骊得珠出自何处?探骊得珠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探骊得珠出自何处 《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

  • 夏朝皇帝揭秘:夏朝皇帝姒皋是夏朝的第几位君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夏朝,皇帝,揭秘,姒皋,几位,君主,姒皋,公元前,1730年

    姒皋,约公元前1730年出生于夏王朝的国都老邱王宫,约公元前1677年也是孔甲三十一年,夏朝君主姒孔甲去世,同年姒皋以王长子的身份继承帝位,改乙丑年(前1676)为后皋元年。那么,你知道夏朝皇帝姒皋是夏朝的第几位君主吗?现在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姒皋是夏朝的第几位君主吧。 夏朝皇帝姒皋是夏朝的第几任君

  • 商汤王墓在那里?汤王陵公园即商汤王墓?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商汤,王墓,在那里,汤王陵,王陵,公园,即商,汤王墓,商汤

    商汤墓在哪里?至今是否存在?商汤在历史上做了什么事情令人们感到尊敬和爱戴的?接下来我们一一来解答这些疑问。 汤王陵公园即商汤王墓,汤王是我国古代最有德行的圣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们的尊敬,关于成汤王还有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据说商朝建国不久,亳州连年大旱,滴雨未落,用了各种办法求雨都无济于事。后来

  • 投鼠忌器的主人公是谁?投鼠忌器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投鼠忌器,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投鼠忌器,意思,是

    成语投鼠忌器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投鼠忌器的意思是指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那么,你知道成语投鼠忌器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投鼠忌器出自何处?投鼠忌器有何历史典故? 成语投鼠忌器的主人公是刘备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

  • 下里巴人的主人公是谁?下里巴人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下里,人的,主人公,人有,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下里,人的

    成语下里巴人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下里巴人的意思是指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阳春白雪为其反面,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那么,你知道成语下里巴人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下里巴人出自何处?下里巴人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下里巴人的主人公是指宋玉 宋玉,又名子渊,崇尚老

  • 未可厚非的主人公是谁?未可厚非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未可厚非,主人公,未可,非有,什么,历史,典故,成语,未可厚

    成语未可厚非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未可厚非的意思是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厚非:过分责难、责备。那么,你知道成语未可厚非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未可厚非出自何处?未可厚非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未可厚非的主人公是王莽 王莽,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

  • “断机教子”的主人公是谁?断机教子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断机教子,主人公,断机,教子,讲述,是什么,断机,教子,主人

    断机教子的主人公是谁?断机教子的主人公是孟母,孟母,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

  • 三迁之教的主人公是谁?三迁之教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迁之教,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三迁之教,意思,是

    成语三迁之教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三迁之教的意思是指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那么,你知道成语三迁之教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三迁之教出自何处?三迁之教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三迁之教的主人公是孟母 孟母,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

  • 天夺之魄的主人公是谁?天夺之魄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天夺之魄,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天夺之魄,意思,是

    成语天夺之魄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天夺之魄的意思是指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魄:魂魄。那么,你知道成语天夺之魄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天夺之魄出自何处?天夺之魄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天夺之魄的主人公是赵同 赵同,春秋时晋国大臣,嬴姓,赵氏。父亲赵衰曾随晋文公流亡八国近二十年,兄长赵盾是晋国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