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孩子上学晚 小学也分“快慢班”

古代孩子上学晚 小学也分“快慢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05 更新时间:2024/1/11 1:53:23

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入学年龄,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充、宋代学家苏东坡等。

清代的私塾学堂清代的私塾学堂

1.古人几岁开始上学

《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但《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

可见,先秦对入学年龄无统一要求。明清时期,“大龄入学”传统一直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

而唐代孩子的入学年龄比其他朝代提前一两岁,与现在差不多,即六七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据《旧唐书·孙思邈传》,孙思邈虽是7岁入学,但当时已能“日诵千余言”,以至洛州总管独孤信见之大为惊叹,称“此圣童也”。

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甚至20岁读小学的都有。明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所设的“乡村小学”。

还有30多岁读小学的特例。据《魏书·刘兰传》,北魏人刘兰,便是“年三十余,始入小学”。

2.读书不学好会挨揍

古代对学生的管理较严厉,大多家长也认同“不打不成器”。读书不认真或学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家常便饭。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可见,在汉代就流行体罚学生。

体罚在古代叫“挞罚”。到明代,挞罚为乡村小学普遍采用,连学生家人都跟着受罚。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

当然,也有的老师很人性,给“三好生”学生开“免打条”。明理学家沈鲤就主张,“学生勤学者、有进益者、守学规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姑免一次”。

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明代良吏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

古代还很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稽考,以约束学生行为。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

这种“功过簿”并非都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

3.怎么考试如何打分

古代小学主要是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宋代国子监小学“条制”要求:“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

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俗话说“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在古代还真有。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具体考试时间,各朝代、各学校都不同。

元代的上元县(今南京市内),便对小学考试时间作出具体规定。据《庙学典礼·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上元小学的考试,固定在每月的初三、十六两天。而且,出题和监考要分两班人。

明代又有不同,明代理学家沈鲤称:“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但不同的老师,对考试的要求并不相同。儒学家刘宗周便主张“三六九会课,以二题为率”。

到清代,小学考试形成了制度,根据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公课、月课一月一考,朔望课半月一考,季课一年四考。另有会课的多次考,义学的抽考等等。若重要考试考砸了,还允许“补试”。

古代考试评分方式较丰富,有“十分制”、“打勾制”、“评语制”等,但无“百分制”。以“打勾制”来说,优秀的打○,一般的打△,差的打×。

4.教育不公现象也严重

现代的“快慢班”,古代也有。如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国子监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

实际上,这种快慢班,更有“留级”和“升级”的味道。“三舍法”一度成为当时全国小学的模式。这种对小学生进行分等的做法,很不合理,遭到反对,并没存在多久。

古代没有中学,小学一般是“七年制”、“八年制”或“十年制”,最短的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小学读完直接升入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因此,13岁上大学在古代一点也不稀奇。

但并非每个小学生都能“小升大”的,乡村小学生就不可能。即便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官二代”,也有名额限制,如宋代便将大学的升学率控制在50%。《宋史·选举志三》载,熙宁十年(1077年)推出面向宗室学生的“宗子试法”,规定“十取其五”。

古代教育不公现象也很严重,宋代以后,教育不公问题受到重视。元明清三代,小学教育走向兴盛,特别是元代,大力推广乡村小学,要求“遍立学校”,五十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大增。

明清时期,由地方官府或慈善人士开办的义学(义塾),得到进一步发展。义学是免费的,解决穷苦人家孩子的“上学难”问题,这可视为古代的“希望小学”。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新解“以茶代酒”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话得从头说起,公元252年,吴太祖孙权病死,其子孙亮继位,由干后宫政变,孙亮之兄孙休上台,到孙休临终时,遗诏儿子继位,任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荒淫、残暴、滥杀,孙皓的罪恶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罄竹难书。相貌堂堂的好青年怎么就变成一个恶魔了呢?有人

  • 刘德华电影《投名状》 投名状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投名状,文史百科

    说起投名状你会想到的是刘德华演的电影《投名状》,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投名状是什么意思?小编连投名状是什么意思都没弄明白,更别说什么是投名状了。现在来看看投名状是什么意思吧。投名状是什么意思投名状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名词,只听过,却不知其中意思,只听过刘德华有部电影叫《投名状》。投名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词

  • 关于暗物质武器 暗物质是什么构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暗物质,文史百科

    宇宙的奥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答,目前比较令大家觉得稀奇的是一种被称为"暗物质"的东西。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暗物质,它和一般的物质有什么区别?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暗物质武器”也是令大家比较费解,今天kk历史网的小编带着疑问,走进奥妙的宇宙世界。在了解暗物质之前,小编认为大家

  • 狡兔三窟的含义是什么?关于狡兔三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狡兔三窟的含义是什么?关于狡兔三窟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今天小编发挥科普精神,为大家讲讲什么是狡兔三窟的含义,及其中的典故。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

  • 叶公好龙出自那个历史典故?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像龙宫一样。就连叶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绣上了栩栩如生的龙。叶公喜欢龙的消息传到了天宫中真龙的

  • 得陇望蜀的含义是什么?关于得陇望蜀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得陇望蜀看起来有点“吃着碗里看锅里”的意思,那么得陇望蜀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得陇望蜀的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所以,和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是没什么差别。在汉军不断的攻击和劝降下,隗军渐有叛降的将领,隗嚣见形势窘困,派大将王元入蜀向公孙述求救,自己则带着家属

  • 单刀赴会的意思是什么?关于单刀赴会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单刀赴会有什么典型的意思?现在小编来给你讲讲。单刀赴会的意思是指: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周瑜死后,刘备为了和吴国重新联合起来,答应孙权等他攻占西川后就把荆州交给吴国。这时刘备已经很强大了,他的军队很快就

  • 成语沉鱼落雁是什么意思?本意和美女没有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现在,成语“沉鱼落雁”常和“羞花闭月”连用,是形容女人美丽的。意思是说,女子美丽得让鱼儿都沉入水下,让大雁都落下来,让美丽的花朵儿都羞得不好意思开放了,让月儿都躲藏了起来。明朝汤显祖《西厢记》惊梦中就有“沈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rd

  •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闻鸡起舞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小时候读三字经的时候里面有这么一段讲一个听到鸡叫的声音就开始起来习舞诗句。这种刻苦的精神一直鼓励的人们,今天就来讲讲关于闻鸡起舞的故事,来来来这位刻苦习舞的主人公是谁?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

  • 倒行逆施的含义是什么?成语倒行逆施出自那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倒行逆施的意思: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关于成语“倒行逆施”的故事春秋末期,楚国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