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唯一自焚而死的皇后是谁?

明朝唯一自焚而死的皇后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13 更新时间:2024/2/1 16:23:50

但同时皇后的命运也是非常高危的。在朝代更迭之际,背负国恨家仇的皇后的命运有时比亡国之君更加屈辱。北宋亡国之际,被虏至金的皇后有的不甘屈辱,自尽殉节。也有的忍辱偷生,委身金人。就算没有朝代更替,在权势争斗的宫廷,一旦皇权旁落,皇帝失势,那么皇后也就从云端跌入深渊。所以对皇后来说,尊崇和悲惨就在一线之间。

明朝就有一位自焚而亡的皇后,她并不是亡国之君崇祯帝的皇后,而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孝愍让马皇后。她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离世,就是因为她的皇叔公燕王朱棣抢了侄子建文帝的皇帝宝座。

孝愍让皇后朱元璋的孝慈高皇后虽然同为马氏,但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丝毫关系。孝愍让马皇后是光禄少卿马全的女儿,她在1395年被明太祖朱元璋册封为皇太孙妃,这时距大脚马皇后死去已十三年之久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二十一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皇太妃马氏被册封为皇后。

马皇后在被册封为皇太孙妃的次年便为朱允炆诞下长子朱文奎。在朱允炆即位的次年朱文奎被立为太子。在朱允炆登基的四年后,马皇后又生育次子朱文圭。

建文帝朱允炆年少登基,他性情宽厚,温文而雅,马皇后在靖难之役前的这段时光里,应该是非常幸福的。可是这幸福来得太短暂,1399年靖难之役的发生,使马皇后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的儿子。如果朱标不是在三十七岁时病死,朱允炆原本还是无忧无虑的亲贵王公。但朱标在1392年病亡,当时十五岁的朱允炆便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

朱元璋的四子、坐镇北京的燕王朱棣骁勇善战,本来对皇嗣之位是满怀期待的,对朱元璋的这个决定自然是失望透顶的。所以在1398年朱允炆即位后,心有不甘的燕王朱棣开始蠢蠢欲动。

朱允炆上台后,对于朱元璋时分封的藩王们开始有所警惕。为限制这些皇叔们的权力,朱允炆听从了大臣黄子澄齐泰的建议着手削藩。

削藩应该是正确的决定,但在削藩的次序上,朱允炆犯了致命的错误。

当时朱元璋的第二子秦王朱樉、第三子晋王朱棡已死,第四子燕王朱棣是最年长、实力最大也是最有野心的藩王。

本来大臣齐泰建议擒贼先擒王,应先拿下实力最强的朱棣。但黄子澄却认为朱棣没有什么不法把柄,不如先拿那些有劣迹的藩王开刀,这样也师出有名。

最终,朱允炆还是认为对实力最强的朱棣采取谨慎的态度,先除掉弱小的藩王。于是周王朱橚、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等五王先后被拿下,贬为庶人。而湘王朱柏举家自焚。

朱允炆削藩的凌厉手段,不但没有震慑住朱棣,反而坚定了朱棣起兵的决心。由于没有最先除掉朱棣,在朱允炆在收拾其他皇叔的同时,朱棣也在加紧筹划起兵。

其实,在朱允炆即位后,朱允炆有多次机会除掉朱棣。但朱允炆手段不果敢,过于仁慈,使朱棣逃出生天。

在朱允炆登基之初,朱棣入朝朝贺时,不尊礼仪,登陛不拜。当时户部侍郎卓敬就看出朱棣满腹不甘,建议朱允炆把朱棣调虎离山,从北京调回南方,以防不测。但朱允炆却没并有把卓敬的提醒当回事,依然将朱棣放虎归山。

建文元年五月的时候,朱棣派他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都南京祭拜朱元璋。本来这时如果朱允炆留置这三个人作为人质,也能拿住朱棣的命门,当时齐泰就建议软禁朱棣的这三个儿子。但朱允炆又让这次良机白白错失。

在朱标死后,朱元璋杀掉了很多武将。所以,在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可用的武将已为数不多。在战役之初,朱允炆起用的是老将耿炳文。但在真定战败后,朱允炆又用曹国公李景隆取代了耿炳文。

李景隆的才能远不及其父李文忠。明军在李景隆的指挥下,损兵折将,由攻势转入守势。在燕军逼近南京时,方孝孺上书请诛李景隆。在朱允炆的庇护下,李景隆并没有受到惩处。

可这个李景隆也是个软骨头。建文四年,燕军攻入南京,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投降,深负朱允炆倚重。

燕军攻破南京后,大势已去的朱允炆火烧皇宫,朱允炆、马皇后及其他后宫嫔妃均跳入火中自焚。

由于焚烧后的焦尸难以辨认,所以关于朱允炆的下落众说不一,已成谜团。不过,朱棣对朱允炆的自焚而亡显然还是不放心的,毕竟他见的尸首已无从辨认。所以在他生前,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朱允炆与马皇后所生二子的境遇也是极其悲惨。

太子朱文奎在朱棣攻入南京后,被俘杀害。而次子朱文圭当时年两岁,被常年关押于安徽凤阳。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五十七岁的朱文圭才被放出。由于常年与外界隔绝,朱文圭放出来时,连牛马都不识。朱文圭被释放后,不久也死去。

标签: 皇后

更多文章

  • 唯才是举的曹操一生错过了哪些人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诗人曹操的诗歌《短歌行》。“周公”两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在东汉末年,正是因为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曹操麾下得以人才济济,在武将上,除了夏侯氏和曹氏的将领,还有于禁、张辽、张

  • 古代皇后到底有多少种叫法?皇帝一般会叫皇后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后

    常言道:“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在古代,最成功的男人就是皇帝了,而人们通常把他背后的那个女人称为是“皇后”。不过,这并不代表皇后就只有这一种叫法,只不过大多数人只了解这一种罢了,那么在古代,皇后究竟有多少种叫法呢?哪一种又是皇帝

  • 古代的婚礼和现在的有哪些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婚礼

    从古到今,结婚都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古代也有许多延续下来的关于结婚的说法和习俗,就好比六礼。清朝的时候,两个人从刚开始到成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选择合适的成婚对象,叫做议婚,接下来就是正式的确立男女双方的婚约,这个阶段又分为小定和大定。最后就是举办婚礼,真正的成亲了。在议婚的时候,主要是看女

  • 清朝的“行走”是个什么官职?行走是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行走

    “行走”的的确确是一个官职,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指的,你本来是有官职在身的,但是又另外派遣你到其他的机构办事,这样的一些人被称为“行走”,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岗位调借而已了,但是感觉这个词用的不够好了。那么在清朝“行走”的意义

  • 李建成作为唐朝太子都有哪些心腹大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建成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李建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发起了玄武门之变,也即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

  • 古代人取暖靠哪些工具?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

    又到了一年最难熬的冬天,可能大多数的朋友都会喜欢过夏不喜欢过冬,冬天除了下雪能增添几分乐趣以外,好像也没什么其他优点了。而且北方的朋友们去哪都有暖气笼罩着,但南方的冬天也冷啊,如果没暖气平时恐怕只想呆在被窝里动都不想动。现代人过冬就如此痛苦了,那古人究竟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古人的

  • 《金史》及女真人对岳飞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岳飞

    金国女真贵族最畏服岳飞,平日往往不直呼其名,当他们得知岳飞死耗,个个欢天喜地,酌酒相庆。被扣押在金国的宋使洪皓,目击此情此景,心如刀割,只能吞声抽泣,在密信中言道:“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岳飞像)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公元1142年1月27日)

  • 辽朝公主名单盘点 AD916-AD1125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辽朝

    辽太宗耶律德光沂国长公主 嘲瑰翁主辽世宗耶律阮秦国公主 晋国公主辽景宗耶律贤魏国公主 吴国公主 越国公主辽圣宗耶律隆绪随国公主 魏国公主 越国公主 南阳郡主 长宁郡主 平源郡主 浔阳郡主 临海郡主 同昌县主 三河郡主 仁寿县主 金乡郡主 艾氏秦王耶律隆庆韩国公主 吴国公主 陈国公主辽兴宗耶律宗真魏国

  • 金朝公主名单盘点 AD1115-AD1234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朝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毕国公主 鄂国公主辽王完颜宗干辽国长公主 邓国长公主 梁国公主海陵王完颜亮荣国公主梁王完颜宗弼寿康公主 昭宁公主金睿宗完颜宗辅楚国长公主 冀国长公主金熙宗完颜合刺沈国公主 郑国公主 冀国公主 代国公主 大长公主金世宗完颜雍鲁国大长公主 吴国公主 蜀国公主 息国公主 韩国公主 泽国公主

  • “奋六世之余烈”分别是哪六世?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六世,之余,别是,汉代,名士,贾谊,过秦论,中曾,这样,写道

    汉代名士贾谊在《过秦论》中曾这样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在贾谊看来,秦始皇通过秦国六代君主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长远的发展,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那么,秦始皇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