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四大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分别什么职能

明朝四大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分别什么职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4/2/24 13:53:12

在以明朝为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中,往往少不了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等部门的身影。久而久之,提到东厂人们便会想到武艺高强、心狠手辣的“公公”,而锦衣卫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不过,上述的这些印象显然不够准确,那么,这些部门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子,有怎样的职能呢?

按照时间顺序来看,成立于洪武十五年(1382)的锦衣卫是四大组织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设置了负责皇帝仪仗和护卫工作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随着“胡惟庸案”的爆发,朱元璋对于身边的大臣愈发无法信任,于是便于胡惟庸伏诛的两年后设置了锦衣卫,并授予其“巡查缉捕”的特权。

作为直属于皇帝的特殊情报机构,锦衣卫可以不受各部门的节制,因此职权逐渐膨胀,有了滥用权力的趋势。见状,朱元璋逐渐削弱了锦衣卫的权力,并最终在洪武二十年(1387)时将锦衣卫彻底废除。然而,明成祖即位之后由于是夺权上位,因此再度恢复了锦衣卫,用来替自己监视朝野,扫除可能的威胁。

成祖之后,锦衣卫便一直得以存续,直到末代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死于咒水之难,这一机构才算彻底灭亡。作为一个军政特务机构,锦衣卫除了保护皇帝的安全之外,还有侦察、逮捕、审问等职能,甚至当战争爆发时,锦衣卫还时常前往前线进行情报搜集甚至策反活动。不过正如上文所说,由于缺乏节制,锦衣卫滥用职权的现象屡屡发生。

鉴于上述情况,明成祖又于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了“东缉事厂”,简称“东厂”。和由亲信将领及亲卫部队组成的锦衣卫不同,东厂主要由皇帝所宠信的宦官担任首领。相比于驻扎在宫外的锦衣卫,东厂的主要头目就生活在皇帝身边,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活动。当然,节制锦衣卫只是次要的,让成祖下定决心建立东厂的主要因素和他恢复锦衣卫一样,都是为了加强对朝廷的控制,镇压反对力量。

成祖想要干脆利落地扫除朝堂中的威胁,自然就要给予东厂便宜行事的特权。因此,东厂一方面可以跳过司法机关肆意搜捕缉拿嫌犯,一方面还被分配到各部门进行监视。最初,锦衣卫和东厂势均力敌,被并称为“厂卫”,但由于东厂的诞生本就有监视锦衣卫这一考虑在,因此东厂的权势渐渐超过了锦衣卫。

锦衣卫靠着皇帝赐予的特权作威作福,而东厂其实也不遑多让。东厂的存在和发展壮大让宦官的权势愈发膨胀,另一方面,其能够随意动用私刑,且办案不受司法部门管辖的特点也导致了大量冤假错案的发生。和作为常设机关的锦衣卫、东厂不同,西厂的诞生和消亡都十分仓促,是一个辉煌一时但相当短命的组织。

明成化十二年(1476),京城中先后发生了“妖狐夜出”、“妖道私入大内”等事件。为了加强对宫外的掌控,宪宗皇帝派出太监汪直率领一批锦衣卫乔装成百姓出宫侦察。第二年,宪宗考虑到乔装改扮颇为麻烦,于是正式设立与“东缉事厂”相对的“西缉事厂”,简称西厂。由于是当朝皇帝特别设立,西厂的权势迅速高涨,甚至超过了东厂。

然而,同样的问题再度出现了。统领西厂的汪直为了巩固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而人为制造了许多大案,并且肆意抓捕犯人严刑逼供,导致朝野内外一时人心惶惶。由于西厂过于嚣张跋扈,其成立五个月后宪宗便在大臣们的劝谏之下下令将其解散。然而,仅仅一个月后宪宗便又重开了西厂,此举直接导致了内阁首辅商辂等大臣愤而辞官。

五年后,内阁首辅万安再度提出取缔西厂,这次宪宗同意后没有再出尔反尔,西厂也就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明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西厂被其作为扩张权势的工具而复开。正德五年(1510),随着刘瑾的倒台,西厂也终于彻底灭亡。相比于锦衣卫、东厂,西厂在侦查臣民言行方面拥有更高的特权,甚至可以不请示皇帝就直接逮捕朝中官员,也难怪其只存在很短时间了。

最后再说说六扇门,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部门。在历史上,六扇门其实是明代三法司衙门,也就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合称。另外,民间有时也将州县衙门称为“六扇门”,这都是由于当时的行政机构往往是三开间,每间各有两扇门,共六扇。而在传说当中,“六扇门”乃是明万历年间朝廷网罗武林高手、捕快、杀手、密探等人才而成立的秘密组织,是朝廷和江湖连接的桥梁。

总的来说,锦衣卫最早成立,是由皇帝宠信的将领统领亲卫部队在宫外活动的组织;东厂是皇帝派遣心腹宦官统领的特务机构,由于能在宫内活动,权势比之锦衣卫更大;西厂是宪宗、武宗时期短暂存在的特殊机构,职能范围比起前两者更大,但也因为肆无忌惮而遭到裁撤。最后,六扇门在传说中是一个高手云集的神秘部门,但实际上当时许多机构都有统一的六扇门扇,其真实性并不算高。

标签: 东厂

更多文章

  • 古代一两白银价值多少钱 古代用的碎银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白银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外出的时候身上都不会携带现金,大多都采用电子支付的方式,这样更加方便快捷,不过即便如此也无法取代货币的存在,毕竟现在的商品交易和流通领域依然离不开现实中的货币资金,而我们平时见到的货币也都是以纸币为主,各国的货币形式也亦是如此,这已然成为当下时代的一个货币特征。可是我们都知道,在古

  • 古代黄金和白银价值相差多少 一两黄金等于多少白银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黄金

    古代的一两和现在的一两的重量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换算古代的金子和银子时就要按照当时的计量来计算。在古代一斤约等于十六两,一两约等于现在的40克左右,因此一两黄金约40克,它到底能兑换多少银子呢?在古代不同年代不同时间其所兑换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以现代为例,目前1克黄金的价格约400元左右,而白银1

  • 北宋时期的山西是属于宋朝、辽国还是西夏?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山西

    小说不是历史,但小说中的很多内容,可以作为历史的借鉴。比如《水浒传》里,王进受到高俅的迫害,准备逃走:“只有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想去投奔。后来史进要找师父王进,邂逅鲁达(这时还不叫鲁智深),得到消息:“那个阿哥(就是指王进)不在这里。洒家听得说,他在延

  • 崇祯帝在位时期都有哪些人担任过内阁首辅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崇祯帝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在崇祯执政的十七年间,内阁首辅换了十七个(十九任,有两人担任过两次),平均算下来,几乎是不到一年换一个。在这些首辅中,跟崇祯配合的时间最长的是周延儒和温体仁。周延儒两次担任内阁首辅,合计时间长达四年零五个

  • 京剧的生旦净丑分别指的是什么角色?京剧的生旦净丑有哪些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京剧

    京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里的原貌出现的。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

  • 京剧脸谱分为哪些种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京剧

    京剧脸谱的起源中国京剧中的脸谱据说源自于一个历史故事:北齐(公元550577)兰陵王高长恭勇武过人,但容貌清秀,自以为不足以威慑敌人,遂带木雕面具出战,时常取胜。一次与周师战于洛阳金墉城下,以少击众,大胜敌军。齐人慕其勇冠三军,便模仿他的动作,编成舞蹈,配以歌曲,称为《兰陵王入阵曲》。唐代发展成歌

  • 龙潭三杰指的是谁 龙潭三杰是哪三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龙潭三杰

    龙潭三杰分别为钱壮飞、李克农和胡底,这三个人是当时著名的龙潭三杰也叫做红色特工。他们为新中国付出了很多,正因为他们的存在,当时的上海组织才得以成功的潜伏,一直没有被发现。他们三个人在当时都是备受周恩来总理重视的,周总理也对他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钱壮飞,1895年生于浙江省湖州一个商人家庭。24岁从国

  • 王翦善终了吗 王翦灭了哪几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翦

    王翦可以说是秦灭六国当中的一位大功臣,也是秦国的一员大将,而关于王翦的事迹,似乎都集中在战国末期,秦朝建立之前,征战六国这些事情上,在秦朝建立之后就没有王翦的事情了。而王翦战功赫赫,却也没有招来嬴政的猜忌,这也与王翦的为人有很大的关系,那王翦灭掉了哪几个国家呢?王翦得到善终,但为何秦朝建立之后就看不

  • 包拯的官职是几品 包拯的官职和权力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包拯

    包大人当时是吏部郎中 龙图阁学士 权知开封府事。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官职:宋代的官职很复杂,复杂到混乱。“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事。” 历史上称为差遣制。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禄官,简称为官。其他一些文官还有学士、直阁等头衔,是

  • 香妃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香妃是乾隆的后妃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香妃

    乾隆的后妃香妃,人们并不陌生,但是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她的身世如何?她是怎么死的?她死后究竟葬在哪里是新疆喀什、北京陶然亭,还是遵化清东陵?世间种种野史、笔记、小说、诗文、戏剧、影视说法不一,令人迷惑。传说中的香妃天生丽质,身有异香,美貌绝伦。家世居南疆叶尔羌(今莎车),兄长因不满霍集占虐政,举家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