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的江西省出了哪些宰相?

历史上的江西省出了哪些宰相?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2 更新时间:2024/1/26 1:14:42

钟绍京 唐朝 659年-746年 江西兴国县

钟绍京是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官至中书令,越国公。江南第一宰相,主要功绩是协助平灭“韦氏之乱”。

王安石 北宋 1021年-1086年 江西抚州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主要功绩是推行维新变法,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收复五州,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布 北宋 1036年1107年 江西南丰

曾布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北宋期间的王安石变法,虽然在颁布后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还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神宗时期国家收入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并依靠军事制度上的几个行之有效的改革取得了如熙河开边等军事成就。曾布做为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的重要助手,王安石对其的评价为:“自议新法,始终言可行者,曾布也;言不可行者,司马光也;余皆前附后叛,或出或入。”在变法期间,曾布一人身兼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使等等数职,在同为王安石的重要助手吕惠卿服丧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吕惠卿一同主持开创了青苗、助役、保甲、农田水利等新法,并对反对变法的旧党进行了辩驳。

周必大 南宋 1126年-1204年 江西吉安县

周必大“立朝刚正”,言事不避权贵,处事有谋,治政勤奋,是一位颇富才干的政治家。其为政大体有四点主张:一、强兵,并制订“诸军点试法”,整肃军纪;二、富国,主张大力发展商贸业,以增加收入;三、安民,以民为本,减赋赈灾;四、政修,要择人才,考官吏,固职守。不仅如此,周必大还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他是一位“九流七略,靡不究通”的文学家。诗词歌赋“皆奥博词雄”。其书法“浑厚刚劲,自成一体”。

文天祥 南宋 1236年-1283年 江西吉安青原区

宝祐四年状元。德祐元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用家财作为军资,招募士卒勤王,被宋廷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不久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因建策不被采纳而赴南剑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在五坡岭被俘,被押解至元大都。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达三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誓死不屈,1283年1月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其著作经后人辑为《文山先生全集》,多有忠愤慷慨之文,诗风至德祐后一变,气势豪放。

解缙 明朝 1369年-1415年 江西吉水

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洪武二十一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

赵汝愚 南宋 1140年1196年 江西余干县

赵汝愚早有大志,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历任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吏部尚书等职。宋孝宗崩逝后,赵汝愚策划实施“绍熙内禅”,奉嘉王赵扩(宋宁宗)即位。以功升任右相,与留正同心辅政。赵汝愚学务实用,常以司马光、富弼、范仲淹、韩琦等自许。 著有《忠定集》十五卷、《太祖实录举要》若干卷、《类宋朝诸臣奏议》三百卷等。

杨士奇 明朝 1366年-1444年 江西省泰和县

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至建文帝时方才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他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时人称之“西杨”。并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后因其子杨稷杀人案而自请致仕归乡,自此忧虑患病。

陈循 明朝 1385年1464年 江西泰和县

陈循永乐十三年(1415年)中状元,授翰林修撰。为官比较清正,宣宗时,御史张楷向皇帝献诗本为邀宠,虽知反惹恼皇帝,多亏他为之辩才得免罪。景帝时,他上书“勤政要典”,建议效古代帝王行事,治理朝政。当时江南大雪,麦苗冻死,他请求拨库银、买麦种予农,多为皇帝采纳。后来,石亨诬事泄,陈循获释为民,仍居铁岭,一年后病殁。于谦昭雪之后,陈循亦获平反,昭以原职赐祭。

夏言 明朝 1482年-1548年 江西贵溪

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言登进士第,以正直敢言闻名。明世宗继位后,夏言疏陈武宗朝弊政,受世宗赏识,裁汰冗员,清查皇族庄田。他为人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因大礼议而受宠,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擢为首辅。政治上,集权首辅,打击宦权,杜绝壅蔽,整顿吏治,查革冒滥;军事上,巩固边防,招抚叛军;经济上,清查庄田,限制官商,发展农业;文化上,奏议典礼,发展教育,打压佛教。此外,他还是一位有名的文学家,诗词歌赋,书法上都有造诣。

标签: 江西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四川省出了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四川

    赵戒 东汉 ?年154年 四川赵戒公正廉明,不畏强权,大将军梁商的弟弟梁让为南阳太守时,依仗胞妹梁皇后之宠,不奉法。赵戒到州任职,立即上奏弹劾他。迁任河间相时,以冀部难理,整厉威严。任南阳太守时,纠豪杰,恤吏人,奏免中官(宦官)贵戚子弟担任县令、县长贪污渎职的人。汉顺帝时,司空郭虔被免职,赵戒特拜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读法及意思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读法,意思,解释,说到,这句,奉

    说到这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在所有的古装剧中,只要涉及到皇帝的,那基本上都会出现这句话,毕竟太监在宣读皇帝的圣旨的时候,都会先说这句话,但是这句话也是有他自己的读法的,赶紧一起来看看这句话到底是怎么读的吧。1、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读法其实关于这句话的读法

  • 汉朝大臣诸葛珪后代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珪

    诸葛珪(guī)(?189年),字君贡,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父亲,汉末为兖州泰山郡丞。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对于郡丞来说,是太守的副职。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东汉末年的,诸葛珪原本是一位比较普通的官吏。但是,他的儿子诸葛亮,却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正是因为诸葛亮,促使诸葛珪在历

  • 历史上有身体缺陷的皇帝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社会最顶层的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够牵动天下。不过,因为“家天下”、嫡长子继承等制度的存在,绝大多数时候能够当上

  • 乾隆帝为何将西域地区改名为新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帝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中国古代的一些地名时隔今日都已经换了名字,比如说以前的北平,现在叫北京。还有就是西域,这个名字大家肯定听过很多吧?但是现在并没有西域了,这个地方已经改名为新疆了。至于这个名字,而是清朝时期乾隆皇帝所改。那么为什么会改名为新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到西域这个地名,

  • 古代未婚女子为什么叫黄花闺女 黄花闺女称呼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花闺女

    说到古代还没有出嫁女子,大家应该都知道,一般情况下都会被称之为“黄花大闺女”。但是这个称呼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但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叫。而且为什么一定是“黄花闺女”?为什么不能叫“红花”“粉花”&ldq

  • 历史上贴加官是什么刑罚 贴加官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贴加官

    说到古代的刑罚,那种类可以说是非常多,而且每一种都能够让人生不如死,有的是肉体上的折磨,有的则是精神上的折磨。两种都不好受。那么在历史上,这个“贴加官”又是一种什么刑罚呢?这个刑罚是谁发明出来的呢?相信很多人呢都知道,古代各种变态的酷刑真的是让犯人生不如死,而且每个朝代几乎都

  • 儒家大儒荀子都有哪些弟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老师非常神奇,比孔子还要厉害,教出的弟子分外独特,第一个是鬼谷子,

  • 隋炀帝和唐太宗个人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隋炀帝

    各位是不是单听到这两个名字,就本能地感到了其二者的明显反差?作为导致隋朝二世而亡的“暴君”,杨广简直可以说是各朝帝王里最典型的“负面教材”,史书中只要一提到他,几乎就都是穷奢极欲、荒淫无度类形容,连像完善科举、开凿运河这类对后世影响深远的&ldquo

  • 宋太祖之子赵德昭 赵德芳的结局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德昭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宋朝第二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根据史书记载,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早夭,史书没有记载具体死亡时间;次子燕懿王赵德昭,生于951年;三子舒王赵德林,早夭;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