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末军阀方国珍和李思齐结局盘点

元末军阀方国珍和李思齐结局盘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75 更新时间:2024/1/13 2:36:51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 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 ,定都南京 ;1421年朱棣迁都至北京,以南京为陪都。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结局都和农民起义有关,十分相似,例如秦朝末年,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隋朝末年,李渊王世充窦建德等18路反王相互征伐。到了元朝末年,随着红巾军起义的爆发,元朝的统治日渐下降,也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当时的群雄格局大概是这样的:朱元璋占领西吴,张士诚占领东吴,陈友谅占据汉沔,方国珍占领浙东、陈友定占领福建、明玉珍在川蜀、李思齐在陕甘。其中,以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三方势力最大。

朱元璋执行“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势力得到迅速提升,陈友谅为了遏制朱元璋,联合张士诚攻打朱元璋,不料,最终朱元璋反而是最终的胜利者。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灭掉了陈友谅,4年后,张士诚被朱元璋消灭。其他枭雄更不是朱元璋的对手,要么被灭,要么投降。有两位枭雄,最终成了朱元璋的臣子。他们就是方国珍和李思齐,而且,朱元璋还封赏这两人特殊的官职,这二人最终不敢去赴任。

方国珍(下图)是台州人,最初以贩卖私盐为生,在红巾军起义之前,方国珍就已经造反,自立山头。不过方国珍胸无大志,有人劝他趁着天下大乱,夺取中原,方国珍说:“此非吾志也!”因此,在朱元璋等人抢占地盘时,方国珍过着山大王的日子,当朱元璋灭掉张士诚后,开始把矛头对准方国珍,方国珍先反抗,最终被汤和和廖永忠打败,投降了朱元璋。

李思齐和方国珍有所不同,李思齐最初是元朝的将领,跟随元末名将察罕帖木儿平定红巾军叛乱,立下赫赫战功。但在察罕帖木儿去世后,王保保继任元帅,他和李思齐不和,李思齐一怒之下带兵自立,占据西北陕甘等地。洪武二年,徐达征讨西北,李思齐最终选择投奔朱元璋。

洪武三年,朱元璋才开始给大臣封赏爵位,实际上,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就已经开始为一些没有军职的大臣封赏官职。当年底,朱元璋召集群臣,封赏众臣官职,例如,李善长被封为太子少师,刘伯温被封为弘文馆学士等。方国珍和李思齐作为投降而来的枭雄,自然不能再有军职,所以被封了文职。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命方国珍入见,授广西行省左丞……命李思齐入见,授江西行省左丞。

方国珍和李思齐都被封为“行省左丞”,一人在广西,一人在江西。何谓“行省左丞”呢?在元末明初,一个行省的行政长官按照地位以此为:行省丞相(一把手)、行省平章(二把手)、行省左右丞(三把手)、参知政书。也就是说,朱元璋让方国珍和李思齐去一个省去当个三把手。名义上是封官,实际上他们俩并不会有实际的权力。

方国珍和李思齐二人作为一代枭雄,自然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封赏完毕后,方国珍率先上书,说自己体弱多病,希望能够在京城养病,暂不赴任。朱元璋批准了方国珍的请求,让方国珍安心在南京养病,广西行省左丞的俸禄照样发给他,就这样,方国珍连续装了7年的病,一直没有离开南京,最终病逝,善终。因为方国珍明白,只要他一直不离开南京,一直活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再加上他小心谨慎,这样朱元璋才能放心。

李思齐当时也上书朱元璋,但“体弱多病”的理由已经被方国珍用过了,李思齐想了另外一个理由。李思齐说,江西是鱼米之乡,湿气太重,他常年在西北,恐怕不适应“江西行省左丞”的位置,他请求到西北军中当一个小卒。不得不说,李思齐也十分聪明,因为当时徐达和李文忠等名将都在西北,有徐达等人的看管,朱元璋也放心。于是,李思齐也没有去江西赴任,孤身一人到西北军中。李思齐在西北试图招降王保保时,被王保保意外砍掉一条手臂,死在西北,朱元璋给予厚葬。

从结局上来看,方国珍和李思齐都知道,如果远离朱元璋的视线,必死无疑,所以才选择不去赴任,这种选择,十分明智。

标签: 方国珍

更多文章

  • 东吴六位“奋威将军”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武将最主要的官职。这是今天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

  • 独孤信的七个女儿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独孤信

    独孤信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都非常熟悉了,独孤信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应该就是他的女儿们了,其实历史上独孤信一共有七个女儿,而其中有三个女儿都成为了皇后,这样的人物可以说,独孤信在历史上已经是绝无仅有了。那独孤信的七个女儿分别都叫什么名字,为什么 他能够培养出三个皇后来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三寸金莲”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寸金莲

    说起潘玉奴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很熟悉,这个名字的确不是很出名,但是另一个三寸金莲这个名字,很多人就非常熟悉了,可以说裹脚一直被认为是古代旧社会的一种陋习,其背后所代表的思想都是非常落后的。那你知道三寸金莲究竟是怎么来的吗?和我们今天要说的潘玉奴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东汉末荆州刺史刘表有哪些人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表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当中,它被描述为“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由此可见,地理位置优越是其一大特性。不过,也正是因为位置特殊,此后的曹、刘、孙三家才会为此争斗不休。在天下诸州当中,荆州可以说是相当人杰地灵

  • 三国蜀汉担任“镇远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镇远将军

    在古代历史上,镇远将军是一个杂号将军。在西魏北周军号中,镇远将军为正六命,与建忠将军同一个档次。据北魏《后品令》载,镇远将军为正四品,同档次的杂号将军官职如下:镇远、安远、平远将军;建义、建忠、建节将军;立义、立忠、立节将军;恢武、勇武、曜武、昭武、显武将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镇远将军在南北朝时期

  • 提督为什么比总督品级要高? 提督见了巡抚要下跪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提督

    最近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提督和总督之间的关系,很多人说这个提督好像比这个总督的品级高,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如果是对的,那又为什么呢?还有话说这个提督见了这个巡抚是要下跪的吗?对于这些问题大家如果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1、提督为什么比总督品高一般情况下,提督在品级上是从一品,而总督

  • 白话起源于哪个地方 梧州是白话发源地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白话

    所谓的“白话”,其实指的就是梧州的土白话,是粤语的鼻祖。白话起源梧州,也就是古苍梧地区,这是被公认的事实。梧州市是一座百年商埠,有着小香港的美誉,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梧州可是两广总督府。由于当年的西江水运发达,所以经济发展得非常不错,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了

  • 中堂和总督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堂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中堂和总督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中堂和总督哪个官职比较大呢?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一般人还真的不知道了,但是问题不大的,不知道的我们下面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看看就好了。中堂和总督两个官职之间拿来比较的话,谁的官职大,答案还是比较容易知道的,答案其实就是“

  • 三国时期担任“扬威将军”职位的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扬威将军

    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关羽的荡寇将军,吕布担任的奋武将军等,都是常见的杂号将军。其中,就本文所要

  • 周朝诸侯国:吴国有过多少位国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吴国

    周朝时期的古吴国有二十五代皇帝,第一代皇帝泰伯三让皇位令天下生敬,被誉“让王”、“至德先圣”为江南人文之祖。而同他一道“千里奔吴”开创江南文明之史的弟弟仲雍却成了陪衬,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影子之下,尽管也做了古吴的第二任皇帝,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