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斝作为古代先民盛酒器和礼器,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斝作为古代先民盛酒器和礼器,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40 更新时间:2023/12/20 22:03:00

斝是中国古代先民盛酒器礼器,它长什么样子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形制较多,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鸟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有的是扁平素面,有的用兽头装饰;底有平底、圆底;足有三足、四足、锥状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

青铜方斝

商后期的青铜器,高43·4厘米。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庄出土。方形口,外侈,口上有一对方塔形立柱。深腹,腹的四面饰饕餮纹。

兽面纹斝

商早期的青铜酒器,高25cm,口径18cm。目前收藏在上海博物馆。

此斝颈口侈大,口沿处有两根立柱,立柱顶端饰火纹,颈腹分段,颈部下端环饰兽面纹,腹部呈圆弧状鼓出,弧形单柄,平底,三角形锥状三足。

此件器物具有商早期的明显特征:立柱为不甚发达的菌形立柱,而商代中晚期的斝,其立柱则日见发达和突出。立柱顶端所饰火纹(旧称涡纹)是太阳的标志,其形状为圆形,中间略突起,周边有旋转的弧线环绕。

早期的火纹主要出现在铜斝上,二里头化时期的斝已饰有火纹,到了商代早期,火纹普遍出现在斝的立柱和腹部,而商代晚期,火纹逐渐从斝转移至鼎、簋之类器物上。

腹足相通之铜斝

属于距今3600年左右的二里头文化,高30.5厘米、口径17-18厘米。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此铜斝1984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第九号墓中,器口基本呈圆形,外敞,口沿有两个三棱锥状矮柱,单把,束腰,下腹部外鼓,平底。三棱形空足。腹与足相通。

铜斝与铜爵一样,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最早出现的青铜酒器之一,而其源头则是龙山文化广泛出现的陶斝。据考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这件青铜平底铜斝为朝晚期遗物,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铜斝之一。

凤鸟柱铜斝

属于商代晚期,原器通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重2.9公斤。1973年出土于陕西省歧山县贺家村,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凤柱斝侈口,口沿立双柱,三个三棱锥足,器底略外鼓,两柱项端各置一圆雕高冠的凤鸟。鸟作站立状,冠耸立,圆目鼓睛,正在举目远眺,那娇美健壮的身躯和姿态,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造型。腹部纹饰分上下两段,均为云雷纹组成的饕餮纹。

凤鸟作为青铜器纹饰很多,这些纹饰变化多样,神态各异,显示出凤鸟不凡的风姿。但这些纹饰多为线雕,而凤柱斝双柱上的凤鸟则是圆雕,在这类酒器中颇为罕见,反映了三千多年前商代青铜造型艺术的高深造诣。

饕餮纹斝

属于商代早期。1983年12月,在安徽省铜陵县西湖乡出土一件饕餮纹斝,这是铜陵,也是整个皖南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文物之一。

斝为筒腹、口外侈,双菌状柱,柱顶饰涡纹,平底,三角锥足,腹部上下各饰一周饕餮纹,上下对称,共三组,通高33厘米,口径18.1厘米,腹径13.8厘米。值得注意的是,两件器物的表面都呈铁锈色,显然是含铁较高,这和铜陵出土的铜鼎、编钟等青铜器都有铁锈现象相吻合。

铜陵矿体中铜矿石含铁品位比较高,再联系到铜陵境内众多的古铜矿遗址和出土的铸铜石范来看,说明就是当地所铸。由此看来,铜陵地区青铜文化最迟在商代前期就已产生,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这件商代酒器,无论是从铸造工艺到造型纹饰,同中原地区同一时期青铜器相比毫不逊色,说明铜陵青铜文化的成熟期和中原地区基本接近。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马超的地位要比魏延高上很多,为何却是魏延为主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也就是刘备一手创建,并且桶里的那个政权一直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欢的一方势力,在三国当中,虽然说实力最弱,可是却一直深得人们的喜欢,刘备也是从一个编草鞋的社会下层人士,一直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成为一个国家的开国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虽然说刘备带兵打

  • 李时珍从太医院辞官返乡后,以自己的字创立了哪个堂号?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时珍,堂号,文史百科

    东璧堂是李时珍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从太医院还乡后创立的堂号,辞官返乡后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间,以自己的字——东璧为堂号,创立了东璧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时珍世代行医,但因为当时医生地位很低,经常受到官吏和豪强的欺凌,父亲李言闻让李时珍读

  • 南宋是如何立国的?南宋的立国之战是哪一场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宋,立国之战,文史百科

    宋朝在历史上,是军事实力较弱的朝代,那么南宋是如何立国的呢?南宋的立国之战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127年北宋政权被金军消灭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史称南宋。金军灭亡北宋后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计划趁着南宋政权刚建立未稳之际一鼓作气,彻底消灭南宋政权

  •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时,他真的是奔着向东吴拼命去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夷陵之战,文史百科

    夷陵之战之前两军大造声势但却拖了很久,我觉得两国应该有过一些谈判,刘备肯定想拿点东西,但双方没有谈拢只好开战了。而曹丕一直在观望,我觉得他不轻易出手是对的,吴汉两军对峙这么长时间,一旦魏军出击,东吴会立即向蜀汉服软,甚至于割地赔款,再全力应对魏国,那么曹丕估计啥都捞不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在西汉与东汉时期,外戚专权究竟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外戚这个问题对明朝以前的皇朝都不算一个小问题,不管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帝国,还是“盛世天华,古未有也”的大唐帝国,外戚都造成过大麻烦,有时候连皇帝也受制于外戚势力,不得自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种情况在汉朝最为普遍,不管是前汉还是后汉,都是如此。翻开史书能够找

  • 大臣上朝要是没带笏板会发生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大臣上朝要是没带笏板会发生什么事情?历史上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朝崇祯年间,鸿胪寺少卿董令矩和另一个大臣宋千敏的关系非常要好。有一天上朝时,宋千敏发现董令矩在金殿急得团团转,满头大汗,忙向他询问缘由。原来好友董令矩出门太急,忘了携带笏板

  • 相对于北宋来说,南宋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是强还是弱?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南宋军事实力不弱,经济实力更不强。说他军事不弱是相对于北宋来说的,最起码南宋步兵不会被金兵二三十个骑兵给吓跑,防守战和进攻战中都取得过大胜,比北宋动不动一溃千里强多了。至于你说他经济强,南宋的军事开支长期都是高于北宋的,国土也比北宋小,华北沦陷,淮河一线成为战场,同样靠农业税支持的政府,南宋哪会有北

  • 赵曙年幼就过继给了宋仁宗,那么他的亲生父亲究竟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赵曙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宋真宗赵恒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母亲为仙游县君任氏。最初,江宁节度使赵允让(“濮安懿王”的称号是仁宗后来加封的)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就用衣服接着。到明道元年(1032年)正月三日,赵曙在宣平坊宅第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

  • 所谓能者无所不能,丁谓在处理边防之事如何得心应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所谓能者无所不能,丁谓虽然是文官,处理边防之事也是得心应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发生战争。北方契丹的铁骑南下,民心惊惶,黄河北边的百姓纷纷抢渡黄河,每天有几千人避难渡河,而船夫邀利,不肯及时渡民过河。丁谓奉命处置,采取果断措施,急忙从监狱中取出死

  • 刘表为何要带兵去拦截孙坚?袁绍想要截回传国玉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在《三国演义》里说孙坚和刘表是一对老冤家,两个人互相厮杀,在这场较量中,虽然刘表被打得一塌糊涂,但最终结果却是孙坚突然暴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演义第六、第七回里说,荆州刘表接到袁绍密信后,立即命令他的部将黄祖带兵去拦截孙坚,想截回传国玉玺。孙坚在黄盖等人的帮助下,杀退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