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嘉庆帝一共有多少皇子?

嘉庆帝一共有多少皇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63 更新时间:2024/2/3 3:37:00

1820年9月2日,嘉庆帝突然暴死在承德避暑山庄。

消息传出后,朝廷内外一片慌乱。一方面是要为嘉庆帝的丧礼做准备,不过更重要的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赶紧拥立新君。

雍正帝设立“传位密诏”后,后世的皇帝也都照做不误。在继位后,便将从皇子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储君的名字写在传位密诏中,一式两份,,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置于金匣里,随身携带。

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皇子争储引发的争斗,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示,也就不会导致太子结党营私,威胁皇帝权力的现象出现。

身为守成之君的嘉庆帝自然也早早将属意的皇子立为了储君。

按说,嘉庆帝崩了,直接取出传位密诏就知道该立谁为皇帝了。

可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论是嘉庆帝身边,还是“正大光明”匾后,大家都没能找到传位密诏。

(孝和睿皇后)

这该如是好呢?就在朝臣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时,身居后宫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传了一道懿旨,着令皇次子绵宁继承大统。

说起来,钮祜禄氏贤良淑德,素来很得嘉庆帝敬重,她先后诞下皇三子绵恺和皇四子绵忻,再加上她统领六宫,对后宫一切事务皆处理得当,因此人人对她敬服有加。

在嘉庆帝的五个儿子中,皇四子绵忻“聪明颖悟才具练达”,因此又是诸皇子中最得嘉庆帝喜爱的一个。

而皇次子绵宁呢,他是嘉庆皇后的嫡皇后喜塔腊氏所生,但喜塔腊氏已去世多年,一直由钮祜禄氏代为抚养。

绵宁“才具凡庸,容貌委琐”,望之“不似人君”。所以嘉庆帝虽早年将绵宁立为储君,但在晚年时,在对诸皇子多有观察后,他一度有过易储的考虑。

正是出于这重原因, “正大光明”匾后找不到传位密诏也就情有可原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嘉庆帝没想到自己才过60岁就驾崩了。

所以,钮祜禄氏不应该不知道嘉庆帝有易储的打算,于公于私,她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也不是不可以。

(嘉庆皇帝)

那么,钮祜禄氏为何没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呢?

这就要从绵宁的两次露脸说起。

第一次露脸是在绵宁10岁的时候。

乾隆帝组织的木兰秋围中,绵宁捕获了一头鹿。

这在皇孙们中是非常露脸的事,年迈的乾隆帝也大喜过望,不仅赐他黄马褂和花翎,还认定他有做皇帝的能力。

第二次露脸是在绵宁31岁的时候。

当时天理教教徒林清等人勾结内宫太监,由西华门攻进紫禁城。

入宫后,林清等人一边查找嘉庆帝所在,一边与侍卫拼杀,眼看就要杀入后宫禁地,闹得后宫人心惶惶。

在上书房读书的绵宁在得知消息后,极为镇静。他取下鸟枪,在养心殿前见有人攀高墙而跃,举枪就射,迫使林清等人不敢再攻。这为清军前来杀贼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此外,绵宁又接连做了一番安排,一是将事情经过奏报远在热河的嘉庆帝;二是关闭紫禁城四重皇门,命官兵入城内捉拿贼人;三是亲到储秀宫安抚继母钮祜禄氏,并命皇弟绵恺护卫左右;四是亲率兵丁于城外四处访查。

(绵宁画像)

绵宁的这番安排可谓面面俱到,所以嘉庆帝对他的勇敢和周全都极为满意,回宫后便册封他为和硕智亲,并称赞他“忠孝皆备”。

自那以后,嘉庆帝对绵宁大为器重,不仅刻意培养他处理政务的能力,还在培养的过程中,派有能力的大臣协助绵宁。

但是,没有比较就不会有伤害。

当时的绵宁的确是没有威胁,不过随着皇四子绵忻慢慢长大后,两人的差距也日渐明显。

1819年,也就是嘉庆帝驾崩的前一年,嘉庆帝把绵忻分封为瑞亲王。

按道理,分封爵位要到皇子成年后才会进行分封,并分府而居。

但是,绵忻才14岁,尚未成年,又无战功,竟被封为瑞亲王。

他的哥哥绵恺此时已经24岁了,也才和他同时受封,仅得封了一个郡王的爵位。

可见,嘉庆帝如果不是想改立储君,他大可以给绵忻一个郡王的爵位,反正以后进封的时间还长着呢。

不过,嘉庆帝来不及实施就驾崩了。

钮祜禄氏虽说是皇后,但清朝宗制中,来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所以她知道,她不能强作安排,否则会引来朝臣不服,而她也会落个“私心偏袒”的罪名。

此外,绵宁作为储君,虽没有明示,但是他不仅是乾隆帝认定的储君,也是嘉庆帝扶持了很久的储君,因此他在武大臣心中的地位,无人可撼。

至于绵忻,当时才只15岁,显然不具备继承大统的能力。所以钮祜禄氏本着“国有长君,社稷有福”的理念,最终公而无私地下了那道重要的懿旨,让绵宁无波无浪地顺利登上了帝位。

标签: 嘉庆帝

更多文章

  • 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实力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云台二十八将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帮助汉光武帝刘秀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大将。范晔《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岑彭、冯异,《后汉书·卷十七》论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惟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

  • 《九章算术》的作者是谁?《九章算术》内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The Nine Chapters on the Mathematical Art)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作者是张苍、耿寿昌,著于公元一世纪左右。一般认为《九章算术》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最后

  • 《论衡》的作者是谁?《论衡》内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论衡

    《论衡》此书是东汉思想家王充(27-97年)的著作,大约著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

  • 候风地动仪发明者是谁 候风地动仪原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是中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于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历史记载候风地动仪在中国科学史上,没有什么比候风地动仪更为引人注目。它的发明者是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张衡的这一发明:“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

  • 曹魏政权中排行外姓武将第一之位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魏,政权,排行,外姓,武将,第一,之位,于禁,字文则,汉末

    于禁,字文则,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曹操手下有五位将领,能征善战,战功赫赫,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被称为五子良将,在曹操时代,于禁是五子良将之首,也是外姓武将第一人,外姓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也是当时的第一个假节钺。那么,于禁为什么能

  • 孙坚的妻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孙坚

    孙坚,字文台,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军阀,孙吴政权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母亲作为一个家庭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子女的成长,丈夫的事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知道曹丕、曹植的母亲卞夫人是一个非常贤德的女人,那么孙策、孙权兄弟的母亲,孙坚的妻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说来很可笑,

  • 西域都护设立时间 西域都护府是谁设立的 西域都护权力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西域都护

    “都护”是汉西域地方最高长官,“秩比二千石”,相当于内地的“郡都尉”。“郡都尉”是一郡首脑太守的副职,掌管军事。西域因地位特殊,故设“都护”,实际上与郡级区划相等。西域都护是汉代

  • “谶纬”具体怎么读?谶纬的解释 谶纬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谶纬

    谶纬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神学预言谶书和纬书的合称。渊源谶纬源自阴阳学,后与儒学融合,共有祥瑞、符命与异兆等。王莽借由这些谶纬得以掌握西汉政权,并且篡位建国新朝。祥瑞与符命白雉:起初,王莽唆使益州令塞外蛮夷献白雉,元始元年(1年)正月,王莽告诉太后下诏,以白雉荐宗庙。白石:元始五年(5年)十二月,适

  • 客家擂茶答礼的习俗是什么样的?有哪些要求?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擂茶

    客家常年居住在深山僻壤地带,客人较少,但每逢有客人到来,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走进哪一家,主人都会立即取出"茶米",泡一杯浓茶敬上。客家人称茶叶为"茶米",将茶与米等同看待,说明他们对茶的重视程度。客家人一则自己饮茶成癖,二则以茶待客成俗。来客进门先敬茶,品尝一番后才开始拉家常或谈正经事。客家人喜住

  • 擂茶主要流派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擂茶

    擂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主要流派有哪些?其实各地擂茶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选择差别较大。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两大类。比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芝麻置于陶制的擂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广东的清远、英德、汕尾市、揭西、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