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洗冤集录是一部什么书 洗冤集录的作者是谁

洗冤集录是一部什么书 洗冤集录的作者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06 更新时间:2024/1/17 16:29:59

《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5卷53目,约7万字。南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

简介

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本书内容丰富,见解精湛,虽间有论析欠当之处,但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实践经验,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后世诸法医著作多以本书为蓝本,或加注释,或予以增补,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曾先后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字。

洗冤集录

书名(异名)

《洗冤集录》、《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

成书背景

作者历任主簿、知县、通判经略安抚使等职,其间多次主管刑狱,经验丰富。认为“每狱情之失,多起于发源之差;定验之误,皆源于历试之浅”。遂博集自《内恕录》以下数家之说,荟萃厘正,复增以己见,汇而成编。

流传版本

现存元刻本、明刊本等,通行本为1958年法律出版社据孙星衍刊本复校后出版的铅印本。

作者简介

宋慈(1186~1249)南宋法医学家。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建)人。幼习儒,长入太学,能文。嘉定十一年(1217年)进士。曾于赣州、长汀、邵武军、南剑州、湖南、广东等地为官,四任提点刑狱公事。办案详审,雪冤禁暴,平其曲直。尝谓“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每念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差,定验之误,皆原于历试之浅”。故尤重刑命案件现场检验。且博采诸书,自《内恕录》以下凡数家,荟萃厘正,增以个人审案检验经验,撰成《洗冤集录》五卷(亦有两卷、四卷本)。淳祐七年(1247年)刊于湖南宪治。后世法医检验诸书多本此。内记人体解剖、尸体检查、现场勘察、死伤原因鉴定及急救、解毒等内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有系统之古代司法检验专书。近世译成朝、日、英、德、法、荷诸国文字,受到国际间重视。

书评、序言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括,于是乎决。法中所以通着今佐理据者,谨之至也。年来州县,悉以委之初官,付之右选,更历未深,骤然尝试,重以仵作之欺伪,吏胥之奸巧,虚幻变化,茫不可诘。纵有敏者,一心两目亦无所用其智,而况遥望而弗亲,掩鼻而不屑者哉。慈四叨臬寄,他无寸长,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若灼然知其为欺,则亟与驳下,或疑信未决,必反下覆深思,惟恐率然而行,死者虚被涝漉。每念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着;定验之误,皆原于历试之涉。遂博采近世所传诸书,自《内恕录》以下凡数家,会而粹之,厘而正之,增以己见,总为一编,名曰《洗冤集录》,刊于湖南宪治;示我同寅,使得参验互考。如医师讨论古法,脉络表里先已洞澈,一旦按此以施针砭,发无不中,则其洗冤泽物,当与起死回生同一功用矣。

淳祐丁未嘉平节前十日,朝散大夫、新除直秘阁、湖南提刑充大使行府参议官宋慈

贤士大夫或有得于见闻及亲所历涉出于此集之外者,切望片纸录赐,以广未备。慈拜禀

章节目录

卷之一

一条令

二检覆总说上

三检覆总说下

四疑难杂说上

卷之二

五疑难杂说下

六初检

七覆检

八验尸

九妇人附小儿尸并胞胎

十四时变动

十一洗罨

十二验未埋瘗尸首

十三验坟内及屋下攒殡尸

十四验坏烂尸

十五无凭检验

十六白僵死瘁死

卷之三

十七验骨

十八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去处

十九自缢

二十被打勒死假作自缢

二十一溺死

卷之四

二十二验他物及手足伤死

二十三自刑

二十四杀伤

二十五尸首异处

二十六火死

二十七泼死

二十八服毒

二十九病死

三十针灸死

三十一札口词

卷之五

三十二验罪囚死

三十三受杖死

三十四跌死

三十五塌压死

三十六外物压塞口鼻死

三十七硬物致死

三十八牛马踏死

三十九车轮拶死

四十雷震

四十一虎咬死

四十二蛇虫伤死

四十三酒食醉饱死

四十四醉饱后筑踏内损死

四十五男子作过死

四十六遗路死

四十七死后仰卧停泊有微赤色

四十八死后虫鼠犬伤

四十九发冢

五十验邻县尸

五十一辟秽方

五十二救死方

五十三验状说

内容简介

全书共53条。卷一为检尸法令、检复总说和疑难杂说(上);卷二为疑难杂说(下)和检尸的顺序、方法,其中包括初复检、验尸、妇人及小儿尸、尸体的四时变动、验未埋葬尸、坏烂尸和无凭检验等;卷三为验骨、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处、自缢、被打勒死假作自缢死及溺死;卷四为各种死因的鉴别,其中包括验他物及手足伤致死、自刑、杀伤致死、汤泼致死、火烧致死、服毒致死、病死等;卷五主要介绍各种死因鉴别,其中包括验罪囚死、受杖致死、跌死、塌压死、雷震死、虎咬死、蛇虫伤致死、酒食醉饱致死、醉饱后踏死、发掘棺木验尸以及辟秽方、救死方等。本书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强调检尸官吏仵作的职责、道德、必备技能和注意事项,如验官赴命案地检尸,切须注意勿骚扰乡众;检官接案后,不可接见在近官员、秀才、术人、僧道等,以防奸欺;验官遇夜住宿,须问清是否死者家属。书中特别提醒验官须提防下属吏作敷衍塞责,贪利作假;还规定验尸程序和文字记录要求;系统阐述尸体检查方法和在各种死亡条件下的检查所得,对案情的正确判定颇有影响,尤其着重指出与审案有重大关系的生前或死后损伤的皮肤、肌肉、骨骼特征合鉴别要点,焚死和焚尸、自缢和勒死的区别。并要求验官和仵作先细看顶心发际、耳窍、鼻孔、喉内、粪门、产门等人体隐蔽处,以防暗插针签之类。对机械性窒息死亡,分自缢、勒死、溺死和外物塞口鼻死四种。还记述自缢致死的绳套有活套头、死套头、单系十字和缠绕系的不同,认为“八字不交”是自缢索沟最重要的特征。又指出牙齿出血也是鉴别窒息死亡的征象。针对四季不同气温、湿度和死亡时间长短等条件,分别细述尸体腐败的程度以及腐尸的性状、腐尸和尸的区别。书中虽未提“尸斑”名称,但对尸斑发生特征和分布部位有正确描述。还多处记载近似现代检尸的规程和方法。

洗冤集录

影响评价

本书问世后“官司检验奉为金科玉律”,“入官佐幕无不肄习”。凡“士君子学古入官,听讼决狱,皆奉《洗冤集录》为圭臬”。本书是中国现存第一部系统论述古代司法检验之专著,后世法医著作,大多以此为蓝本。深受世界法医界重视,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标签: 洗冤集录

更多文章

  • 蒙古秘史内容简介 蒙古秘史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是一部历史著作,成书于13-14世纪,作者佚名,记述了蒙古民族500多年的历史。简介《蒙古秘史》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兰勒写起,直到窝阔台罕十二年(1240)为止,共记载了蒙古民族约五百年的盛衰成败的历史。《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并称为蒙古民族三大历

  • 行中书省和中书省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中国元朝(中统、至元年间)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民间简称“行省”或“省”。元代从至治(1321-1323年)到至正(1341-1369年)。元朝全国四级地方行政制中,首都所在的腹里地区(今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内蒙古部分

  • 交钞的历史由来 交钞的分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交钞

    交钞,或称钞,是中国金朝和元朝政府发行并且广泛流通的纸币。中国金、元、明三代纸币交钞、宝钞的简称。宋代始发行纸币,称交子、钱引及会子;钞则为凭证文券的名称。金初使用辽、宋旧钱,贞元二年(1151)开始发行纸币,称交钞,与钱并行流通。钞面币值分10等,一贯、二贯、三贯 、五贯、十贯5等称为大钞,10

  • 荀彧一共有几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荀彧

    荀彧,颍川士族的代表人物,应该是曹操统一北方的第一功臣。可惜却在公元212年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之后不明不白的死去。《三国志》作者陈寿慨叹:“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在我个人心目中,荀令君是和诸葛亮一样闪耀于三国的人物,可惜却和诸葛亮一样,毕生

  • 正史中三国二十二名将分别是哪些人?排名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正史中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是“三国二十四将”的前六名,其后是黄忠、许褚、孙策、太史慈。熟读汉末三国史料的都知道,吕布根本就不算三国人物,如果曹操没把他吊在白门楼上而是收为骑兵司令,那他就能算曹魏名将了。吕布不属于三国任何一国,东吴第二任主公孙策似乎也不应该位列三国二

  • 临安府是现在哪里 临安府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临安府

    临安府,是杭州在南宋时期的府名,为南宋都城。靖康之变后,北宋沦亡,被金朝所灭。宋高宗赵构自济州(今山东济宁)至艺祖龙潜之地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重新建立“宋”政权。建炎三年(1129年)闰八月,宋室南迁杭州为行在所。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鏐纳土归宋对宋朝的功绩和对杭州

  • 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奏表中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定军山阵斩夏侯渊,曹操亲率大军前来争夺汉中,刘备敛众拒险,黄忠、赵云又在汉水截取曹军粮草,曹军奔走逃亡的越来越多,不得已退军。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占领上庸。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后,刘备麾下

  • 东京梦华录经典句子 东京梦华录是哪个朝代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京梦华录,经典,句子,哪个,朝代,东京梦华录,宋代,孟元

    《东京梦华录》,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时创作。简介该著作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年-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

  • 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都出自苏轼门下,最先将此四人并称的即苏轼本人。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另,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学士。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

  • “花石纲”具体是指什么?花石纲一般都用来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花石纲

    花石纲,是中国历史上专门运送奇花异石来满足皇帝喜好的一种特殊运输交通名称。简介北宋徽宗时,“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往往是十艘船称一“纲”。当时指挥花石纲的有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皇上之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