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武则天和李治生下多少个子女

武则天和李治生下多少个子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64 更新时间:2024/1/23 8:40:42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权势和地位上无疑是非常成功的。14岁就进入皇帝后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但没想到做了12年的才人都没能得到李世民的宠爱。

更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武则天反倒跟他的儿子李治产生了感情。这也是为什么李治即位后,会把武则天从感业寺在纳入宫中的原因。

入宫后的武则天,和李治的感情极速升温,不仅被李治立为皇后,更是和武则天剩下4个儿子、2个女儿。

那么,武则天和李治的这6个子女,最终的结局都怎么样呢?

一,长子李弘,年仅23岁就突然猝死

公元651年,武则天从感业寺再次入宫,并被李治封为昭仪。在唐代,昭仪仅此于皇后,地位上相当于丞相,爵位上相当于侯爵,可见李治对武则天有多少的宠爱。

武则天入宫后的第二年,便生下了李弘。等李弘4岁的时候,他就被立为太子,李治对他也是十分喜爱,常常和大臣们称赞道:

十分仁孝,接待大臣适合礼节,从不曾有过失。

对李弘的培养,李治更是不费余力。当代大儒、朝中名臣都被派到李弘的身边。李弘也不负父亲的厚望,年仅19岁就能担起监国重任,将偌大的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朝野上下更是对他称赞有加。

但李弘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公元675年4月,李弘跟随父亲李治,前往洛阳。但没多久就突然猝死,年仅23岁。这让唐高宗李治悲痛万分,破例追加太子李弘为皇帝,并用皇帝的礼仪厚葬李弘,百官们更是服丧36天。

对李弘的猝死,《新唐书》和《唐会要》中是记载,李弘很有可能是被武则天害死的。原因有二:

第一,李弘精明能干,深受朝野爱戴,这让李治有提前禅位的想法,但这无疑是成为武则天掌权的障碍;

第二,李弘在义阳公主、宣成公主,以及太子选妃的事情上和武则天发生矛盾。

但这一说法并不被史学家认可。而且司马光也曾提出异议,因此现如今的说法是,李弘死于肺结核。李弘的死因,便成为一桩悬案。

二,次子李贤,被逼自尽,年仅29岁

李贤出生于公元655年,长大后的他十分帅气,再加上举止端庄,更是深得唐高宗李治的喜爱。

1岁的时候,李贤就被封为岐州刺史、雍州牧、幽州都督。6岁的时候担任扬州都督、左武卫大将军,仍任雍州牧。10岁的时候又加右卫大将军,17岁的时候又加封凉州大都督。

这就体现出出身的重要性了。有的人一辈子都当不上镇长、乡长,但李贤一出生,就已经担任省长了。

李弘去世后,李贤便被立为太子。在处理朝政、治理民生上,李贤井然有序,他也和哥哥李弘一样,深受大臣和百姓的爱戴。但这个时候,武则天对皇权的野心逐渐的显现出来,武则天便因此担心,李贤会妨碍她前进的步伐。

再加上当时武则天十分宠爱的术士明崇俨经常在武则天面前煽风点火,说李贤的各种不是,这无疑是让武则天更加的忌惮。

最致命的是,一些大臣们散布的谣言。

武则天的野心,让许多忠于李唐皇室的大臣们意识到,必须要想办法限制武则天,防止她染指帝国的最高权力。在他们看来,武则天过于强势不好控制,那他们倒不如全力支持温和儒雅的李贤。等唐高宗李治去世后,他们就可以通过控制李贤,来打压武则天。

想法很不错,但用错了方法。为了调拨李贤和武则天的母子关系,一些大臣们便散布谣言,说李贤不是武则天的儿子,还说李贤应该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更要命的是,李贤竟然还相信了。

意识到李贤已经不相信她,武则天就决定痛下杀手。她先是诬陷李贤谋反,然后怂恿李治将李贤流放到巴州。公元684年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又立刻派人前往巴州,逼令李贤自杀。

母子关系到这一地步,不得不令人唏嘘。

三,三子李显,死因成谜

李显出生于公元656年,在李贤被废后他便成为太子,也因此在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李显便登上皇位,成为皇帝。

但尴尬的是,朝中大权都在武则天的手中,以至于李显想要提拔皇后父亲的官职都做不到。这让李显大为恼火,还发了一顿火。

武则天得知这件事情后,在愤怒的同时也担心万一李显要反抗她的控制。于是武则天干脆废掉他这个皇帝,将他贬出长安,还软禁了他14年。一直到698年,李显才得以回到洛阳,后来还被武则天重新立为太子。

从太子到皇帝,再从皇帝到太子,这属实是有些悲催。

武则天年老病重后,这不禁让拥护李唐皇室的大臣们看到了希望。于是在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随后拥立李显为帝。就这么的,李显第二次的当上皇帝。

李显的致命弱点就是性格懦弱,容易被他人左右。即位后的他,重用韦皇后的家族,还重用武则天家族的人。他的这一做法,不仅是让朝中大权分别是韦氏、武氏控制着,更是将张柬之等一众拥护他的李唐旧臣,送上了断头台。

甚至还有很大的可能性,李显也是被韦氏和武氏害死的。

《唐书》和《资治通鉴》是这么记载的,说韦皇后也想像武则天那样当女皇帝,而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想要但皇太女,以后也好当女皇帝,于是他们便凑在一起,在李显的饭菜中下毒,毒死了李显。

但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调查,却又认为李显不是被毒死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也不好说,也因此李显的死因也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四,四子李旦,唯一一位确定善终的,时年55岁

李旦出生于662年,因为是最小的儿子,自然是受到李治的喜爱。而李旦也是谦恭好学,彬彬有礼,更是精通书法,在文学领域更是颇有研究。可以说如果他没有成为皇帝,那就会是一位诗人、书法家。

但他也不会想到,明明他是最小的儿子,皇位却会莫名其妙的落到他的头上。

公元684年,李显被废,随后李旦便登上皇位,成为傀儡皇帝。看似是皇帝,却没有任何自由,甚至在皇宫里都不能随意走动。到公元690年,李旦迫于形势,不得不请求武则天称帝,甚至还请求改姓为“武”。

武则天称帝后,李旦便成为太子。在这期间李旦多次遭到诬陷,但幸运的是每一次都幸免于难。公元698年,武则天在狄仁杰、张柬之等人的劝说下,决定将权力还给李唐,甚至还考虑让李旦来继位。但李旦是连连拒绝,于是等李显回京后,李显便被立为太子,而李旦则被封王。

公元710年,李显去世,韦皇后便立李显的儿子李重茂为帝。韦皇后也想像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帝,李旦也因此成为韦氏的障碍,于是韦氏便密谋,准备杀害李旦和太平公主,从而为她的登基扫除障碍。

但很显然,韦氏怎么能跟武则天相比?她的密谋更是被泄露出去。当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得知此事后,李隆基就集结大批禁军发动政变,抢先下手,将韦氏和韦氏一党诛杀殆尽。

在这种情况下,李重茂哪还敢继续当皇帝?赶紧就把皇位让给了李旦。李旦也没想到,他竟然在儿子的帮助下,又重新当上了皇帝。

但他这个皇帝每当多久,李旦就主动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从此不谙政事,安安心心的在皇宫身处颐养天年,写写文章练练字。

五,长女安定公主,早早夭折

公元654年,武则天和李治生下第一个女儿,但没过多久就夭折了。但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而采取的苦肉计。

这种说法,《唐会要》、《新唐书》、《资治通鉴》都是这么记载的。但如果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第一,后宫早看公主的人很多,很难找到合适的时机动手。

第二,安定公主死后一年,王皇后才被废。这可以佐证,李治并不是因为安乐公主遇害,而废掉王皇后的。

第三,骆宾王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写下的《讨武曌檄》中,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写进去。

试想,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骆宾王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情写进檄文,从而进一步的打击武则天的名声与威望呢?

综上所述,安定公主属于正常夭折,并没有什么杀人凶手。

六,次女太平公主,密谋叛乱,最终在家中被赐死

太平公主具体是哪一年出生的,这倒是没有确切的说法。值得一提的是,公元679年,吐蕃曾派使者前来求婚,指名道姓的说想要迎娶太平公主。

作为武则天唯一的女儿,武则天自然是不希望太平公主远嫁到吐蕃,但又不好拒绝,于是她就让太平公主出家,不过出家后的太平公主还是住在宫中。

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虽然会经常和太平公主讨论国事,但她从不让女儿插手政事。等武则天去世、李显即位后,因为在神龙政变中太平公主有功,所以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她也逐渐的走到幕前,积极地参与政治。

李显去世后,李重茂即位。这个时候太平公主便成为韦氏要铲除的对象,于是太平公主就和李隆基一起,铲除韦氏和韦氏一党。等李旦即位后,太平公主的权势是进一步扩大。

太平公主是想要当皇帝的,但惋惜她碰到的对手是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3年,太平公主的党羽向李隆基告发太平公主谋反,随后李隆基就派出禁军,四处抓捕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后来即便是李隆基的父亲、太上皇李旦出面,太平公主也还是被赐死在家中。

总体上来看,武则天和李治的4个儿子、2个女儿,也就只有李旦一人得以善终。可能也是因为李旦生性洒脱的原因,相比于权力之争,他还是更喜欢书法、诗词。

生在帝王家,既可以说是件好事,也可以说是件坏事。尤其是摊上武则天这么一位强势的母亲,对子女来说,更是一言难尽。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想要家中富,屋里放四物”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想要家中富,屋里,四物,指的,是什么,一样,就是,有关,东西

    这第一样就是和鹿有关的东西,鹿虽然只是一种动物,但是在人们有着较高的地位,不仅是因为鹿有着引人注目的亮丽外表,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还因为它本身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说鹿浑身都是宝,深受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在古代更是只有皇帝和一些王公贵族才能够饲养这种动物,这也就大大提升了鹿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同时鹿

  • “黄袍”什么时候成为的帝王专用衣着?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袍

    在中国古代唐宋之前,君王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没有明确规定。据《礼记》记载,西周、东周时期“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袍服更是五花八门。进入封建社会后,皇帝所穿的“龙袍”也并非都是黄色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穿的就是黑色袍服。因为秦始皇对阴阳五

  • 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状元

    唐朝时规定,各州贡送到京城的举子,应试之前要向礼部呈递州里的解状和本人的出身履历等亲状,统称为“投状”,也就是报名。考试及格后,礼部将新进士的身份材料及成绩一起呈报给皇帝,称为奏状。排在最前面的就是状头。当时只分甲乙等,无状元之名。到武则天天授元年(六九○)首创殿试之例,对

  • 涮羊肉起源的三种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涮羊肉

    1、涮羊肉起源于元代据传元世祖忽必烈南下远征,在人困马乏的时候,吃水煮羊肉,感觉味道极其鲜美。战后,忽必烈又要厨师再做,厨师将羊肉切成均匀薄片,配上多种佐料,涮后鲜嫩可口,忽必烈赐名“涮羊肉”。另一说法是成吉思汗南下时突然思念家乡的手把肉,因而叫军厨去煮,但敌人忽至,刚杀好

  • 东晋历代皇帝简介 东晋历代皇帝生平事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晋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共历11位皇帝。晋元帝司马睿人物简介: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

  • 古代帝王冠冕上为什么要悬挂珠帘?帝王冠冕上挂珠帘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帝王冠冕

    古装剧中,可以看到帝王冠冕上悬挂珠帘,甚是纳闷,挂着珠帘看东西也不方便,不明白为何这么设计。悬挂的珠帘有何含义呢?严格地讲,冠和冕是两个概念。但这件总体来说扣在头上的物件,对于帝王而言,含义就唯一和排他了。冠,很平常,甚至连猴子都可以戴;冕,则大不同,它显示尊贵,显出身份。所以,汉语世界里于是乎有

  • 历史上不能通婚的姓氏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通婚

    1,“秦”姓和“岳”姓,看到这两个姓氏也许大家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对,就是因为当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从此,在“岳”姓的族谱上,就再也不许和“秦”姓的人通婚。乾隆时期,有位状元曾在岳飞的墓地前

  • “男左女右”习俗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男左女右

    上公共厕所,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另外,还有照结婚照,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

  • 北周宣帝宇文赟有多少个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宇文赟

    我国古代帝王的后宫可以有数千甚至数万妃嫔,但作为嫡妻的皇(王)后只能有一位(本质上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然而北周宣帝宇文赟却同时立有五后,堪称空前绝后。宇文赟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长子。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病故,那个劣性不改、一直让他放心不下的太子宇文赟继承帝位成为北周皇帝即周宣帝。宇文赟即

  • 正史上首创 “面首”称谓的女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面首

    山阴公主淫恣过度,谓帝曰:“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进爵会稽郡长公主,秩同郡王侯,汤沐邑二千户,给鼓吹一部,加班剑二十人。《宋书·本纪第一》译文:刘楚玉淫乐无度,曾对刘子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