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战国时期有哪些名将投靠过赵国?

战国时期有哪些名将投靠过赵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78 更新时间:2024/1/18 11:47:10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赵国无疑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特别是在武力上,巅峰时期的赵国,完全可以和秦国一较高下。在赵武灵王开胡服骑射后,赵国得以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从而和战国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相抗衡。

在此基础上,赵国自然出现了不少名将,比如赵括的父亲赵奢,再比如李牧、廉颇等人,都是战国时期的顶级名将。除了本国出生的名将,赵国的强大,还吸引到一些其他诸侯国的武将。在整个战国时期,就有四位比较知名的武将投奔赵国。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四位名将投奔赵国,都没能东山再起。

一、乐毅

在战国时期,乐毅是中山国人,乐毅的先祖乐羊曾帮助魏国消灭中山国。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曾投奔赵国、魏国,不过,乐毅一直没能获得重用,直到他碰到了燕昭王。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动员了燕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于是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齐湣王闻报,亲率齐军主力迎于济水(在今山东省济南西北)之西。两军相遇,乐毅亲临前敌,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湣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在此之后,乐毅留在齐国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燕国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

但是,到了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赵国对乐毅十分尊重优宠借此来震动威慑燕国、齐国。不过,在投奔赵国后,乐毅并没有继续建功立业。后来,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最终,乐毅在赵国病逝。

二、田单

田单(dān),妫姓,田氏,名单,临淄(今山东临淄市)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齐国远房宗室。在乐毅伐齐后,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被推举为城守。即墨全城军民由田单率领抵抗,双方交战五年。乐毅强攻不克,改用包围策略。等到乐毅投奔赵国后,田单认为这是一个击败燕国大军,恢复齐国的良好机会。于是,田单发起反攻,燕国将领骑劫在混乱中被杀。田单率军乘胜追击,齐国百姓也前来助战,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复失地七十余城。随后,田单迎法章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正式即位,是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据《战国策》所述,田单离开燕国,投奔赵国,受封都平君。赵国用三个大城市加上一些小村城镇共五十七个送给齐国换来田单,田单为赵国攻下燕国三座小城。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来到赵国后,田单这位名将也没能东山再起,也既没有什么拿得出的战绩。

三、乐乘

乐乘,生卒年不详,与乐毅、乐间父子同族。乐乘本是燕国将领。公元前256年,乐乘与庆舍击败秦国将领王龁。公元前251年,乐乘随军攻打赵国,结果燕军大败,乐乘遭赵军俘虏,于是投靠赵国,赵孝成王封其为武襄君。因此,和乐毅一样,乐乘最终也成为了赵国的将领。到了公元前250年,乐乘与廉颇率军围攻燕国,燕国以重礼求和。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即位。值得注意的是,赵悼襄王这位君主即位后,因为听信谗言,所以派乐乘代替廉颇掌兵。廉颇因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而廉颇流亡到魏国。其后事迹不详。也即来到赵国,特别是取代廉颇执掌赵国兵马后,乐乘的表现十分平庸,所以在相关史料中没有记载。换而言之,如果乐乘拥有廉颇一样的能力,自然可以在对秦国等诸侯国的较量中取得战绩。

四、郑安平

最后,郑安平(?-前255年),《吕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论·无义》作郑平,战国时期魏国人。彼时,郑安平协助范雎离开魏国,投奔秦国。来到秦国后,范雎向秦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以及废宣太后,驱逐魏冉、公子巿、公子悝和芈戎等人之计后,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出任秦国宰相,郑安平也因此成为秦国的将军。公元前258年,邯郸之战爆发,在这场战役中,秦昭襄王命五大夫王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结果因为赵国的全力抵抗,所以秦军久攻不下。次年,秦昭襄王增派兵力,另派王龁接替王陵,又派郑安平率军两万增援。

不过,在邯郸之战中,郑安平遭到赵军包围后被迫率军投降赵国。在来到赵国后,郑安平这位名将被赵孝成王封为武阳君。公元前255年,郑安平于赵国病逝,其封地被收回。总的来说,在战国时期,赵国不仅自身名将众多,还接纳了周边诸侯国的名将。其中,就郑安平、乐乘、田单、乐毅这四位名将,就是其中的典型。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很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这四位名将投奔赵国后,都没能重整旗鼓,也即没能在赵国再一次证明自己。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赵国

更多文章

  • 河朔是指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河朔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河朔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河朔到底是什么地方呢?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河朔其实还是非常的有历史故事的,而且在历史上经常性的会看到了,所以大家还等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看看这个河朔具体是指什么地方吧,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1、河朔是指什么地方河朔在古代就是指的地名

  • 道光帝的皇后及妃子列表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道光帝

    导读:清朝道光皇帝道光帝(1782~1850),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努尔哈赤算起),1820-1850年在位,在位期间正值清朝衰落,他为挽救清朝颓势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

  • 皇帝为何会自称寡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寡人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和知道“寡人”这个称呼的内涵及意义,以及“寡人”这个称呼的适用场合与范围。寡人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寡人”就如字面意思一样是指“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

  • 汉章帝时期八大护羌校尉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护羌校尉

    “护羌校尉”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了镇压管理羌人部落,西汉设置护羌校尉,很重要的意图是为了防止羌人与匈奴互相通气。“护羌校尉”这个职位并不是固定的,根据情况时置时续,有时候是地方官兼职。东汉的这个时期,北匈奴被打压下去后,西面的羌族可又闹腾起来了。这就有

  • 刘裕的一生杀了几位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裕

    刘裕,南北朝时期刘宋开国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始终都有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乱世之时,总会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南北朝的乱世中,就走出了这样一个强者。这个人在一生的时间中,杀掉了六位皇帝,而后自己穿上龙袍当

  • 国公是什么官职 国公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公

    说起“国公”相信大家在很多古装剧当中都有听过这个名称,就比如说《红楼梦》中的荣国公和宁国公,《知否》里面的齐国公等等。在历史上,顶着国公这个称号的人可不少,就比如唐高祖李渊,他曾经就是唐国公。在历史上,国公可不是什么官位的称呼,而是爵位的称呼。简单的来说就是有地位,有钱拿却没

  • 唐高祖李渊儿子列表 唐高祖女儿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高祖

    以儿女数量而言,李渊在古代皇帝中绝对算得上“高产”,其一生先后生育了二十二位皇子和十九位公主。网上有传言说,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闲居皇宫,无所事事的他便专心于生儿育女,然而从其子女的出生日期来看,显然并非如此,其子女其实更多出生于唐初武德年间,也就

  • 曹操任命的丞相长史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

    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丞相长史,是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官职,在秦朝和汉朝时期广泛设立。丞相长史的作用,是协助丞相管理文书等事物的高级官吏,秩级为千石。在三国时期,如果丞相外出的话,丞相长史可以代为处理丞相府的事务,这显然是位高权重了。其中,就曹操来说,他在公元208年担任了丞相

  • 曹操妻妾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作为三国枭雄,曹操除了是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之外,他的“人妻”癖好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其一生妻妾成群,除了正妻丁夫人之外,仅是知道姓氏的妾室便有十四位(张济妻子不知姓氏)。不过,由于彼时史书并不为女性单独列传,因此对于这些女子的姓名、生卒年份等相关信息记载相对较

  • 蜀汉时期担任“大司马”官职的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大司马

    大司马,古代官名。先秦时期,有武事则以大司马掌之,而在平常则仍设立大司马以备不虞。比如西周大司马姜子牙(吕尚),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司马穰苴)。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设立大司马,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功多,特加号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东汉初期,大司马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东汉末年又特别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