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汉政权都有哪些魏国降将?

蜀汉政权都有哪些魏国降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78 更新时间:2024/1/17 13:37:18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蜀汉的武将具有非常高的关注度。其中,就姜维、夏侯霸王平这三人,在蜀汉武将中都具有较高的地位。比如姜维最终做到了蜀汉大将军这一官职,王平曾长期镇守,而被蜀汉后主刘禅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同时,对于姜维、夏侯霸、王平这三位大将,还有一个共同点,也即原本都是魏国人。特别是夏侯霸,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也即夏侯霸属于曹魏宗室了。那么,问题来了,姜维、夏侯霸、王平都是魏国人,为何会被蜀汉重用呢?

首先,蜀汉之所以会重用姜维、夏侯霸、王平等魏国降将,和刘备的用人理念存在直接的关系。早在刘备进入西川的时候,其手下可谓人才济济。对于刘备势力的人才来说,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跟随刘备征战多年的元老,比如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二是刘备在荆州招募的人才,比如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三是刘备在益州提拔重用的人才,比如李严法正吴懿等。在此基础上,刘备希望旗下的人才来源多样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才的平均质量,也有助于各个势力之间的互相制衡。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蜀汉重用姜维、夏侯霸、王平等魏国人,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对此,针对刘备手下的人才,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表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也即刘备正是凭借着这些来自天下各地的人才,以此建立和曹魏、东吴相抗衡的蜀汉。换而言之,在诸葛亮看来,如果蜀汉固守益州这一州之地的人才,显然在之后的发展上就会受到限制。进一步来说,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疆域面积最小,人口数量也是最少的。因此,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益州本地的人才本来就是非常有限的。面对姜维、王平等优秀的人才,蜀汉自然要予以重用了。

另一方面,相对于益州本地的人才,蜀汉丞相诸葛亮无疑更加信任非益州地区的人才。比如诸葛亮明确指定的继承人蒋琬费祎,就出自荆州地区。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益州地区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往往会威胁到刘备势力。比如在刘备入主益州之前,刘焉刘璋父子就遇到了益州本地士族的抵抗。而在刘备遭遇夷陵之战的失败后,益州南中等地的士族、豪强更是趁机叛乱,凡此种种,无疑增加了诸葛亮的不信任感。因此,从制衡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和刘禅都需要引入姜维、夏侯霸、王平等魏国降将,以此达到平衡的效果。

最后,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都没有对降将抱有成见,而是唯才是举。比如甘宁曾经是荆州牧刘表的手下,在投靠东吴后,依然受到了孙权的重用。再比如曹魏的五子良将中,也即张辽、于禁、乐进、徐晃、张郃等人,很多都是降将,比如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张郃曾经跟随的是袁绍。但是,曹操对此毫不建议,而是不拘一格地量才适用。因此,回到蜀汉来说,面对姜维、夏侯霸、王平等魏国降将,自然也不会过于看重他们的来历,而是根据他们的能力,从而予以重用。总的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重用降将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蜀汉

更多文章

  • “黎民百姓”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黎民百姓

    “黎民百姓”,这是一个人人都会说的成语,也是一个人人都知道意思的成语,但是却不见得是每个人都知道来历的成语。我们现在用“黎民百姓”这个词用的地方和频率是很多很高的,就算没有人讲解过这个词的意思,但是通过平常的生活积累,我们也是可以理解它的,但是你是否知

  • 金刚结编法图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金刚结

    说到金刚结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也非常的有寓意和含义,所以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用这个东西,在很多手串上面也会加上这个东西,所以是真的不错了,但是这个东西让别人编的话,收费又十分的昂贵,自己编又不会编其实真的很简单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全步骤图解,最简单版本的,一学就会系列,速度来看看吧!金刚

  • 莫桑钻和钻石的价格有区别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莫桑钻

    说到莫桑钻和钻石其实还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区别的,虽然看上去没太大的差别,但是其实本质是有太大太大的差别的,那么差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莫桑钻和钻石的价格有什么区别,这个莫桑钻一克拉多少钱,是不是值得的买的,如果对这些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速度来看看吧!莫桑钻和钻石的价格当然是有区

  • 古代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更高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庶子

    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嫡女和庶子哪个更有地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虽然现如今讲究平等开化,但是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封建制度统治了上千年。古代人们的思想落后,为了壮大自己的家族,男人往往都是三妻四妾,培养更卓越的后代,继承家业,并且等级划分制度

  • 腊八粥怎么做的?关于腊八粥有哪些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因此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的习俗,是从宋代开始的。徐珂《清稗类钞

  • 什么是花朝节?关于花朝节的来历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花朝节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节日期间

  • 花朝节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花朝节

    祝神庙会传说花神专管植物的春长夏养,所以,祀奉她的就不仅仅限于花农了,还包括耕种庄稼果蔬的农人。长江三角洲一带多有花神庙,旧时吴越花农家还常供奉着花神的塑像。二月初二花神生辰,许多地方,不少农人都要聚集于花神庙内设供,以祝神禧,东北一带还讲究用素馔来供奉。有的地方还要演戏娱神,通常是由十二伶优分扮

  • 天贶节起源于什么时候?关于天贶节有哪些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贶节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天贶节。是道家的称呼,所以起源较晚。淮安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是在唐代,传说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天贶节的作用是什么?历史上天贶节有哪些习俗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天贶节

    天贶节,又称“六月六”、“回娘家节”、“虫王节”等。“六月六”是一个小节,节日活动较少,主要是藏水、晒衣和晒经书,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回娘

  • 古代新娘为何送枣栗品项给夫家作为“贽礼”?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贽礼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这是一首隋无名氏作的歌谣 《折杨柳枝歌》,俚俗浅白,是为代嫁女儿代言,或是为少年郎传话请婚呢?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看到这首民歌里,以“枣树”代指适婚女子;门前种枣子也透露了它在家庭、婚姻中的重要性。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