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祁山”在现在的什么位置

三国时期“祁山”在现在的什么位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92 更新时间:2024/1/30 8:09:16

诸葛亮被誉为历史上最聪明的人物之一,他是高智商的代表,《三国演义》中刚出场,第一次指挥作战,就把曹军打得七零八落,丢盔弃甲。他似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之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一计,又让周瑜佩服的五体投地,自认为比不过他,所以产生了杀心。

不过就诸葛亮这般的人物,最后也是倒在了北伐的路上,诸葛亮坚持要以弱胜强,是三国历史上大家一直说讨论的问题,他的北伐历史可以说功败垂成,一句话形容就是六出祁山。让大家感到好奇的是,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走祁山呢?他换个地方行不行?

一、祁山

祁山到底在什么地方?诸葛亮数次进出祁山,都没有取得成果,他为什么还不肯放弃,如此聪明的他为何这般执着?《三国演义》中对地理位置的描述非常不清晰,这导致后人对三国地理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比如张聪献给刘备的西川地图,竟然出现西川54州。

这种建制在汉朝从来都没有存在过,是子虚乌有的,祁山真实地理位置同样人捉摸不透。首先让人听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非常险峻的山峰,不过根据蛛丝马迹来看,它大概是代表陇南的秦岭支脉山区,位置差不多在甘肃境内。

祁山是蜀国跟魏国的重要战略地点之一,这是蜀军北伐的必经之路。祁山不仅是一片山区,根据记载是曹魏西线的重要防线,现在还有三国时期的祁山城遗址,高五十多米,虽然规模不大,但这里易守难攻,山峰陡峭,如果能占据有利位置,可以用少数兵力就能击退敌人的进攻。

马超和曹操在陇右作战时,祁山就已经成为双方的必争之地,后来曹瑞还把祁山设为西边的重要防线,足可见祁山的地位之高。所以诸葛亮选择祁山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里并非是一处偏僻的山区小道,而是攻打魏国的最佳地点。

二、失败

如果在祁山取得绝对性的胜利,拿下魏国指日可待,可惜诸葛亮数次北伐都未果,祁山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难倒天下第一奇才?明明已经处处压制司马懿,却为何一直久攻不下?其实诸葛亮并没有真正六出祁山,在祁山地区作战的次数也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228年,第二次是231年,祁山的重要在诸葛亮第一次向蜀国进军时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公元227年,诸葛亮率领大军浩浩荡荡进驻汉中,到了第二年正月正式发动攻势。这次袭击让魏国出乎意料,他们没有想到诸葛亮会突然出现,导致战争初期受伤惨重。

因为之前一直疏于防范,蜀军第一次进入祁山时,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加上当时的蜀军统领夏侯楙,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将领,他依靠关系才爬到都督这个位置,本身并无任何才能,魏延也是看出了他的懦弱,才会想出子午谷偷袭长安的计划。

但诸葛亮行事过于谨慎,他觉得这件事风险太高,并没有听取魏延的话。这个计谋后来司马懿也向属下说过,如果诸葛亮派奇兵袭击长安,自己没有办法阻止。要是真的听取魏延的话,或许这次北伐就能成功,可惜司马懿太了解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断然不会采取这种赌博的行为。

蜀军一路势如破竹打到祁山附近,祁山在诸葛亮的预料中,应该是一座空城,就算有守军,应该也不过千人。但没想到这里魏军好像有必死的决心,一直负隅顽抗,给北伐带来了巨大困难。祁山的存在让诸葛亮感到十分棘手,他必须坐镇离祁山非常近的地方亲自指挥。

所以当张郃带兵来救援的时候,诸葛亮手下无人可用,只能派马谡前往街亭。这场战役诸葛亮不能抽身离开,派马谡也是无奈之举,在张郃与郭淮的夹击下,蜀军惨败,诸葛亮随后也只能撤兵,输掉了北伐成败的关键一战。

三、六出祁山

蜀军撤退后,夏侯楙被召回,换上大将军曹真统领西线。这是诸葛亮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因为这次司马懿还没有出场。他和诸葛亮的交手是第四次北伐才开始的,两人的交锋又是围绕祁山展开的。诸葛亮失败后没有放弃,后来向陈仓和武都发起进攻,不过在祁山方面并没有大动作。

230年秋天,司马懿和曹真主动进攻蜀国,诸葛亮坐镇汉中迎敌。这次老天爷没有眷顾魏军,进攻路上突然下起大雨,山路泥泞只能撤退,曹真第二年也生病去世了。这次战争被演绎称为魏国的第四次北伐,因而才有六出祁山的说法。

诸葛亮抓住机会,231年再次派遣大军将祁山团团围住,开始了他的第四次北伐。这回他带来的部队足足有8万人,蜀国精锐尽出,他还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木牛流马。蜀国派出司马懿对阵,司马懿的作战宗旨就是坚守不出,对诸葛亮的百般侮辱全当看不见。

但是属下一直嘲笑他小懦弱,为了让部下长长记性,司马懿带兵来到祁山附近,在这他遭遇了一生最大的惨败。损失好几千人,武器装备散落一地,被蜀军杀得丢盔弃甲,仓皇逃窜。

可惜蜀军因为后勤没有跟上,导致不能够乘胜追击,在撤退的时候,虽然杀死了魏军名将张郃,但对于战争的走向已经没有多大帮助。三年后诸葛亮再次北伐,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向魏国出击,他改变策略,在斜谷出师,驻军五丈原。但天不遂人愿,在这里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四、总结

以蜀国孱弱国力占据关中直接兵出潼关根本不现实,出祁山占据陇右,有山川之险,进可攻退可守,河谷土地肥沃大兴屯田可以养兵,外交上北通大漠,西和诸戎,共图曹魏,兼与西域往来贸易,有大利可图,这也是诸葛亮一直执着祁山的原因。

还有如果不北伐,待到中原稳定,其他人发展速度必然远超蜀国,到时候蜀国就是毡板上的肉,为了自身发展,一定要北伐。只有趁其不稳,以攻为守,打乱魏国的发展,蜀国方有生机。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蜀国的国力根本不足以战胜魏国。

标签: 祁山

更多文章

  • “布政使”官职的历史由来 布政使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布政使

    布政使,俗称藩台、藩司等,在清朝时期为从二品官员,主要主管一省之行政和财赋之出纳。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当我们看一些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古代官职名,一些官职乍一看好像也就一般,但却是极其重要的位置,例如"太子洗马"这样的官职,我们的第一感受可能会觉得这个官

  • 古人娶妻和纳妾都有哪些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纳妾

    在现在的电视剧里,经常会有正妻和妾室争风吃醋的画面,有的小妾很有手段,仗着自己得宠,就百般难为正室,到最后不仅可以把正妻踩在脚下,甚至有的还可以干掉正妻,成功上位,看的人十分气愤。古代实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男子在娶了正妻之后还可以有别的女子,也就是我们说的三

  • 高仙芝活了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仙芝

    说到高仙芝估计很多人也都知道,非常厉害的一个人,是唐朝时期的人物,这个人战功显赫,战绩满满,从小就非常出名,那么很多人对这个高仙芝的死比较的感兴趣,很多人想知道这个高仙芝活了多少岁,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分析看看,高仙芝死的时候大约多少岁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历史上并无高仙芝出生时间

  • 饺子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饺子

    说起饺子,相信这是很多中国人都非常喜欢的食物了。在我国每家每户到了冬至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了,从古至今,这样的习俗从来就没有变过。饺子也是我们中国逢年过节也是平时最喜欢的美食之一了,也是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美食。我们大家伙年年都吃饺子,但是饺子是谁发明的呢?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发

  • 清代散文家方苞生平成就有哪些?方苞又有什么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方苞

    方苞简介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

  • 赵云都打过哪些胜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

    说到赵云打胜仗这个事情其实很多网友都是知道的,应该是算蛮多的啊,但是有多少好像网友们也说不太清楚了,虽然赵云被誉为是长胜将军,但是到底胜利了哪些战役好像网友们也不太清楚,所以下面小编就着赵云打过哪些胜仗这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吧,感兴趣的别错过!正史上:我们先说正史上的吧,就是有史书记载的,什么

  • 赵云都杀过哪些三国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

    说到赵云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也还真的是有点意思的,可以说是万人迷啊,也被誉为是常胜将军,最近很多网友也说了,是听说赵云天天常胜常胜,但是除了长坂坡和收复四郡就没有其他的事迹了,那么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以前来说说看看,赵云在三国时期有斩杀那些有名的大将吧!说到被赵云斩杀的武将在正史中还真的没有多少记载,唯一

  • 清朝的六部尚书官职是几品 相当现在的哪一个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尚书

    清朝的统治模式基本沿袭明朝,称之为“清承明制”,包括官职体系。清朝的官职体系中,六部尚书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于隋朝时期,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沿袭三省六部制,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

  • 崇祯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后妃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帝

    崇祯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后妃有哪些? 后妃周皇后,1644年明亡之际自尽殉国。袁贵妃,1644年明亡之际自尽却未死。清朝入关后,后由清廷赡养其终身。田贵妃,田秀英,宠妃,1642年病死。与崇祯帝、周皇后葬昌平天寿山思陵。(以上三位详细事迹见各自单独词条)王顺妃,原为选侍,生长平公主后因血崩症病逝,追封

  • 朱由检的周皇后子女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由检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周皇后子女有哪些?周皇后是位美丽端庄的女子,皮肤洁白如玉,国色。《崇祯宫词》记载她:“皇后颜如玉,不事涂泽”。《旧京遗事》记载:“烈皇后圣质端凝”,“皇后玉体,从容而定。初无金张四性之心,及进谒至尊之前,神人佑助,国色朝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