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代国力很是强盛,人们的服饰呈现着怎样的发展?

唐代国力很是强盛,人们的服饰呈现着怎样的发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53 更新时间:2023/12/19 7:39:15

着衣不仅仅是一种时尚,亦是一国之社会变化的直接体现。唐代国力强盛,人们的服饰呈现着多元化的发展,再加上胡服的引入,唐人的穿衣时尚名目极其繁多,而这也带动了纺织业的发展。和我们后世的丝绸出于江南不同,唐代的北方才是丝绸主要产地:河南道仙、滑二州的方纹绫,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绫;河北道恒州的孔雀罗、春罗,定州的两窠绫;山南道荆州的交梭縠子,阆州的重莲绫;剑南道益、蜀二州的单丝罗,益州的高杼衫缎,遂州的樗蒲棱,都是花色绮丽的贵族使用的丝织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著名的纺织品还有地毯,唐人把地毯称为“地衣”,唐代的室内仍以席为主,人们的主流坐姿仍然是席地而坐。席地坐不一定就是跪坐(正坐),还可以盘腿坐,古人称胡坐。普通人家地上铺有草席,尊贵人家才可能铺地毯。

唐朝诗人秦韬玉《豪家》曾经描写了唐代豪门的生活场景: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避邪。按彻清歌天未晓,饮回深院漏犹赊。那个时代,欣赏歌舞的时候,一定要先在地上铺一张地毯,由狮子造型的香兽压在四角,然后由舞伎在地毯上表演舞蹈。今天,日本柰良正仓院就保存有中国唐代皇帝送给日本皇室的制花毯。

在绫罗绸缎风靡之后,逐渐开始有一些唐人流行起穿布衣,其中最有名的是产自于帝国遥远南疆桂林的桂布。“桂布”实际上是麻布,最喜欢桂布的则属白居易,在《新制布裘》一诗中,白居易赞叹自己新作的衣服:“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温。”而且,桂布所作的衣服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最爱,在《枕上作》一诗中,白居易“腹空先进松花酒,膝重装桂布裘。”

普通的唐人当然穿不起丝绸,低下阶层唐人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贫穷的老百姓,一般戴幞头巾子,穿粗褐衫,好一点的人家,幞头、汗衫、外袍、裈袴,再配一双皮靴,这就是典型的唐人装束了。

然而,对于唐人的居所、建筑、宫殿、楼台、城墙,今天我们已经难以见到实物了,唐人留于后世者,除了冠绝百世的唐诗、传奇,就是如栋的典籍文卷了。那个如日中天的帝国,有着瑰丽的都城、繁华的集市以及庄园,但留下的实物除却陪葬的冥器便是纸质的文书手卷和画作。

贞元十九年,白居易为校书郎,租用住宅为“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居住条件都较为简单,堂室不分。北方住宅大多为夯土垣墙,木屋架上复以茅草,复瓦的住宅,则是有钱的富有者。唐代贵族宅第的大门采用鸟头门形式,宅内用回廊组成庭院。至于乡村住宅则不用回廊而以房屋围绕,构成平面狭长的四合院;此外,还有木篱茅屋的简单三合院,布局比较紧凑,草堂三间,中间前檐敞开,用两柱,两边间隔为室,室前后檐都开窗,窗下墙为编竹抹泥,窗用纸糊,窗外种杂值花木。

至于饭食,唐代北人以栗米饭为主,南人以稻米饭为主,后世的中国,小麦一统北方,成为极其重要的粮食,但在唐代,还是粟米的天下。粟米便是小米,唐人熟悉的称呼还有黄粱。

南人则热衷于吃青精饭,用杜鹃花科的灌木南烛枝叶,捣碎出汁后,用来浸泡大米,蒸熟后又晒干,米便成了青色。道士们说这种饭是滋补养气的,以至于人人抢食,使青精饭成为当时的备食品。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皇位继承这个大事上,乾隆为何选择了平平无奇的嘉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虽然在后期是衰落不堪的,可是在中间,也是有着闻名的“康乾盛世”的,期间的三位帝王都是能力出众,智慧并存,有着很大文治武功的功绩的。康熙打江山,雍正治江山,乾隆最舒服,玩江山。康熙皇帝平三藩,征葛尔丹,打下清朝版图,雍正呕心沥血,把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乾隆皇帝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守护了清朝的繁盛。而

  • 徽州砖雕除了具有一种装饰美外,还可以应用在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砖雕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由于青砖在选料、成型、烧成等工序上,质量要求较严,所以坚实而细腻,适宜雕刻。在艺术上,砖雕远近均可观赏,具有完整的效果。徽州砖雕装饰重点是门楼、门罩;作为古民居出入口标志的门楼、门罩、造型多样。祠堂、书院、寺庙和窗户第装饰的门楼、八安墙:有垂花门楼,字匾

  • 王坦之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何敢当场撕碎司马昱的遗诏?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忠良之臣,大家印象中可能就是听从皇帝指派,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办事的臣子吧。然而,总会有例外,皇帝的话就算要听,也得是在正确的前提下,如果没有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就算听了,恐怕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王坦之就是如此,司马昱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写下遗诏,却被王坦之当场撕碎,司马昱非但没有怪罪,反而高兴很多。这究

  • 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是如何从历史中谢幕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李善长,文史百科

    李善长,这个活跃在明初政坛上的超重量级人物,有着惹人注目的多重身份:朱元璋的淮西老乡;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重要智囊和后勤补给官;明朝开国第一文臣,第一任宰相;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样一个人,如何从历史中谢幕的呢?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在残酷的所

  • 严嵩获得了嘉靖皇帝重视,徐阶又是怎么扳倒严嵩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严嵩在明朝有“六大奸臣之一”的称号,关于他的记载几乎都是负面评价,“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甚至于嘉靖皇帝求取长生,也被视为严嵩附和。然而一个光是会趋炎附势的小人,怎么能获得嘉靖皇帝重视?而嘉靖还不是昏君,要不然他当政期间,也不至于能让锦衣卫在这个时期能遏制住内厂。另外严嵩当政15年,直到嘉靖四十三

  • 丁香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在现代该如何种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丁香属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亚高山、暖温带至温带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寒温带的向阳灌丛中。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栽培品种属庭园普遍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

  • 在唐朝法律中,对诸如八百里加急的军事文书有何规定?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在文学作品中,对此有精彩描写:“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随即便见烟尘滚滚,骑者已然离去!此时,古道凝云,晴空赫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

  • 在自然灾害面前,现代社会可做出哪些有效的防护措施?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灾难总是如猛虎一般,突然袭来,使人措手不及,造成巨大伤害,但大量的实践性研究表明,灾难事故是可以防范的,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降低灾难事故所带来的损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地震中如何自救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可以迅速跑到门

  • 匈奴人在战国时期就非常猖狂,那李牧又是怎么击败匈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早在春秋战国,匈奴人非常猖狂,经常骚扰边境,掠夺财物,你还没出手呢,匈奴人已经骑着快马回到家了,各国拿匈奴也是没有办法,但是这时候除了个能人,就是李牧,很多人都知道赵国的大将李牧大败匈奴,这个事情其实还是非常值得称赞和炫耀的,这对各国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大家也知道匈奴人非常的难打,那么这个李牧

  • 追根溯源,隋炀帝为什么不惜倾尽国力也要征服高句丽?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炀帝,高句丽,文史百科

    隋炀帝为什么不惜倾尽国力,也要与高句丽死磕到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国祚仅延续了37年。隋朝在隋文帝统治时期和隋炀帝统治前期曾盛极一时,但自从隋炀帝发动了灾难性的三征高句丽之战后,国力迅速衰竭,百姓民不聊生。最终一场遍及全国的起义将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