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世民诛杀太子与齐王后,却为何放过了唐高祖李渊?

李世民诛杀太子与齐王后,却为何放过了唐高祖李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290 更新时间:2023/12/29 20:28:08

李世民为夺皇位而诛杀太子、齐王,却为何放过了唐高祖李渊?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李建成李元吉入朝经过玄武门,一场输死搏杀就此开始。

李建成、李元吉没有准备,等他们到了临湖殿,发觉事情不妙,拨转马头想退回东宫。李世民一声令下,属下开始对太子、齐王展开围猎。不多时,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尉迟敬德射杀李元吉,太子、齐王首级都被割下。

虽然太子、齐王已死,但战斗仍在继续,李世民马上派尉迟敬德前去威逼李渊。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浑身是血,手提长矛,突兀地出现在李渊面前,李渊见后大惊失色。尉迟敬德大声道:“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已经将其诛杀,秦王担心陛下受惊,命我来保护陛下。”

史料记载“癸亥,立世民为皇太子。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在尉迟敬德的要求下,李渊下令,将军队的指挥权交于李世民,于是这场政变才平息下来。之后李渊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并将大权交于李世民,所有军国大事都由李世民处理。既然是政变,为何李世民杀掉了太子和齐王,却放过了李渊呢?

一、面对传统孝道,李世民有所顾忌

儒家孝道是古代宗法社会的重要表现,在唐朝对此同样重视,孝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核心,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已经有违孝道。然而父子感情和兄弟感情还不一样,如果李世民杀掉李渊,那么可能引更强烈的反效果。

毕竟孝道已经深入人心,孝德也是考察官员的重要一项,而如果父母去世,官员也必须按照要求丁忧。假如李世民杀了父亲李渊,光是舆论的压力,可能都是他无法承受的。在发动政变之前,李世民是做了最坏打算的,其中也包括杀掉李渊。除非势不得已,李世民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二、李世民并非泯灭人性的屠夫

李世民和太子集团的矛盾早就产生了,固然李世民有权夺皇权的野心,但这这场政变也是一步步演化而来,并非一蹴而就。哪怕兄弟之间的矛盾再激化,但他们毕竟是亲兄弟,要说李世民没有一丝兄弟感情,这也是不现实的。

在李世民发动政变之前,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策划了另一次政变,那就是准备在昆明池暗杀李世民。当时恰巧突厥入侵唐朝边境。李元吉请求率兵征讨,李渊统同意了。李建成、李元吉想以践行为名,在出兵那天在军帐中杀掉李世民。

好在秦王府耳目灵通,李世民率先得知了消息,并召来幕僚商议此事。大家都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却说:“骨肉相残是古今最大的丑事,我知道大祸马上到来,但我还是等他们先动手,我们在讨伐他们。”

诚然这其中可能有做戏的成分,但我们不能排除李世民也心有不忍,当时的李世民应该是有所犹豫的。如果李世民真的早就决定杀掉太子,他的表现应更为坚决一些。

李渊作为隋朝旧臣,和刘邦、朱元璋等人相比,他的天下得来相对于容易很多,所以李渊身上也缺乏杀伐果决的气势。对于太子和秦王的矛盾,李渊基本上做到了不偏不倚,他总是再设法缓解儿子们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父亲,已经是很称职了,于是我们可以说,李世民对父亲还是有较深的感情的。

史料记载“元吉密请杀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状未著,何以为辞?”元吉曰:“秦王初平东都,顾望不还,散钱帛以树私恩,又违敕命,非反而何!但应速杀,何患无辞!”上不应。”

李元吉曾经请求李渊杀掉李世民,还列举李世民在洛阳的“不法”行为,李渊对此应是深感郁闷的,所以对李元吉的要求,不予回应。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无奈,双方的矛盾已经形同水火,如果不动手就可能被对方所杀。如果形势没有恶化到最坏的程度,李世民是不会下狠心杀掉李渊的。

三、李渊有所觉悟,同意放权

李世民城府很深,在政变之前,他的很多做法都是在做戏给别人看,别看他只是派出尉迟敬德去找李渊逼宫,事实上绝非这么简单。

皇宫大内本应守备森严,而在政变之前,皇权仍牢牢地掌握在李渊手中,那么尉迟敬德是如何仅凭一人,闯到了李渊面前?而且还是身披甲胄、手持武器,这未免也太容易了吧。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世民在此之前就已经对李渊动手了,他必须要将李渊控制住,才能顺利发动政变。

史料记载“渐蒙恩遇,参预谋议。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

在玄武门之变的记载中,并没有显露出侯君集干过什么,但他却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我们可推测,那些背地之中的暗箱操作,可能就是出自侯君集之手。很可能在发动政变之前,李渊就收到了警告,并且皇宫中的侍卫已经被秦王掌控。如此这般,政变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成功。

当然了,如果李渊是个死硬分子,就是不同意放权,坚决不妥协,那么他的后果很可能是被杀。派尉迟敬德去见李渊,很可能李世民已经授意其可以便宜行事,如果李渊拒绝放权,尉迟敬德可能会动手弑君。

李渊见到事已至此,纵使心中再悲伤也是没有意义的,李世民再怎么说也是他的亲生骨肉,难道他在命人杀掉李世民,那么大唐的江山让何人来接替呢?所以最后李渊选择了妥协,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并放权至东宫。

既然李渊如此明智,那么李世民还有什么理由去杀父呢。李唐的天下,有一大部分都是由李世民亲自打下来的,于是在李渊身后总是笼罩着李世民的光晕,李世民就是是那个天选之子,或许老天早已定下其开创霸业的道路。

标签: 李世民李渊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朱棣称帝以后,他恢复了哪些被建文帝削去爵位的宗室?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建文帝,文史百科

    朱棣称帝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八日,恢复了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的爵位。随后恢复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的爵位。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明成祖令周、齐、代、岷四王归藩。六月二十六日,成祖取消建文帝之父朱标的兴宗庙号,重新称懿文太子;七月十二日,成祖将朱允炆的三个弟弟由亲王降为郡王;十一月将朱标之

  • 退避三舍中三舍到底有多远?退避三舍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退避三舍,典故,文史百科

    退避三舍中三舍到底有多远?三舍具体指:90里远。并不是三里远,大家一定不要搞错了,古代一舍是指30里的,所以三舍就是90里了,这个大家一定不要搞错了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主动回避或退让,以免产生冲突。“舍”在古代行军打仗时,专用于衡量距离,一舍就是30里

  • 所有的隔夜菜都不能吃吗?隔夜菜吃了又有什么危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隔夜菜,危害,文史百科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很多家庭的剩饭剩菜都直接进了垃圾桶,不少营养学家也表示隔夜菜不能吃,隔夜菜中有许多的致癌物质会给我们身体健康带来特别大的伤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隔夜菜都不能吃呢?隔夜菜吃了有什么危害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隔夜菜的危害关于隔夜菜,有了解的人知道吃隔夜菜不好

  • 指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唐代张彦远对此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指画,唐代,文史百科

    指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的画法。即以画家的手指代替传统工具中的毛笔蘸墨作画,别有一种特殊趣味和技巧,故被称为指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起源手指画之创始,仅据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有这么一段记载:“盛唐时期,在一位毕宏,官京兆少尹为左庶子,是当代擅画古松的名家。杜

  • 在中国东北的古梨园内,135岁的梨树开花时冠盖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梨树,文史百科

    黑龙江哈尔滨,在古梨园内有一株135岁树龄的梨树,开花时冠盖的面积达到300平方米。4月末的开花期像是一把雪白的巨伞。公园主任李营华介绍,这棵梨树高12米,每年只需要春天浇一次水,水量需要20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梨树梨树是蔷薇科梨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在全球都有广泛的

  • 王昭君维护了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她一生究竟嫁了几次?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昭君,汉朝,文史百科

    “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一生嫁了几个男人? 丈夫分别都是谁?说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她可是有“落雁”之称的。尤其是关于她的这个“昭君出塞”故事,可是流传千古啊。因为她一个人,就维护了汉族和匈奴之间的关系!那么王昭君一生是嫁了几次呢?分别都是嫁给的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

  • 牙门将是什么官职?蜀汉的牙门将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牙门将,文史百科

    牙门将是古代官职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牙门”,负责在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在汉末三国时期,担任牙门将的人通常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勇武,以上阵搏战。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位。对于蜀汉来说,因为实力相对弱小,所以需要借助于地形等来防御强大的曹魏。在此基

  • 公孙瓒与袁绍同为18路诸侯之一,那么二人的矛盾从何而来?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孙瓒,袁绍,文史百科

    公孙瓒,字伯珪,出生在幽州辽西郡令支的一个贵族家庭,虽然出生便是贵族的他,却没有豪门子弟养尊处优、吃喝玩乐的腐化生活,待人诚恳。史书记载公孙瓒姿貌魁美,仪表堂堂,而且声音洪亮,被侯太守相中,招为快婿,还资助公孙瓒去卢植那里学习深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来公孙瓒举官,是那种

  • 韩琦于大中祥符元年出生,他少年时期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琦,经历,文史百科

    韩琦于大中祥符元年七月初二出身于世宦之家。据韩琦墓志、行状记载,自五世祖以上,韩氏多葬于博野县蠡吾乡,至曾祖韩璆以来,则改葬于相州安阳县(今河南安阳)的丰安村,故而韩琦认为自己是相州安阳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48《韩忠献公琦行状》记载:八代祖朏,为沂

  • 关于嘉庆真正的死因,为何说是因为疾病去世比较靠谱?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嘉庆,死因,文史百科

    在清朝的诸位皇帝之中,嘉庆皇帝应该是最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位了。毕竟嘉庆皇帝在位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值得被写进历史的大事件发生,而嘉庆皇帝本身也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作为清朝的一个转折点,嘉庆在位的时候,正是大清朝由盛转衰的时候,社会动荡,矛盾分化厉害,但是嘉庆作为当时在位的皇帝,也没有什么办法去阻止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