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第一个记入史册的名妓是谁 她最终成为管仲之妾

历史上第一个记入史册的名妓是谁 她最终成为管仲之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15 更新时间:2024/1/24 4:48:08

娼妓自古有之,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妓女还不在少数,她们有些甚至因为才情出众得到后人的敬重,回顾历史,第一个被记载史册的名妓又是谁呢?

中国之有娼妓,究竟起于何时,据传说是远在夏时(公元前2000年左右),西汉时的刘向则认为是公元前77年至公元前6年,他在《列女传》中有过“夏既弃礼义,淫于妇人。求四方美女积之后宫,作烂漫之乐”的记载,但并不可能据此就作为有娼妓的凭据,只能说明夏桀之荒淫。而较有正式史料依据的,在时代的《板桥杂记》后跋中有“管仲相桓公,置女闾(即妓女)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富国”的记载。在《论语·八月》篇中也有“齐人妇女乐,三日不朝,孔子行”的这句话,也可作为旁证。在《列女传》卷六中也记述有过《齐管妾倩》的故事,由引可见,管仲设置妓院一事,可以说是中国之有妓女的起源。

据山东方面相传,有下面这样一段故事:

管仲在公元前686年之时,以他卓越的杰出才能,担任了齐国的首相。当时齐国的国力比较薄弱,生产也不发达,经济比较窘迫。管仲接任相位之后,襄赞齐桓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富国富民,开设妓院,增加赋税,即为其措施之一,管仲的目的是渐渐使国力充实起来,仅仅过了五年,到了公元前681年,即齐桓公即位五年之时,羽毛已渐丰满,管仲不免有点居功自傲之心,认为国力已经强盛,人民生活也富裕了起来,便开始追求享受。他想,自己是开设妓院的创始人,但自己人没去逛过妓院。于是有一晚公务稍闲之机,他带了侍从,来到了妓院。

妓院的领班见到相爷大驾光临,当然盛宴接待。管仲一进妓院,见陈设富丽堂皇,里面一派丝弦歌舞,不觉心性怡然,他对妓家领班说:

“你这里既是上等妓院,该有绝色女子呀。”领班脸上陪笑地说:

“有!有!有!”于是马上吩咐:“传田倩进见相爷!”

相爷来逛妓院,本来就是一件爆炸性的新闻,院中上下不但接待隆重,而且忙得莫知所措,这“传田倩进见相爷”的话一传了出去,片刻便见在几支火把的照耀下(按:当时还没有民用蜡烛)走出了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子,她对着管仲深深一拜:“小女子田倩拜见相爷!”

火把照处,只见她秀发披肩,容颜俏丽,举止文静娴雅,说话燕语莺声,管仲不由见色心喜,立即用手扶她起来,并叫她陪酒。酒宴以后,管仲把她拥入房中。

从此以后,管仲心神不宁,时刻思念田倩的俏丽和温柔,他一有暇,必到妓院,而每到妓院,单召田傅侍夜,久而久之,妓院领班及院中人等均知此女是相爷看中的,从此就很少叫她陪侍别的客人。而田倩也从此声价百倍,相爷的专宠,谁敢随意染指,院中对她的看待也自然人随名贵,一切待遇特别从优,还派了两名侍女专侍奉于她,皇宫中的王公贵族夫人小姐也不过如此,田倩得宠于管仲,则成为了当时名噪一时的艳妓。

这管仲虽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但心胸非常狭隘,妒贤忌能。当时,在齐国另有一位博学的能人,名叫宁戚,他有报国之心,但苦为管仲所排斥,因而始终被压着人能抬头,他曾几次上书给齐桓公,对国事提出了许多关键性有益的建议,但都被管仲扣下来了,没能递交给齐桓公。

宁戚从友人处知道此事,心中愤愤不平,欲见桓公面陈,但他是个平头小人物,又怎能轻易见到堂堂的一国之君。他苦于不能面见桓公,经过思索,心生一计,投在管仲属下的一位官员处做了一个牛夫(因当时管仲为了扩充齐国的军事实力,把马全作军用,一般官员出入都乘坐牛车,连齐桓公也不例外)。

有一天,齐桓公到城郊农村视察,这位官员也在陪同之列。午间休息之时,宁戚敲着牛角,用凄凉委婉的声调唱出:“浩浩乎白水!浩浩乎白水!”齐桓公听到这句唱词,很不理解,于是呼召这位官员查问,这唱“浩浩乎白水”的是个什么人?

奏大王,这是为小臣赶牛的牛夫!”

“啊!一个牛夫能唱出这样令人费解的歌词,其声调竟如此委婉有致,他叫什么名字?”

“他叫宁戚”。

“宁戚,啊,传他来见!”

这宁戚应命来见,行了拜见君王大礼之后,仍然唱着:“浩浩乎白水,浩浩乎白水!”齐桓公感到诧异,一再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清大王回朝间一问管仲相爷,他会懂得的。”

齐桓公见他如此回话,也不勉强其立即解释这句歌词的含义,不过他已觉得他话中有话,他既点名叫管仲回答,可见他也非等闲之辈,且其貌不凡,尤其语言颇有气质,于是命他一起回到朝中,安置在馆驿住宿,一面召见管仲,告诉他这件事。

管仲一听宁戚这个名字,心中就恼了,这家伙,居然见到桓公了,如若桓公知他的才能,我又将若之何?这……这‘浩浩乎白水又是什么含义?他苦思冥想,一连想了好几天,也还是一个闷葫芦,莫知所以,无法向桓公解答,他为此十分懊恼。

到了第五天的傍晚,他为此事,心中烦闷万分,不由想到妓院去散散心。到了妓院,少不了又是由田倩陪侍,田倩见他面色不快,不由小心翼翼地问道:

“相爷,今日为何这般不高兴?莫非是奴妾侍奉不周?”

“此事与你无关!”

“相爷是有别的心事 ?”

“宁戚……”田倩对这个名字十分熟悉。

这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有才之士,田倩柔声地说:“相爷为他着什么恼呢?”

“哼!一个乡下的穷读书人,还想来过问国家大事,还想用难题来考我!”

这田倩的祖父,父亲也是个乡里的读书人,只因家境贫寒,又恰逢管仲下了要在全国选美,开设妓院的命令。田倩自幼生得聪明美丽,于是也在应征之列,但她因出身书香世家,受了文化知识的薰陶,因而身虽在妓院之中,却也留心国事。她早就听说宁戚是个很有才气的隐士,也听说过管仲妒贤忌能的毛病,今日见这情景完全证实了此言不谬,她于是仗着管仲宠爱于她,于是向他说道:“奴妾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啊,你有什么话对我说?说吧!”

这田倩站立起来,对着管仲行了一个大礼,“小女子,如果语言不当,话里有冒犯相爷之处,望相爷海量宽恕。”

“你就毫无忌惮地说吧,什么宽恕不宽恕的,你说什么我都不会计较于你。”

“小女子在家的时侯,听到家父说过,不要以老人年纪老了而轻视他;不要以这个人出身微贱而认为了无能;不要以为年轻人不懂事而肯定他无才干。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里之内,必有知音,小女子认为,家父说的这番话颇有几分道理,不知相爷以为然否?”

“啊!……你还有话吗?”

“有!相爷,当初太公望七十岁还在商的首都朝歌屠牛和做小贩糊口,八十岁的时侯,以他的才干被周文王拜他为师,终于襄肋了周文王灭掉了商纣,建立了周王朝,九十岁的时侯,被封为齐国诸侯。商朝开国的贤相伊尹,原先也作过奴仆,后来却帮助了商汤,灭掉了暴君夏桀,建立商朝,换来了一代承平,百姓们安居乐业。像他们这样的事实,不正说明了家父之言是确有一定的道理么!”

管仲一听她的这番话,觉得这女子的见解,非同一般,看她小小年纪,竟有这般不同凡响的政治见解,他不由愈益爱她,不由进一步问她:“那你认为宁戚这句‘浩浩乎白水”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相爷难道没读过诗经?‘浩浩白水,倏(倏读shū )之鱼,君来如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这几句话乃说明他将自己比成一条在水中悠悠之鱼,但如果被人钓起,它也就不能再回到水中去了,当前国家还没真正强盛,他想为国效力,不愿作个袖手旁观的人呀!”

这几句话一说,使管仲不由肃然生敬,“看不出,你真有几分见识,真乃一代才女也!”

“相爷夸奖了!自古道:‘单丝不成线,独木成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筷子易为折断,而几根筷子成把就难为其断了,相爷自上任以来,为了使齐国强大,用了不少心血,但孤掌难鸣,相爷,您若是还有个得力的助手,岂非龙乘云,虎生风,更为得心应手,能更加如愿以偿么?”

这句话,掷地有声,正说到管仲的心坎上,管仲虽妒贤忌能,但心中仍拳拳以国事为念,还不愧是个贤明之相,他的理智仍很灵敏,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嫉妒贤能,本是人的天性中自私的一个构成部分,管仲听了田倩的这番话,不由心头泛热,对宁戚的几次建议压而不发使他不能得见桓公而感到愧悔,“唉!我堂堂一国之相,还不如一个年轻女子,我真糊涂,我真惭愧!”

“相爷!”这时田倩又进言了,“我们齐国位于东海之滨,地处偏僻,为欲称霸诸侯,必须名义上还得联合其他各国,拥护周朝,现在北主的匈奴,正对中原虎视耽耽,相爷何不以齐国的名义联合燕赵诸国,出兵御边,使匈奴知道我有所戒备,不敢起歹心。这样,我们齐国则威望徒增,一跃而成为诸侯之首,由此,便可以周室的名义,左右其他各国,这叫做挟天子而令诸侯,小女子一派信口胡言,不知相爷以为如何?”

“好计,好计!倩儿,你真非同凡器也!小美人儿,你不但人儿美,难得的是心灵儿慧,你真是我齐国一宝也!料不到你有如此的见识,从明天起,我就把你接进相府,成为我的次妾,为我襄办国事!”

“谢过相爷恩典!”

管仲这时心花怒放,料不到风尘之中,得到能为他排难解忧之人,他由此更加怜爱于她,立即拥她上床,云雨同欢,从此把她当成一件稀罕的国宝。

第二天管仲回报桓公,盛赞宁戚的才干,亲到馆驿,接宁戚进府,设宴款待。席间,特召田倩陪宴,宁戚也久闻田倩乃一代佳人,且才气过人。席间,通过管种的介绍和交谈,宁戚对田倩油然生敬,“这是一个非凡的女子!”

田倩通过陪宴,也加深了对宁戚的了解,她的内心里不由对这位初见面的男子,暗中产生一种莫名的爱慕,只恨相逢恨晚,她觉得宁戚的才华远在管仲之上。管仲在席间向宁戚认错道歉,彼此畅谈,而成知己。接着,管仲奏准桓公,任命宁戚为副相,作为他的得力助手。

管仲欲纳田倩为妾,拍桓公及社会舆论不利,影响自己的声望,于是在桓公面前极力赞誉田倩的才华,说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中才子,是齐国的国宝,他奏请桓公批准纳她为安。

桓公听他把田倩说得天花乱坠,也不由心生异想,想扰为己有,于是立即召见,田倩对桓公行了君臣之礼,从容自若,潇洒自如,桓公一见心里痒酥酥地,“这样多才多艺的美人儿,可惜不能为寡人所有,可惜!”他毕竟是一朝君主,不便强夺大臣之爱,只好赐以重金帛并新自为媒,将田倩赐与管仲,作为管仲的正式夫人。

田倩以她的聪明才智,而尤其是善于言词,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最早的一位名妓。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儒家五圣指的是哪些人?儒家五圣的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儒家五圣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也称儒教或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在中国,甚至是世界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儒家也出了不少圣人贤者,例如儒家五圣就是儒家代表人物。那么儒家五圣又是谁呢?儒家五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

  • 道教的起源:道教的创始人是谁? 道教创立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道教

    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存在。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

  • 袁世凯的后代都有谁 一妻九妾所以子女成群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世凯

    要说袁世凯的后代有哪些人,那可真是数不过来啊。毕竟袁世凯一共有十个老婆,所以袁世凯的子女就有数十个,之后子孙加起来更是达到了79个之多。接下来就详细介绍下比较杰出的袁世凯后代们,他们的一些详细事迹等。盘点袁世凯的后代袁世凯共有1妻9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

  • 司马懿的儿子有9位 最出名的司马昭能力完全不如司马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

    司马懿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也为后来晋国一统做出了铺垫,那么司马懿怎么死的,司马懿的儿子又是谁呢?虽然从古至今都有人在询问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但是不得不说两人施展拳脚的年代是不一样的,但是司马懿还是笑到了最后,而且是家族兴旺。一、司马懿有9个儿子张皇后生: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平原王司马干

  • 禁止核试验国际日是哪天 禁止核试验国际日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核试验

    核试验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私下秘密制造核武器,核武器危害已日益凸显。2009年,联合国大会就宣布8月29日为禁止核试验国际日,目的是为了宣传、教育和倡导禁止核试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是全人类都应该参与的一项倡议。禁止核试验国际日是哪天2009年12月2日,联合国大会宣布,8月29日为禁止核试验国际日。

  • 叶适的诗词作品介绍 叶适代表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叶适

    叶适担任过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等职,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等作品,他主张功利之学,并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叶适的诗词在诗文创作上,叶适继承韩愈“务去陈言”、“词必己出”的传统,从观点到文字均力求新颖脱俗,提倡独创精神,主张&ldqu

  • 中国近代十大才女盘点 近代哪个才女才情千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才女

    她们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个性鲜明,令多少后人无比向往、叹服!这些红颜,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身价矜贵无比;或绝代风华,魅力无人能及;或才情千万,傲然自立;或历经磨难,故事曲折离奇。但她们都用自己的美丽、智慧,书写了一代不朽的传奇。1、传奇才女张爱玲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ldquo

  • 历代“太上皇”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上皇

    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1、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着这个儿子得济,反过来还的养活他。当了汉王,老爹也没有

  • 曹真是谁的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真

    曹真究竟是谁的儿子曹真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大将军、大司马,他英勇善战,战功赫赫,深得曹操的赏识。他与曹操之间有着怎样微妙的关系?他到底是谁的儿子呢?曹真画像根据史书《魏略》的记载,曹真原本姓秦,他的父亲其实是与曹操有兄弟之交的秦邵。秦邵早年与曹操关系非常好。在兴平末年,曹操与袁术在豫州交战,秦邵也

  • 历史百科之“千金”原指出类拔萃男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千金

    “千金”一词首出于《南史》,南朝梁著名文学家谢庄有个小儿子谢朏,十岁便出口成章。其父谢庄自夸说:“真吾家千金!”谢朏长大后不仅成了文学家,还当上了尚书令。此后的数百年内,“千金”一词一直用来形容出类拔萃、德才兼备的男子。以&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