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晋朝皇帝世袭表 西晋皇帝世袭表及简介 东晋皇帝世袭表及简介

晋朝皇帝世袭表 西晋皇帝世袭表及简介 东晋皇帝世袭表及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3 更新时间:2024/2/3 9:04:47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此后是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八王之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颍、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晋自五马渡江天下遂分为二,又有五胡乱华十九国并立。

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公元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帝,延续西晋政权。五年后,即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续建了晋朝,史称东晋。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定有天下之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丞相、疏族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和中朝勋臣的一致拥戴,317年三月在建业承制改元,即晋王位,改建业为建康,史称东晋。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司马炎出名在一是统一了中国,成为晋朝开国皇帝,二是后宫妃子超过万人,儿子众多但最终却立了白痴司马衷为继承人,更为他娶了丧门星贾南凤,死后留下烂摊子!还有白痴皇帝司马衷也挺出名了,除了白痴,一生之中三废三立也够传奇的。西晋的其他皇帝,在位时间都挺短的,所处的时代又乱的不得了,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搞不清楚。东晋的皇帝不够出名的原因是大权往往掌握在外戚和权臣的手里,尤其是从中后期开始,权臣甚至可以任意废立皇帝。做皇帝的胆战心惊、小绵羊似的,所以出名的都是大臣而不是皇帝。

西晋(公元265-316年,共51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晋高祖(晋世祖追崇)

宣帝

司马懿

晋世宗(晋世祖追崇)

景帝

司马师

晋太祖(晋世祖追崇)

文帝

司马昭

晋世祖

武帝

司马炎

泰始

265年290年

-

孝惠皇帝

司马衷

永熙

290年306年

-

孝怀皇帝

司马炽

永加

306年313年

-

孝愍皇帝

司马邺

建兴

313年317年

东晋(公元317-402年,共10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晋中宗

元帝

司马睿

建武

317年322年

晋肃宗(肃祖)

明帝

司马绍

太宁

322年325年

晋显宗(显祖)

成帝

司马衍

咸和

325年342年

-

康帝

司马岳

建元

342年344年

晋孝宗

穆帝

司马聃

永和

344年361年

-

哀帝

司马丕

隆和

361年365年

-

废帝

司马奕

太和

365年371年

晋太宗

简文皇帝

司马昱

咸安

371年372年

晋烈宗

孝武皇帝

司马曜

宁康

372年396年

-

安帝

司马德宗

隆安

396年418年

-

恭帝

司马德文

元熙

418年420年

西晋皇帝列表

图:西晋疆域图

晋武帝司马炎 仁以厚下,宏略大度,史上最宽厚仁慈的开国帝王,可惜晚节不保(236年-290年5月16日)(265年-290年在位)

奉辈开晋、消灭东吴、结束三国纷争、其非贤明君主

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280年灭吴,统一全国。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公元290年病逝,时年55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

以下三人为司马炎称帝后追尊的皇帝,这三人并未正式称帝。

晋宣帝司马懿 三国的终结者 西晋王朝奠基人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修水利等经济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晋景帝司马师 控制曹魏政权的旷世枭雄

司马师(208-255年),字子元,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大将军。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太祖司马昭的兄长,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他继承父亲的权力,废魏帝曹芳,平定淮南三叛,击灭东吴诸葛恪的大军。基本控制了曹魏政权。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师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晋文帝司马昭 灭蜀汉 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继承父兄的权力,弑魏帝曹髦,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掌权期间派钟会邓艾灭蜀。其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有著名的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

昏庸无能、其妻引发八王之乱、政变后被毒死

司马衷,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被司马越毒死,终年48岁。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

内政动乱、匈奴南侵发永嘉之祸、举国衰败、刘聪毒害

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匈奴贵族政权刘汉军俘虏,次年后被刘汉主刘聪用毒酒毒杀,时年30岁。

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

国运衰落、民不聊生、出城降刘后被刘害、西晋告亡

司马邺,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初为秦王,驻守长安。311年,怀帝被刘汉军掳走后,群臣拥立他为太子。313年,怀帝被毒死的消息传来,尚书、左仆射鞠允,卫将军索琳、梁芬等人于四月在长安扶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建兴”。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

东晋皇帝列表

图:东晋疆域图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

任用王导、移都江南、王马共治天下、东晋江南立足

司马睿,字景文,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时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在建康称王,改元建武,次年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元帝即位后,矛盾四伏,忧愤而死,时年47岁。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

自小聪慧、见之长安与日、平定王敦之乱、巩固基业

司马绍,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代皇帝,晋元帝长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为人豪爽,即位后,平定王敦叛乱,巩固了东晋的统治,在位期间曾经中兴。病死,终年27岁。

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

比较平庸、欲借外戚庾亮树己之风、虽无建树晋也安定

司马衍,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司马衍于325年10月19日继位,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晋成帝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西元329年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后才迁回建康。晋成帝在位期间曾经命令庾亮北伐,但是败于石虎。西元336年晋成帝颁布壬辰诏书,禁止豪族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341年又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342年晋成帝病死,终年21岁。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

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

在为两年、重用庾泳、庾翼、无任何政治建树、早亡

司马岳,字世同。东晋的第四代皇帝,明帝的儿子,母庾文君,是晋成帝的同母弟弟,326年被封为吴王,后封琅琊王,342年晋成帝死后,由于权臣庾冰与庾翼力主之故,晋康帝才得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344年患病身故,终年23岁,葬于崇平陵(今 江苏省江宁县蒋山)。其妻褚蒜子(崇德太后) 生晋穆帝司马聃,死后谥为康献皇后。

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344年361年在位17年。

年幼继位又褚太后主政、桓温驱除庾氏、在为十七而亡

司马聃,康帝长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2岁的他走向皇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为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361年晋穆帝病死,终年19岁。

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361年365年在位5年。

在为四年即病死、无任何政治建树、中信道士不老仙丹

司马丕,字千龄,为东晋的第六代皇帝,晋成帝之子,晋穆帝之堂兄弟。晋哀帝本应继晋成帝之位即位,但是由于权臣庾冰的意见而无法即位;司马丕于361年在晋穆帝死后即位,改元隆和,但是大将桓温当国,晋哀帝形同傀儡。晋哀帝即位不久就迷上了长生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榖、服丹药,结果晋哀帝服药后药性大发而不能听政,于是由褚太后再次临朝。365年晋哀帝便因药物中毒死于太极殿,时年25岁。

晋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365年371年在位6年。

桓温借故逼褚废帝、被逼出宫降海西公、为保身安屈辱

司马奕,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365年(兴宁三年)2月23日即帝位,司马奕即位之时,桓温掌握朝政,而且桓温也有意废掉司马奕自即位为皇帝,但司马奕本身并无过失可言,桓温便指司马奕阳痿不能人道,于371年废司马奕为东海王,之后在贬为海西公,迁居吴县。司马奕遭此挫折,心灰意冷,又怕再遭祸端,便枉塞聪明以苟且偷生。之后司马奕便沉迷于酒色,于386年过世,时年45岁。曾用年号:太和(366年)

晋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371年372年在位2年。

温废帝后而立、一切以温是从、形同傀儡在位两年病亡

司马昱,字道万,河内温县人,晋元帝少子,母郑阿春,司马绍之弟。幼岐嶷,为元帝所爱。初封琅邪王,初封会稽王,桓温于公元371年11月废司马奕后,于同月己酉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

司马昱继位后,一切听命于桓温,形同傀儡。公元372年7月,司马昱病危,宣布立子昌明为太子,并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请以大司马镇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的桓温入京辅政。桓温不理睬,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授权桓温可以依据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例摄政;如果太子不值得辅助,可以取而代之,自行称帝。

郎中王坦之接到这诏书,极力劝谏,并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诏书撕成碎片。司马昱自慰地说:“天下本是取来之物,卿何必如此着急呢?”王坦之反驳说:“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能私自授予他人!”司马昱沉吟良久,无话可答,命令王坦之重新起草遗诏,改成:“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大司马(桓温),太子要象刘禅对待诸葛亮一样,敬重桓温。”第二天(己末日),司马昱死于建康宫中,终年53岁。司马昱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简文帝。

晋孝武帝司马曜(352年396年11月6日)372年396年在位25年。

略有作为、值桓温亡东晋危机过、被宫女用被子闷死

司马曜,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个皇帝,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因酒后戏言,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闷死,终年45岁。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396年419年在位23年。

愚蠢无为、权落旁人、亲政桓玄失败、刘掌权、桓自立

司马德宗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谥号为安帝。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8年420年在位3年。

在刘裕的策划下继位又在其的威逼下禅位,东晋告亡

东晋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最早封琅邪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刘裕勒死安帝后,立他为帝。为刘裕所废,后又被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终年36岁。

桓玄之乱后,刘裕当政,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的企图,而且晋安帝本人不辨饥寒,司马德文便随侍于晋安帝左右;直到有一次司马德文因病出宫,刘裕才派人杀害晋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于是刘裕为符合图谶所言,便于418年改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元熙。

标签: 晋朝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哪个皇帝的妃子最多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古代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夏启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共有过67个王朝、446位帝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农民起义政权未计)。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皇帝在不但左右着社稷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同时也摧残和压抑了中华女性几千年。自黄帝开始,中国就表现出了对女性的性压榨。孙思邈在《千金方?房中补益》中提到:&ldq

  •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皇帝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

    说起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大家都知道是康熙。但谁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呢?中国古代的皇帝为数众多,但在位时间普遍都不长,在宝座上坐个一年半载就被赶下台的大有人在。比如说秦王子婴,那位指鹿为马的大奸臣赵高杀了秦二世之后把他扶上台,但又不许他称帝,说是各地纷纷造反称王,秦地已不如从前广大,只能像从前一样

  • 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古代对中国的称呼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

    你知道历史上的中国有哪些别称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别称都是什么含义吗?中国别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做驺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

  • 华尔兹简介 华尔兹的起源与发展 华尔兹的主要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尔兹,简介,起源,发展,主要,特点,华尔兹,简介,Walt

    华尔兹简介华尔兹(Waltz),又称圆舞曲,一种自娱舞蹈形式,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这倒是一语道破地抓住了华尔兹舞动作的基本成分。华尔兹根据速度分化为快慢两种之后,人们把快华尔兹称为维也纳华尔兹,而不冠以“维也纳”三字的即慢华尔兹,它是由维也纳华尔兹

  • 无影灯的用途和特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无影灯

    无影灯作为医院手术室的宠儿,想必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价值。可以这么说,它可以重新点燃患者的希望。确实如此,手术无影灯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除了医疗方面之外,无影灯就没有其他的用途了吗?无影灯的用途一、台球无影灯的设计现阶段双母灯型的手术无影灯,色温一般在4300K±

  • 无影灯能无影的原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无影灯

    无影灯简介手术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以最佳地观察处于切口和体腔中不同深度的小的、对比度低的物体。由于施手术者的头、手和器械均可能对手术部位造成干扰阴影,因而手术无影灯就应设计得能尽量消除阴影,并能将色彩失真降到最低程度。此外,无影灯还须能长时间地持续工作,而不散发出过量的热,因为过热会使手术者不适

  • 世界十大交响乐团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交响乐团

    世界十大交响乐团分别为:德国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奥地利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美国纽约爱乐管弦乐团、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德国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捷克爱乐管弦乐团、费城管弦乐团、加拿大多伦多交响乐团、前苏联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日本广播(NHK)交响乐团。接下来我会为您介绍这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一、德国德累

  • 交响乐队简介 交响乐队的配置 交响乐队的形成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交响乐队

    交响乐队简介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队。交响乐队大约定型于19世纪20年代,并开始在欧洲及全世界流行。交响乐队一般包括四组乐器,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交响乐队的配置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弦乐组:小提琴

  • 人的血型分为哪几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血型

    人的血型:A型B型O型:最古老的血型AB型其他:还有存在不典型的,不属上述血型的血型。极其罕见。其中有可以测定RH阴阳性,一般人都为阳性。有的是RH阴性,A、B、O、AB都可以测RH阴阳性。其中AB型RH阴性极少数,故被称为熊猫血。通常所说的血型就是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异性业确定

  • 中国十二生肖的历史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十二生肖

    中国的十二生肖起源,众说纷纭。有认为史记中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以及“大挠作甲子”中的“甲子”,就是指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源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陔余丛考》中载:“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