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出息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出息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4/1/22 8:30:09

“出息”一词的含义是上进、本事、能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息,不过“出息”这个词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实际上这跟西周时期的姬姓诸侯国息国有关。息国存在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国都是在今天的河南省息县城西南青龙寺。息国曾率军讨伐强大的郑国,最后大败而归,被评价是自不量力。不过息国既然敢挑战郑国说明自身实力应该也不会很差,最后息国在春秋初期被楚国所灭。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出息”的来历,一起来了解下吧。

我们最为熟悉的息国历史来自春秋时代的息夫人,据说楚文王灭息就是为了她。息夫人原叫息妫,陈国人,嫁给息侯,归宁路过蔡国,因蔡侯的夫人是息夫人的姐姐,故在蔡国暂留。姐夫蔡侯见息夫人貌美,举止轻浮。息侯得知后大怒,但考虑到蔡国实力比自己强,不敢发兵,只好跑到楚国,唆使楚文王假装攻打息国,然后他请求蔡国前来支援,这样楚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将蔡国灭掉。楚文王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发兵攻打息国,息侯派人前往蔡国求救,作为裙带国,蔡侯当然得来支援,于是楚国掉头攻打蔡国,俘虏了蔡侯。蔡侯为报复息侯,在楚王跟前极力赞美息夫人倾国倾城的美貌,楚文王为之心动,一不做二不休,灭了蔡国后,顺便也吞并了息国,强行将息夫人占为己有。

对于息国历史,我们只停留在春秋时代,《左传·隐公十一年》中载有“息侯伐郑”的故事,这是东周最早对息国的记载。而西周甚至商代息国或息族的来龙去脉一直是个空白,直到上世纪七十年末河南罗山县莽张镇境内发掘了25座商周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礼器和玉器,其中带“息”字铭文有29件,如乙息觚、息伯卣、息戈、息爵等等,并在一座墓葬中出土了象征国力的重器“息鼎”,从而断定这里为息国墓地,曾属于商代息国的势力范围。甲骨卜辞中有“……息……伯……”的记载,可知息国为伯爵,周代姬姓息国就是在商代息国的基础上重建的。商代息国的确切位置应该就在今河南罗山县、息县一带,也有说法认为商代息国在罗山境内,西周重封时东迁至息县境内,称为“新息”。虽然经过考古掌握了古息国一定的信息量,但还有许多地方成谜,比如商代息国的姓氏、何时立国、首封君等等。

“息”的甲骨文有“鼻子”形,“鼻子”就是“自”,“自”的象形是“鼻子”,鼻子是人脸上最显眼的部位,人家随手一指就会指到你的鼻子,一旦碰壁首先受伤的肯定也是鼻子,所以被人拒绝了往往会说“碰了一鼻子灰”;人家指着你骂你会说“指着我的鼻子骂”。鼻子因为高高耸起,处于人体的最前端,所以有开始的意思,比如自从。“鼻子”下面有类似呼出汽水的指示符,表示“正在呼吸”。《说文解字》说:“息,喘也。”段玉裁注:“喘,疾息也。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引申为休息之称。天地万物有了合理的作息,就会按自然生长,所以“息”字又引申为生长之息。国家需要休养生息,人类需要生生不息,故“息”字有一层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的意思,比如子息,即子嗣;利息,即本金中产生的利益,等等。

我们都听说过“息壤”这个词,《山海经·内经》:“窃帝之息壤以堙红水。”这是关于息壤的传说,说得是鲧偷了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帝尧处死了鲧,然后让他的儿子禹来治理洪水,大禹最终用疏导的方式成功治理了洪水。“息壤”是什么东西?传说它是能不断复制、膨胀的土壤。但事实上,息壤是指被翻松的正在等待耕种的土地,据说帝尧杀鲧的起因就是鲧私自将这些百姓历经千辛万苦才翻好的土(息壤)去填洪了,严重影响了农业耕种。早息部族的族人希望后世子孙代代有“出息”,便用“息”来命定族名和国名,寄予殷切厚望。

息国南依淮水,北临大别山脉,是中原进入长江流域的咽喉要道。商代中后期,武丁为了扩展疆土、控制南淮地区,与息国联姻,从出土大量兵器及斧钺来看,息国当有一定的军事执行能力。楚国灭亡息国,也曾建有著名的“息师”,春秋时享有盛誉,也离不开息地历代相传的这种军事优势。“戊申,妇息示二屯。永。”妇息,商武丁娶息国女子为妻,与息国加强外交关系,从而也掌控了息国的军事力量。《诗经·殷武》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的诗句,殷武,即商武丁,可见武丁曾大肆讨伐过荆楚。根据史实记载,荆楚早在夏时就已开始活跃,经常北上骚扰中原地区,在商朝“九世之乱”时期更是猖獗,唐代《毛诗正义》说:“高宗前世,殷道中衰,宫室不修,荆楚背叛。”直到盘庚迁殷,武丁即位后,商朝才慢慢走向复兴。武丁选择与息国联姻估计与“奋伐荆楚”有关。息国与殷都有一段距离,但与商王朝政治往来密切,安阳殷墟刘家庄曾出土过两件“息”铭铜器,可见殷都有息族人曾在王室任职。息国国力不俗,威望颇高,有过一时的辉煌。

商末大板荡时期,息国估计没能看清时势,导致息国族人站错了队,最后被周族灭掉,息人或迁或被融合。之后周族将息人东迁到息县建立姬姓息国,即为西周息国。春秋初期,随着楚国北上步伐的日益加紧,息国已成为楚国的兼并对象,息夫人的出现,加速了息国灭亡的步伐。

标签: 出息

更多文章

  • 大长秋是什么官职 大长秋权力大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长秋

    大长秋是什么官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长秋宫,这里的长读作(cháng),因此,大长秋的长也读作(cháng)。秦称将行。汉景帝时改称大长秋,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为皇后近侍官首领,多由宦官充任。官名。皇后的卿

  • 历史上最受宠的皇后盘点 美貌绝非主要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后

    西汉最受宠的皇后陈阿娇:金屋藏娇,汉武帝专宠十年的皇后陈皇后(生卒年不详),名不详,祖籍东阳县(今安徽天长)。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皇后为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之裔,堂邑夷侯陈午与大长公主刘嫖之女。陈皇后在汉景帝年间嫁予太子刘彻为太子妃,建元元年(前140年)立为皇后。元光五年(前130年),以

  • 古代官职宇宙大将军的由来 宇宙大将军的权力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宇宙大将军

    宇宙大将军的封号由来宇宙大将军,是梁汉帝侯景的封号。梁武帝死后,侯景立萧纲做皇帝,是为简文帝。侯景自封“相国..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依汉萧何故事”。十月,又自封为“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以诏文呈简文。简文大惊曰:“将军乃有宇宙之号乎?&

  • 古代官职太子洗马的由来 太子洗马的权力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子洗马

    太子洗马是干什么的太子洗(xiǎn)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秦汉始置,作先马,后人可能误写,作“洗马”,从此留下千古悬念。正史王朝统一将官名做“洗马”,而不用“冼马”或“先马”。明朝就经常有

  • 古代官职银牌天使的由来 银牌天使的权力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银牌天使

    辽国银牌天使是什么银牌天使,辽官名。亦称“银牌郎君”。始于唐,宋、金亦设。唐代,发驿遣使,由门下省给银牌。辽代凡遣使外出,贵人佩金牌,其次佩银牌。凡有重要命令,皇帝即以银牌亲授使者,给驿马若干匹,昼夜驰行500~700里,使者所至如皇帝亲临、需索更易,无敢违抗。辽国的银牌天使

  • 中国古代最常见的40个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古代

    我们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这些官职在文学著作中有的有注解,有的则没有。哪么,这些文武官称到底是多大的官,他们与现在

  • 古代的校尉放现在是个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校尉

    校尉是什么官职校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官名。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战国末当已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清袁赋谌《重修始祖荣公遗像记》:“ 始祖(袁可立始祖)以武功起家,于明太祖征伐著勋,封睢阳卫昭信校尉,遂家于睢,迄今

  • 旧中国上海滩七大歌后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歌后

    上海滩七大歌后简介上海滩七大歌后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旧上海媒体和听众评选出来的歌星,她们是: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白光、李香兰(山口淑子)和吴莺音。七大歌后中资历最老的是龚秋霞、白虹与周璇,自30年代初便活跃于歌舞团。龚秋霞来自梅花歌舞团,是梅花五虎将之一。白虹与周璇则是黎锦晖创办明月歌舞团

  • 盘点五大歌名最长的歌:最长的居然108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歌名

    现在的人不知道都怎么了,喜欢给孩子起四个字的名字,然而又不是复姓,歌手也是疯掉了,说到歌名最长的歌,可能大家觉得也就十几二十个字吧,可是呢,看到它的名字的时候,我大概都崩溃了,我想如果需要报幕员报出来的话,可能会一口气憋死,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歌名最长的歌排行榜的第一位有多少个字,一定要看到底哦!1、

  • 大悲咒全文及注解:大悲咒全文注音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悲咒

    大悲咒全文及注解:大悲咒全文注音(图文)大 悲 咒(01)拼音:na mo he la da nu duo la ye ye经文:南 无 喝 啰 怛 那 哆 啰 夜 耶谐音:拿 磨 喝 拉 达 奴 多 拉 夜 耶(02)拼音:na mo wo li ye经文:南 无 阿 唎 耶谐音:拿 磨 喔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