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满汉全席怎么产生的 乾隆是满汉全席倡导者

满汉全席怎么产生的 乾隆是满汉全席倡导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00 更新时间:2024/1/24 2:20:40

满汉全席产生于清朝乾隆皇帝时期,它是清朝处在上升时期,其国势兴隆在饮宴上的一种体现。而它又是通过乾隆的膳事活动和巡游活动被引发出来。分析“满汉全席”产生的原因,大体有如下诸多社会因素:

一、乾隆时期,史称“盛世”。由于经过康熙雍正两朝对政权的培植芟理,国家形势稳定,经济繁荣。这被认为是清廷对汉族实行绥靖政策的成功,是努尔哈赤“满汉一体”思想的结果。“满汉一体”的积极意义在朝野被广泛认同和称道。而“满汉全席”的产生则是对这种政局意识的迎合。

二、历史上国强民泰、经济繁荣时期,也是筵宴发展的昌盛时期。大唐盛世,出现了曲江宴、烧尾宴等名宴,乾隆盛世,则产生了千叟宴、满汉全席。这是社会发展反映在饮食上的一种规律。

三、乾隆得到先世留给他的国富遗产,有恃无恐,使他在膳食上大为讲究起来,且铺豪奢。这时期的宫廷御膳,较之前几朝有了显著的发展;“御茶膳房”始设膳事档案处;宫内宴式种类增多,如“新正筵宴”、“茶宴”、“大蒙古包宴”等;也由于乾隆喜食南味,使得苏扬烹饪进入宫廷,至清宫御膳中的“汉食”部分大为增加,这对满、汉食风的进一步交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乾隆时期,大力倡导汉学,开博学宏词、经济、考廉方正等科,编纂《续三通》、《皇朝三通》、《四库全书》等。这种倡导汉族化运动的措施,对汉族饮食文化的兴盛和发扬起到连锁作用,致使官府和民间的汉族食俗礼仪得到增加,这对“满汉全席”的产生注入了促进的因素。

五、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也出于乾隆本人的喜游好览和寻求天下美味,在他执政期间,东巡盛京,朝圣曲阜,南游苏扬,西谒五台,视察京都……所到之处,膳事盛况空前。地方官府既要顺从乾隆的民族进食意念,又要迎合他寻求地方汉食美味的愿望,所以迎皇筵宴自然趋于一种满、汉食风合壁的形式。这种筵宴形式,在官府和民间也产生了附随的用。

由于上述宫内和社会的诸种“饮食气候”,使“满汉全席”的形成有了“水到渠成”的条件。

据史料记载:乾隆在第五次巡游山东时,同皇后到曲阜祭孔,并将女儿下嫁孔府后代,“陪嫁品”中有一套“满汉宴·银质点铜锡仿古象形水火餐具”。这套餐具共计408件,可盛装196道菜,出自广东潮城(今潮州)“颜和顺正老店”的潮阳银匠义华之手。也许正因为乾隆赐给孔府这套“满汉全席”餐具表达了他寻求“满汉一体”的“圣意”,人们也就从中领悟到了什么。于是,也就在这个时期,官府和市肆上开始盛行“满汉全席”。乾隆这个举措,是“满汉全席”形成的引发点,乾隆本人也成为“满汉全席”的倡导者。

标签: 满汉全席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的年号分别是什么 它们各自代表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皇帝

    清代从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他们分别有自己的年号,而皇帝的年号代表着一年时期的治国理想而已他们个人的治国理念,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分别都有不同的年号。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你知道以“天命”为年号

  • 中国各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一句话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国号

    中国历史悠久,经历了朝代的更替和变迁,不同朝代都有具体的国号,也成为后人研究各朝的重要分界线,《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一般来说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

  • 婚房为何又称作“洞房” “洞房”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婚房

    婚房还有另一说法,称作“洞房”,“洞房花烛夜”、“送入洞房”等都对新婚夫妇婚房称呼的例子,那么,为什么婚房又会被称作“洞房”呢,这个称呼的来源是什么?但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根深蒂固,不

  • 儒家学派怎么创立的代表人物有哪些_儒家学派对中国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儒家

    中国作为享誉中外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可贵之处在于迄今为止从未中断,这在世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中华文明曾经乃至将来都会对世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儒家学派发挥了关键作用。一谈到儒家学派,就必须提起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 放射性元素是怎么发现的_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放射性元素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这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至理名言,这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研究,她通过不懈的努力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一位一生获得

  • 历史上后妃从不自称“臣妾”?宫廷剧的一大错误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臣妾

    在宫廷影视剧中,后宫嫔妃们都对着皇上自称“臣妾”,然而根据史料看来,嫔妃们并不是自称为“臣妾”,这是现今一个较为多见的词语错误。编剧们请读史料 历史上后妃从不自称臣妾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

  • 明朝被赋予“文正”谥号的四大名臣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唐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的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曾国藩。今天笔者和大家一起认识下明朝得此殊荣的四位名臣(排名按历史顺序)。方孝孺(1

  • 明朝81位开国功臣的下场 他们都死得太惨_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

    1、徐达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魏国公徐达(洪武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长子辉祖

  • 新中国成立后颁七次特赦令 大赦天下不止古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特赦令

    你会认为大赦天下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皇帝遇上个什么喜事,才会有的么?其实主席也是可以签署特赦令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实行过7次特赦,分别是1959年、1960年、1961年、1963年、1964年、1966年对确认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犯进行赦免,直至1975年赦免全部在

  • 新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都是谁? 习近平是第几届国家领导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习近平

    国家领导人第一届(1954年1959年)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政务院)总理第二届(1959年1965年)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第三届(1965年1975年)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