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是指的什么东西?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是指的什么东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54 更新时间:2024/2/2 7:53:22

说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句话我们也是经常性的听到了,那么鱼肉什么的我们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个刀俎的“俎”是什么意思呢?有的人说是真砧板那么真的就是砧板吗?而且这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史记*项羽本纪》里的著名故事“鸿门宴”写道:因为刘邦和项羽与怀王有“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刘邦入关中后占领咸阳,封存秦宫府库想据为己有,并驻军霸上严阵以待,守住函谷关不让项羽入关。

后到的项羽率带甲四十万屯驻新丰鸿门,刘邦的霸上驻军只有十万,就是不论兵力的多少,刘邦军队也抵挡不了彪悍的楚军。

眼看着要任人宰割,刘邦只能巧言令色地求和解。于是项羽请刘邦到鸿门赴宴。鸿门宴上项羽虽然被说服,而范增意在杀了刘邦以绝后患,于是屡次欲对刘邦下手,形势非常威急,这种情况就好像刘邦是被放在砧板上的鱼、肉,已经无处可逃,而项羽和范增则像是手执快刀的庖厨,只要愿意就可以一刀剁下来让刘邦化成齑粉。

刘邦好不容易躲过了想取他性命的项庄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想救刘邦。樊哙吃了项羽赏赐的生猪腿,听了樊哙的一番辩解,心里的疑虑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时刘邦趁机借口出来上卫生间,想缓口气。

樊哙劝刘邦赶紧逃走,但是刘邦说还没和项羽告辞。《史记》在这里写樊哙说了几句话: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樊哙的意思是说:做大事不计小节,现在逃命要紧,你还讲究什么?更何况你是放在人家砧板上的鱼肉,人家手里拿着刀,你还回去自投罗网不成?

这个“俎”就是古代切肉用的砧板,有木制的也有青铜制的,板面长方形,两端有足,从今天的观念看来像是供坐的小凳子。

商代青铜俎

古人觉得“俎”的形状很像“几”,所以又称其为“俎几”。“俎”不只是庖厨用具,而且是在祭祀、宴飨中都会用到的礼器。在祭祀中常与“俎”搭配使用的是另一种礼器叫作“豆”。《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豆原来是盛放黍、稷等粮食的陶制器具,到了周代演变为放醢(古代用鱼、肉制成的酱)的盛器,周代的“豆”材质变成青铜,博物馆里看到出土的青铜豆有很多非常精美。

春秋时期青铜俎

因为常用“俎”、“豆”来举行祭祀活动,所以也用“俎豆”来指代礼仪方面的事。在周代这样一个礼乐治天下的时代,“俎豆”之事就显得格外重要。《论语*卫灵公十五》中记载一个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到了卫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陈”同“阵”,意思就是作战时的军阵,这里用“陈”来指代打仗的事。孔子回答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孔子的回答意思是说:祭祀的事情我知道,打仗的事情我没学过。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这个故事背后所隐藏的深意是:孔子的主张是回到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以治天下的时代。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大征大伐的年代,卫灵公显然更想用发动战争解决问题,而对礼乐并不感兴趣。孔子知道自己的思想在卫国不可能被施行,所以就离开了卫国。

《俎豆礼容图》孔子小时候就喜欢陈列俎豆模拟祭祀。

简单说:“俎”是切肉、盛肉的案子,但针对于当时用“俎”盛行的时代,又不能简单地把“俎”等同于今天的案板之类。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高坐具,更不可能有大的桌、案一类的家具,所以在贵族宴饮的时候都是一人一座。席地而坐的贵族每人面前有几,上面放着盛肉的“俎”。鸿门宴的时候项羽赐给樊哙“彘肩”,樊哙就是以盾为俎切了猪腿来吃。

从周代青铜铭文的记载来看,用“俎”的制度非常讲究。比如有“彘俎”、“羔俎”等,也就是说放不同的牲体有不同的俎。《礼记》里说“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用俎、豆祭祀、宴饮,放的牲体不同,用的俎豆数量也不同,这是表明尊卑贵贱的标志。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守身如玉出自哪里 为何用来形容女子洁身自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守身如玉

    古代女子古代重用“守身如玉”来形容洁身自好的女子,她们自尊自爱,不轻易和男子有肌肤之亲,守身如玉也成了对她们洁身爱好的最美夸赞,不过我们似乎没想过守身为什么一定要如玉呢?为什么不能如花岗岩,如金刚石呢?守身如玉出自《孟子·离娄上》:“孰不为守?守身,

  • 盘点历史上敢于直谏的大臣有哪些_历史上敢于讽谏的大臣有哪些_历史上敢于直言不讳的大臣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讽谏

    楚庄王时,楚国有一个名叫孟的宫廷歌舞艺人为了便于记读,我们称他为艺人孟他虽然身份低微,却能言善辩,常常以戏谑说笑的方式讽谏庄王。楚庄王虽然是一代霸主,但他也有骄纵、奢靡的一面。比方说,庄王有一匹名驹,他对这匹马极其喜爱,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给予它最高级的待遇:第一,给这匹马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第二,

  • 历史百科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黄河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一句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俗语,比喻受了很大的冤枉,很难摆脱关系,避免不了嫌疑,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但若仔细想想,这句话也颇有些不可理喻,令人费解。众所周知,黄河之水由于泥沙含量极大,我国古人常以“黄水一石,含泥六斗&rdquo

  • 古代最残酷四种刑法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刑法

    在我国古代残酷的刑法中,有很多刑法让人听了就毛骨悚然,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知道一些,比如车裂、剥皮、腰斩。那么哪几种刑法最残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剥皮剥皮: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样的撕开来,最难的是胖子,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油,不好

  • 负羁妻什么意思_负羁妻的故事_负羁妻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负羁妻

    晋文公是个大器晚成的人。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还是公子重耳的他因为遭受父亲晋献公的迫害,不得不逃出晋国,游历各诸侯国。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里,公子重耳和他的追随者辗转于翟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和秦国之间,寻求庇护和帮助。这些国家对待重耳的态度各异,有的把他视为上宾,热情款待

  • 古代十大绝色美女是谁 古代十大绝色美女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美女

    中国古代最具魅惑力最美的的十大美女你知道都有谁吗?这十大美女偶读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古代十大绝色美女之一:被妖魔化的妲己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一个红颜祸水的传说有关。最着名的例子要算“妲己亡殷”。传说中的妲己不仅荒婬狐媚,而且性情残忍,纣王迷于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妲

  • 三国马超是哪个名族的 三国马超属什么生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超

    说到马超这个人其实也还是挺有个性的,他虽然是西凉地区的人,但是最后还是在蜀国蜀汉这边做了五虎将军了,所以这个人其实也真的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就是因为他从西凉地区而到了四川这边来做了大官,所以很多人多马超的名族非常的感兴趣,有的人问了马超是什么名族的,也有人问了马超的生肖是什么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

  • “青楼”一开始并不指“妓院” 为何后来成为烟花之地代名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青楼

    古时有将妓院称为“青楼”的说法,青楼的称呼更为内敛委婉,然而其实“青楼”一开始并不是用于形容妓院,而是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青楼”被当做妓院是唐宋之后的事情。等到了南北朝的时候青楼开始和妓院挂钩,南朝梁刘

  • 古代女子婚假年龄是多少 超过年龄不嫁需罚款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

    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晚婚晚育成了时代的趋势,不少女性不会因为年龄到了就选择嫁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剩女”出现,然而在古代,女子的婚嫁年龄是有规定的,且如果超过了年龄,还有可能需要接受罚款。我国古代是一个 “早婚国家”,古代人认为“男有室

  • 萝莉是什么意思 萝莉一词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萝莉

    Loli全称Lolita 中文分别译作萝莉和萝莉塔 简单地说就是能引起人们(通常是男生)对年纪小或者看起来年纪小的女孩的特殊偏好(不一定是平时所说的“爱”)的女生,简单的说就是看起来显得萌的女孩,但是不一定是幼女或者少女,基本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但是由于各个人萌的对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