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本命年介绍_本命年的习俗有什么_本命年历史由来

本命年介绍_本命年的习俗有什么_本命年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74 更新时间:2023/12/24 3:34:04

本命年最初为五行数命回归之年,即60年一本命年,目前主要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

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每到本命年时,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均需系上红腰带,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也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中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即个人出生时的属相,恰好是当年属相相同,这一年就被称作本命年。

所谓“本命年”就是十二年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比如狗年出生的人,2018年就是他们的本命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

本命年是中国传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民间已经深入广大群众之心,在中国,但逢本命年,每每总会看到一些人们被特别优待,比如被强制“穿上红内裤”,挂上“红绳”之类等等;这些一般出现在本命年即将过生日的人们,他们也往往会收到一些隆重的生日礼物,为的是图个吉利。

民间有种说法,说人们在“本命年”里会遭遇厄运,常常会遇到很多不遂心的事,比如生病,破财,犯小人,婚外恋等;甚至做出一些平时看来荒诞不经的事情来。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本命年顺,则一顺百顺,鸿运当头,势不可当;本命年背,则到处是关口,满眼皆门坎,霉运到家。

也正因为说法不一,人们对本命年就有了很多的想法,很担心自己在这一年的运势,希望能平安度过这一年。也就因此形成了很多与本命年有关的习俗禁忌。

一、扎红腰带

每到本命年时,北方各地,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袜子、红裤衩(俗称“本命年老三样”),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即便是在很多传统民俗已经少有人知的情况下,这一习俗却仍然经久不衰。特别是每年快要过春节的时候,即将面临自己本命年的人们,都会引起重视。这也就是现在市场上被称为“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热销的原因之一,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认为这样便可消解灾祸、化凶为吉。

二、拜祭“本命神”,以求延寿

本命神的说法来源于道教。道教吸收民间流行的“本命”说法,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论。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自然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

对于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统称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神。如民族英雄岳飞生于公元一一零三年,夏历癸未年,他的本命星君为“癸未太岁魏仁二大将军”。按照道教说法,修真炼性须致力于本命元辰,本命年或平常年份礼拜本命元辰,会消灾获福,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三、穿红色内衣裤

本命年穿红色内衣裤的习俗,在各地都很流行。但很多地方习俗认为,这种红色内衣、内裤一定要别人送,据说这样的话,辟邪的功效会大大加强。

四、佩貔貅

本命年佩戴开光貔貅,貔貅(又名天禄、辟邪、百解),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色灰白,会飞。貔貅有将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五、垫红色鞋垫

本命年穿红色鞋垫,有踩尽天下小人,诸事顺利,让好运从每一步、每一步开始的寓意。

六、避血光之灾

本命年于很多人都认为是会有血光之灾,而躲避方法更是多样化。玄学者研究容易且有效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洗牙;第二种是多去捐血,则可躲避。本命年并非可怕,只是人的情绪会受影响比较大,此时可出外游学,多旅行或者跟朋友聚会多一点以化解情结绪郁结。可避免一些不必要发生的情绪意外。

据考证,“本命年”这一说法早在西汉就有了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天干地支的组合来记住所生的年份,为了便于记忆和推算,人们就采用鼠、牛等十二种动物来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方法,每年用其中的一种动物来作为这一年的属相。而本命年就是按照十二生肖属相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

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量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中国许多民族都有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的习俗,俗称“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5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七、本命年犯太岁

冲太岁分为年冲及对冲两种,对冲又叫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例如2013年癸巳年,属猪者对冲太岁。年冲即是指若个人生肖与值年太岁相同,例如2013年是蛇年,属蛇者即为值年冲太岁,所以本命年是犯太岁。

太岁,道教神灵,值年太岁专责司察人间善恶,每年轮流降福或降祸给有福报或作恶多端之人,冲犯太岁者,破财、招小人、诸事不顺,多厄运横祸,招惹祸端。犯太岁当请本命太岁护身符化解,太岁符分阴阳,男士请阴符,女士请阳符。

标签: 本命年

更多文章

  • 竹林七贤是哪七位 竹林七贤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的合称,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他们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肆意酣畅,因此,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文章创

  • 五斗米道是什么_五斗米道是谁创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朝野黑暗,人民灾难深重,反抗情绪激烈,于是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又称张道陵)弃官入川,学道于鹤鸣山(今成都大邑县北),并结合民间原始宗教信仰,著作道书,馥革当地民族原有的巫道,开创五斗

  • 男左女右的习俗怎么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男左女右

    “男左女右”是一种习俗,比如在结婚照上,总是新郎在左,新娘在右。中医为病人把脉时,也是“男左女右”的规则:男患者先搭左手,取其气脉。女患者先搭右手,取其血脉。大夫们说如果不遵循这一规则,就出现了“阴差阳错”的现象,万万不可颠倒

  • 五德终始说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五德终始

    邹衍,也作驺衍,号“谈天衍”。齐国(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人。战国末期的哲学家、阴阳家。建立于阴阳五行基础上的“五德终始”说是他学说的核心所在。邹衍认为,从天地剖判以来的人类社会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而五德转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

  • 不法古不循今是什么意思 不法古不循今谁提出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不法古不循今

    “不法古,不循今”是商鞅的变法理论,代表了法家思想,要求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法家人士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于是,商鞅明确地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认为&ld

  • 古代的纸窗户是如何遮风避雨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了。现在热门居住的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了,有很多的房屋结构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架构,北京的四合院。其实,四合院也叫做四合房,顾名思义就是在房屋的四个面都有房屋,也就是东南西北。由于组成了一个院子类型,所以便叫做四合院了。那么,

  • 河南为什么成为中国姓氏第一大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河南

    有学者经过考证后,得出结论:河南是中国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河南为何在中华姓氏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呢?首先,河南是姓氏开始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其二,当今中国120大姓多数属于黄帝族,少部分属于炎帝族和东夷族,而河南长期是这三族活动的中心,因此,这三族的姓氏也多数是在河南

  • 古代国号是怎么来的_古代国号怎么命名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国号

    国号,即国家的称号,或一个朝代的名称。国家或朝代创建者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在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国号的由来大致有四种情况。(1)根据发迹的地名以定国号。如汉是因其创建人刘邦曾受项羽封为汉王,

  • 古代皇帝赐姓的原因_皇帝赐姓有哪几种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赐姓

    赐姓,即帝王赐给臣民姓氏。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赐国姓。古代姓氏有高低贵贱之分,皇帝的姓最为尊贵,称为国姓。赐国姓是帝王对臣民的最高精神奖励,只有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者才能获此殊荣,获赐者将被附入皇室属籍。赐国姓的主要功能有三:安抚降将;笼络羁摩外蕃;褒奖有功;以示恩宠。赐他姓。除赐国姓外,

  • 古代人改姓是为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

    中国有句俗语:“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貌似古人是不轻易改姓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追溯中国的姓氏史,常可发现一些改姓的情况。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意回避。在古代,触犯尊长的名讳是绝对不允许的。当某个姓与帝王、长辈、名人的姓重合时,就必须换掉。如东汉明帝叫刘庄,为避圣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