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将军都是怎么称呼的 不同朝代称呼不同

古代将军都是怎么称呼的 不同朝代称呼不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16 更新时间:2024/1/24 9:03:31

将军是古代军官的称呼,但并不是历朝历代都如此称呼,那么古代将军称谓知多少?请看我给你细分晓:

东周

大将军官名。起于战国,历代多沿用,而以汉代地位最尊。汉初以韩信为大将军,其后又称为大司马大将军,位最尊贵,霍光王凤等皆曾任之。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大将军汉时军职最高勋衔。东汉时最高的官职,在朝廷掌有实权。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三国时魏、吴并增置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唐宋于十六卫皆置大将军;明初徐达为将军;清初年羮及诸王也曾授予大将军等号,督师出征,礼遇殊异,然并非常设,事毕则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一》。大将军:位在三公上,掌征伐。属有主簿(记室)、列曹掾(都督)。

将军指将军。将军官名。春秋时诸侯国以卿为将军,始有将军之称。战国时用为武官名。汉代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临出征之统帅亦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度辽将军等。魏晋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极繁,除沿用汉代旧称外,又有龙骧、骁骑等名号,其常置而有专职者仅为少数。唐代,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自唐至元也以将军为武散官。明代总兵官有挂印并带将军号者。此外,宋、元、明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清代的将军有四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黑龙江、吉林、伊黎等边疆地区,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统帅的称号,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四为正一品到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

西汉

车骑将军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其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

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苏武的父亲苏建伐匈奴有功,封为“游击将军”、“右将军”。

平东、西、南、北将军汉置。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三品。

右将军官名。右将军: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如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可宿卫皇帝。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三品。

护军将军保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前将军常设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设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三品。

轻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上将军主将,统帅。

后将军将军有前、后、左、右的名号,位上卿。

中将军将军的一种号。

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

镇军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不常置,位比三公。二品。

镇东、西、南、北将军位次四征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二品。

东汉

荡寇将军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五品。

奋武将军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西汉始置。三国均置。四品。

辅国将军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扬武将军东汉有此职,三国均置。五品。

三国魏

折冲将军三国魏吴所设杂号将军五品。

将军魏晋以后,中央军官逐渐形成两类。一类是实职,掌军队。在西晋即领军与护军将军(资格浅的叫中领军、中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各将军,总称“六军”。此外还有“四军”、“五校”。南朝领军将军下属有外监、制局监,掌兵器、兵役,多以寒门充任,一度得皇帝信任,权力膨胀,“领军拱手而已”。一类是虚的荣誉衔,并不领兵。地位最高的为骠骑、车骑、卫诸将军,还有四征(征东、征南……)、四镇(镇东、镇南……)等将军。他们虽不领兵,却“开府”,即建立将军府,设属官(长史、司马及诸参军),以为荣宠。如系实职都督(见下)带将军号,这些属官就要在都督指挥下承担军务。

次将职位次于主将的将军,即副帅。

安东、西、南、北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魏吴有置,蜀无。三品。

安东大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魏吴有置,蜀无。三品。

安远将军杂号将军。

虎威将军杂号将军。魏吴有置。

建武将军三国曹魏置。五品。

建威将军三国魏置,吴蜀亦置。四品。

昭武将军三国魏置杂号将军。

昭德将军三国魏置杂号将军。

讨逆将军东汉杂号将军。曹魏沿置。五品。

讨寇将军魏、蜀置杂号将军。五品。

卫将军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二品。

武卫将军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四品。

牙门将军三国魏黄初年间始置,无定员。蜀、吴亦置。五品。

讨虏将军东汉杂号。蜀亦置,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右大将军蜀汉建兴十三年初置大将军。景耀初分置右大将军。

横江将军仅三国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之。

平戎将军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上大将军吴孙权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陆逊任是职。

五代

辅国大将军后汉时设立的高级将军职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按清制,将军有四类一是宗室的封号如辅国将军之类;二为各地驻防旗兵长官;三则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四是正一品到从二品武职封赠的官阶。

标签: 将军

更多文章

  • 两宫太后为何出现并称 如何得以共存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两宫太后

    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也只有一个真正的统治者,古代国家是不允许有两个皇帝的,但却有可能出现两个太后同时存在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在古代并不少见。有人统计,中国古代历史上,真正以嫡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不足一半。也就是说,那些庶出的皇帝,都不是先皇的正宫娘娘所生。这些庶出皇帝登基后,若嫡母与生母都还在世,就

  • 珠算的历史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珠算

    珠算,即使用算盘来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最早见于汉朝的《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珠算正式列入非遗名录,也成为中国第30项被列入的非遗项目。珠算起源于什么时候?来一起看看。中国珠算历史源远流长,古算书严

  • 历史百科之文官武将何时分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官武将

    文武分离是国家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文官武将分开,是指有了专职军将,文官不再率兵作战,这在史学界已达成共识。但是,文官武将究竟何时分开?人们尚存不同见解。《史记》、《淮南子》称:黄帝时已设立“司马”等军事首领官职。《今文通典。尧典》、《古文通典

  • “千金小姐”的由来是什么 古时和今日用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千金小姐

    千金小姐是用来形容未婚女子,古时把富贵人家的未婚女孩称为“千金小姐”,那么千金小姐的由来是怎么样的呢?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离楚国,投奔吴国。途中他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

  • 宋朝官员为何戴长翅帽 发明人是开国皇帝赵匡胤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

    长翅帽是宋朝官员的标志性物品,发明此帽的是开过皇帝赵匡胤,用以防止官员交头接耳,以正朝堂严肃性。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河南开封市)私访。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异常的恭谦

  • 清华大学的名称怎么来的 所在地原是皇家园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大学中数一数二的学府,是所有学子的梦想学校,清华大学培养出诸多优秀人才,因此一提到“清华”就是代表着中国顶尖教育,那么清华大学的“清华”怎么来的呢?清华大学为何以“清华”来命名?那是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

  • 岳飞的谥号怎么来的?岳飞谥号“武穆”是刻意贬低?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

    岳飞岳飞冤狱:以“谋反”定罪岳飞是谁害死的?大家都知道是秦桧。但秦桧只是这个罪恶集团的成员之一,充其量是个头面人物,这个集团至少是由“四人帮”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读音:莫其懈)组成的。岳王庙前便有“四人帮”永持跪姿的生铁铸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女状元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封建儒家思想非常的眼中,历来都是男尊女卑现象,就连科举也只允许男人才可以参加。然而在清朝历史上,却出了一名女状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状元,那么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对这个女状元了解下吧。女状元:傅善祥傅善祥(1833年1856年),南京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

  • 明清时期的巡抚大人官职多大 巡抚都有什么权力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巡抚

    古装剧中经常能看到巡抚到地方视察,地方官都对巡抚毕恭毕敬,那么这所谓的巡抚大人的官有多大呢?主要是干啥的呢?足以让这些地方官员倒头便拜。按理来说天高皇帝远,就算这位巡抚大人是皇帝派遣下来的,但是手中并没有用于威慑地方官员的兵权,为啥那么多地方官员还是恭恭敬敬不敢造次,任他差遣呢?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巡

  • 绣春刀长什么样 是明朝锦衣卫专用刀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绣春刀

    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御林军概念性质的佩刀。 绣春刀外形综合了堪合时期日本输入中国的倭刀的特点,到中晚期更偏向于明代本土特殊定制的工部腰刀。张震主演的电影《绣春刀》让明代锦衣卫又红了一把,而电影中出现的锦衣卫的专用佩刀,和电影同名的绣春刀更是名声大噪。那么绣春刀是否真的是锦衣卫用刀呢?其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