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三公是什么职位?分别是哪三个官职?

古代三公是什么职位?分别是哪三个官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3 更新时间:2024/2/3 9:06:07

“三公”一般是指古时候各朝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在秦朝时期,三公是三个最大官职的合称,但到了秦朝以后,三公逐渐成为了虚职,而且地位也在丞相、宰相之下。各朝代对三公职位起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所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例如在《礼记》中三公是指司马、司徒、司空,而《周礼》是把太师、太傅、太保列为三公。那历史上“三公”的演变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的制度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名词:“三省六部”和“三公九卿”。其中“三省六部”许多人都答得上来,但“三公九卿”估计很多人都不一定答得上来。尤其是“三公”别看只有三个官职,但究竟是哪三个。历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公”指的到底是哪三个官员。

“三公”流传最广的两个说法。

一种是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个官员。

一种是指“司徒”、“司空”、“太尉”三个官员。

尤其是后者,由于“三国”这段历史深入人心,所以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对“三公”的理解就是“司徒”、“司空”、“太尉”。那么,这两种说法哪一个是准确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三公”的前身

三公之名,古已有之。西汉早期,朝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高官,故有人称其为“三公”。这就是关于“三公”最早的解释。

丞相,有时称“相国”,乃汉朝承秦而置。秩万石,“金印紫绶”,地位最高,为汉初第一高官。“掌承天子,助理万机”,几乎无所不统,权力也最大。根据《后汉书·百官志》的记载,丞相府中有“百官朝会殿”,皇帝与其议论国家大事,还要亲临其殿。除此之外,丞相还执掌全国的行政事务以及官吏的考核任免大权。

这种局面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才有所变化:武帝初年,外戚田蚡为丞相,他凭借皇帝舅舅的身份不断扩大丞相的用人之权,引起汉武帝的不满。此后,为夺取丞相的权力,武帝以大司马、大将军参议机密大事,以分割丞相手中的权力。所以自武帝之后,丞相虽然名义上仍是百官之首,但实际权力已大大削弱。到了汉哀帝时,丞相更名为“大司徒”,地位在大司马之下,为第二位高官。

太尉亦承秦制,俸禄与丞相相同,“秩万石,金印紫绶”。但地位次于后者,为第二位的高官。职权为专管武(军)事,从制度上说,权力也很重。但由于当时丞相无所不统,武事亦在其职权范围内,因此在丞相权力最大的那段时期,太尉一职并不常设。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在汉武帝之前担任过太尉一职的,仅有卢绾、周勃灌婴周亚夫、田蚡五人。从汉初设太尉之职,到武帝建元二年废除,共六十七年,其中这五个人担任太尉的时间一共才二十二年,约为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太尉一职在当时并未成为常态。到汉成帝时,因外戚王莽以大司马之职不断扩充权力,以至代太尉掌管武事,并被授予银收官署,自此成为实职。后到哀帝一朝,王莽的权力达到顶峰,其所担任的大司马一职也位居大司徒(原丞相)之上,成为第一位的高官。

御史大夫同样是承秦而来,“秩中两千石,银印青绶”,地位稍低,为汉初第三位高官。职权为监察百官,可以说是“副丞相”,权力也较重。但从所享的俸禄及印绶来看,与丞相、太尉并不属于同一等级。在古代,通常把官员分为公、卿、大夫、士四个等级,其中丞相、太尉属于“公”级,御史大夫仅属“上卿”级。

但是,由于太尉并不常设,御史大夫做为丞相副手,在百官序列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权力也不可谓小。到汉成帝时,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其地位才升级为“公”级。但仍位居大司马及大司徒之下,为第三位高官。

“三公”的演变

那么,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究竟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公呢?

我们知道,所谓“三公”,是指地位完全相等的三个官职。但是,上述三个官职从来没有完全地相等过,因此,这三个官员不能称为“三公”,整个西汉也不存在所谓的三公制。

但是,这并不是说当时就没有“三公”这种说法。只是依据某种习惯,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因为毕竟朝中这三个职位的品秩最高,虽然御史大夫比前二者的品秩要低,但他在百官之中排在第三位,且由于太尉这个职位常常无人担任。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丞相,就属御史大夫名位最高、权力最大了,可以说他实际上是第二位高官。

其实,西汉虽无正式的“三公”制,但并不是说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动议。比如,汉成帝时,担任九卿的何武就向皇帝建议建立“三公”的官制,他认为天下政事繁多,仅以丞相一人总领,必定力有未逮,所以应当设立“三公”官职,“分职授政,以考功效”。于是,在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天子授予大司马印绶官属,改御史大夫之职为大司空,封列侯,并增加其俸禄与丞相同等。这一切都是在为实行“三公”制做准备。

但是,仅仅过了三年,即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事情又有了变化。时任大司空的朱博上书反对建立“三公”制;而汉哀帝又听从了他的意见,并把“大司空”一职又改回了御史大夫,“哀帝从之,更拜博为御史大夫”,同时免除了大司马的印绶官属。至此,“三公”制彻底瓦解。

这里,朱博的上书之所以能被采纳,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就是王莽的去职。做为著名的“复古”派,王莽的政治倾向一直是儒家的那一套,即推崇古制;而古代是有“三公”之说的。因此,王莽十分想要恢复“三公”的制度。于是,到了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王莽从封国回到长安,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大司马又被创新授予印绶官属,丞相又改为大司徒,御史大夫也变回了大司空。哀帝临死前,以董贤担任大司马,孔光为大司徒,彭宣为大司空。哀帝死后不久,董贤被外戚王氏(太皇太后)逼迫自杀,而王莽做为王氏一族的代表担任大司马一职。

到这里,似乎“三公”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这三个官职的地位并不平等: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大司马排第一,大司徒第二,大司空第三;而且由于王莽专权,使得后两者似乎也成了大司马的下属,“大司马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于莽”。因此,这时的“三公”只是名义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三公”。

“三公”的正式形成

“三公”制的正式形成,是在东汉时期。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里的“大”省去,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的新名号。同时,对三者的职责分工也做了明确说明:

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课”,司徒“掌人民事”,司空“掌水土事”。三者各司其职,地位相等,无轻重之分。更重要的是,对于国家祭祀、皇帝丧事以及重大工程等国家大事,三者都有参与的权力,或分工处理,或联合论争,不允许任何一方具有特殊的权力。这就在制度上确保了“三公”地位相等、权力平衡,而这也是“三公”制的重要内涵。

标签: 三公

更多文章

  •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沉鱼落雁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中国的四大美女究竟谁排第一,本来已有定论,不过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

  • 诸葛恪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恪

    诸葛恪是三国时代, 大名鼎鼎的蜀国承相诸葛亮的侄儿。对于诸葛亮, 有人有一评价, 比较精确: 善于治国, 不善于带兵;有萧何之能, 而无韩信之才;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但只是一个二流的军事家。诸葛亮的这个侄儿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谨之子。这家伙小时候绝对是一个天才儿童。据记载,在诸葛恪还是很小

  • 清朝的铁帽子王权力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铁帽子王

    清朝时期的铁帽子王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其实很多人都对这个铁帽子王的官职有多大很好奇,难道职位真的是很铁不可动摇吗?其实并非如此。清朝的宗室在加封晋爵的时候分为亲王、郡王、贝勒等等。通常来说,前面两个算是个王爷了,享受的待遇肯定也是更好一些的。而铁帽子王,他们除了有王爷的身份外,他们的这种爵位还能让自

  • 联邦与邦联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联邦

    联邦与邦联联邦则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利。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邦联是指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国家联盟。现今世界上著名的邦联有独立国家联合体,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联邦与邦联的区别第一、二者的含义不同。联邦也

  • 三国时期东吴十二虎臣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吴

    东吴十二虎臣,是三国中英勇的人物。东吴十二虎臣中的每个人各具特色,但是性格大多都是英勇威猛。了解东吴十二虎臣中的每个人,能对三国历史更了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东吴十二虎臣的世界。1、程普作为东吴资格最老的大将,程普无论是地位、功绩、还是能力,绝对称得上是仅次于“四英将”的东吴

  • 唐朝作家郑虔的作品介绍 郑虔墓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郑虔

    郑虔曾任广文馆博士,故而时人称其“郑广文”,深得唐玄宗赏识。郑虔虽然仕途不畅,但其文学成就备受肯定,世人赞其“名亚于王维”。郑虔作品郑虔的作品著作:佚题著作,八十多卷,被人诬告私修国史,郑虔遂焚之。按《封氏闻见录》的叙述看,似为《会粹》之初编。《胡本

  • 唐朝文学家郑虔三绝是什么 郑虔与杜甫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郑虔

    郑虔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虽然传世作品不多,但唐玄宗将其诗、画、文称作“郑虔三绝”。此外,郑虔与大诗人杜甫也有着深厚的交情,杜甫曾多次写诗给他。郑虔三绝郑虔三绝是什么郑虔擅长写诗和作画,曾画了一幅画并把自己作的诗写在上面,献给唐玄宗。唐玄宗一看,拍案叫绝,挥笔题写了&

  • 元嘉三大家是指谁 元嘉三大家生平资料介绍 元嘉三大家诗歌作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嘉三大家

    元嘉三大家是指谁?一起了解一下元嘉三大家的生平资料以及诗歌作品吧!元嘉三大家是指谁?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鲍照、谢灵运、颜延之,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被称为"元嘉三大家"。元嘉是刘宋文帝的年号。鲍照生平资料介绍:鲍照的诗歌作品有

  • 元明宗有几个儿子 元明宗的儿子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明宗

    元明宗是元朝有名的短命皇帝,他在位时间还不到一年就被弟弟给毒死了。不过虽然他被弟弟害死了,他的孩子最后还是当上了皇帝。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元明宗有几个儿子呢?这几个儿子的下场如何呢?元明宗的帝位并不是父亲传给他的,也不是自己夺来的。他的父亲因为承诺所以将皇位给了元明宗的叔父,元明宗和弟弟也因此受到了

  • 秦始皇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的父亲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首位完成了华夏大一统的铁血政治人物,建造了首歌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然而他的生世之谜却一直不曾被人们所真正解开,接下来就来探秘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姬,据说曾为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