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窗户是用什么做的?在发明纸以前都用什么糊窗户?

古代窗户是用什么做的?在发明纸以前都用什么糊窗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36 更新时间:2024/2/24 16:55:24

其实古代人在冬天还是非艰苦的,没有玻璃做的窗子到了晚上还透风,可能发明纸张以后情况就有所改善了,但在这之前古人的窗子都是用什么做的呢?其实古代的窗子也不会都长一个样子,我们看到那种格子很多的窗户一般不会放在最外面,外面的门和窗基本都是实心。而且用来糊窗子的东西也非常麻烦,更重要的是不牢固,一阵大风可能就白糊了。那古人究竟用什么办法过冬呢?千万别就此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今天的窗户全都装玻璃,但这是非常近的事。如果年纪大一点的朋友还会记得,农村的窗户,基本上都是用薄纸糊的。似乎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纸是汉代发明的,到现在不过两千多年历史,可在房屋上开窗户的历史可太久远了,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那么,在纸发明之前,窗户上都糊什么呢?难道大敞着?其实,这要分情况讨论。因为在原始社会,人们的房屋还很简陋,就像个帐篷。在下面开门的同时,只是在最顶上开一个小洞,一来透气,二来冒烟。这就是最早的“窗”。

图据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队

现在的“窗”字,还保留了原始的意思。“窗”是由“穴”和“囱”组成的。现在我们还管烟道叫“烟囱”。而苏州一带,仍然管烟道叫“窗”。所以,“窗”和烟“囱”本来是一回事。而且囱(cong)和窗(chuang)的发音,在上古是完全一样的。

这种原始的住宅形式,在今天很多少数民族还保持着。例如鄂伦春人的住宅,就是用桦木和桦树皮、兽皮搭成一座帐篷似的房子,顶上开洞,就是原始的“窗”或“囱”。这个洞透气、出烟,当然不需要糊任东西。吗?当然冷。那怎么办?要么烧火,要么忍着。

鄂伦春人住宅

今天仓库、牢房也有类似的结构,不开大窗,只是上面有一个装着栅栏的透气孔。不过,这种住宅毕竟是比较原始的,很快,人们就修建起高大的住宅,从汉代流传下来的陶楼模型可以看出,汉代的窗户,和今天的比例就差不多了。

汉代陶楼,和今天比例相似的窗户

从上图密集的窗棂来看,汉代的窗户,自然也是要糊东西的。当然,窗子上糊什么,这在贵族就不叫个事,人家有钱,装什么都可以。一是可以用宝石。《世说新语》里说晋武帝的房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这时候纸已经发明,但人家仍然用琉璃来装窗户,比今天的玻璃贵多了。

不过,晋武帝毕竟是一国之君,其实,用来放在窗户上挡风的材料有很多。根据陈新先生《糊窗纸史考》,有如下几种:

二是可以用云母。云母为天然矿产, 揭成薄片是透明的,古人用来装在窗户上。这也只能用于富贵之家。

云母

梁简帝《谢惠屏风启》称: “云母之窗,惭其丽色;琉璃之扇,愧其含影。”三是贝壳,有一种窗贝,即海月,贝壳近似圆形, 极扁平,薄而透明,古人嵌在门窗上,可以透光。《昭明文选》有郭璞《江赋》: “ 玉姚海月, 土肉石华。”这种东西虽然也不便宜,但比起宝石来算是容易得的了。

海月

四是骨胶制品。羊角熬胶,做成透明薄片,如鱼枕明角,鱼类头部软骨、鳞甲或鳃盖刮去不透明物,浸蒸压平后,可以镶在小窗上。今天的老宅子,还保留着一种叫“明瓦”的东西,镶在窗户上,可以透光。这种明瓦,材料各不一样,北方没有贝壳,就用云母磨成薄片;南方有用贝壳的,也有把羊角熬成胶,做成透明薄片的。明代南京有一条街叫“明瓦廊”,就是专门生产羊角胶片明瓦的地方。

无论明瓦,还是海月、云母、琉璃宝石,都不可能做成太大的一块,所以古代窗户的窗棂特别密,以便一小块一小块地安上去。今天玻璃都是整块整块的,窗棂就消失了。上面这些东西,保暖效果和今天的玻璃差不多,甚至有过之。但是,关键是: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的!

普通百姓一般用这么几种东西:一是用竹和草。老百姓就拿竹草编成帘子,挂在窗子上。所以古诗里经常出现“蓬窗”的字样,可是,这种蓬窗不透光,房间里黑糊糊的,所以有一个说法叫“不欺暗室”。二是用木板。现在很多江南的窗户还是这样,白天把窗板支起来,晚上放下来。当然,支起来,房间里会冷;放下来,房间里会黑。三是用牛羊尿泡。这是在网友留言里得知的,应该盛行于西北地区。

至于纸发明之前有没有用布糊窗的?说也奇怪,按理说应该有,但小编没有找到有力的材料。只有直接用窗帘,就是不在窗户上安东西,通过在窗户后挂帘子的方法挡风。比如石虎《邺中记》:“太武殿西有昆华殿……辄开大窗皆绛纱幌。”然而,这也是有钱人家的做派了。

可见,普通人家的日子,无论是原始社会的什么都不糊,还是蓬草、木板,保温效果都很差,在冬天实在是不好过的。其实,用纸糊窗户的习惯,也不是从汉朝纸一出现就有的。这是到了唐,从上层社会流行开来的。在没有纸糊窗户的时代,大家是各显神通,五花八门的材料全都用上了。

标签: 窗户

更多文章

  •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是指的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宫六院

    说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好像我们也经常听说过,这句话好像也是经常和皇帝帝王后宫联系在一起的,其实印象里面就是指的皇帝的妃子们吧,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到底是指的什么呢?有什么真正的含义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对于皇帝的后妃,俗言有三宫

  • 中国有哪些城市有雅称? 你所在的城市有什么别样的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城市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独特的味道和气息,城市特点突出的就有个自己的别称,人们只要提到这个城市,就能联想到它最出名的地方,中国这些城市的雅称 ,你都知道吗?羊城广州广州花城,羊城 重庆山城 湘潭莲城重庆,山城 长沙星城,潭城 成都蓉城,锦城昆明春城,花城 武汉江城

  • 历史上的十大关口是什么 居庸关排名第一实至名归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居庸关

    关口是指通往一个地区的山口,历史上有十大著名关口,居庸关作为长城的重要关口排名第一,那么还有其余9关分别是什么。第一名:居庸关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县境内,为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旧称军都关。关隘两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峦问花木葱茏,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

  • 世界上的五大宝石盘点 被称为“宝石之王”的当选钻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宝石

    宝石作为装饰品或者艺术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却不是人人都能拥有得了的,地球上大约有3000种矿物,然而可作为宝石的矿物仅200余种,常见的宝石不过20多种。众多的天然宝石中,最最珍贵的当数“宝石之王钻石”、“绿色宝石之王祖母绿”、“华贵吉祥

  • 古代四大名楼盘点 成为诗人笔下的楼阁对象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四大名楼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那么,我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分别是什么呢?岳阳楼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岳阳楼矗立在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上 。 始建于唐 , 清同治六年(1867)再建。因范仲淹曾撰《岳阳楼记》而出名。纯木结构,重檐盔顶,主楼3层,通高19.72米,黄色琉璃瓦顶

  • 历史上六大古都 除了北京还有哪五个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都

    我国历史经历多朝更新换代,所选择的建都地点也有所不同,历史上有六大古都,分别指: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这六座城市。西安公元前ll世纪,西周首先在这里建都,称镐京。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于此,取名长安。以后,魏晋南北朝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以及隋、唐两代均在这里建都,

  •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 古代的“五礼”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五礼

    中国是个注重“礼”的国家,由古至今都是如此,“礼”字本有广狭二义。就广义说,凡政教刑法,朝章国典,统统称之为礼;就狭义说,则专指当时各级贵族经常举行的祭礼、丧葬、军旅诸方面的典礼。春秋以后,社会发生变革,古代礼仪逐渐被废弃,礼家着手整理、阐析其意义,

  • 什么是枢密院?辽朝的枢密院官职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枢密院

    枢密院辽初,辽太祖耶律亿自领兵马作战,次子耶律德光综理军务,加号天下兵马大元帅。辽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沿晋制设枢密使管领汉人兵马。辽世宗耶律阮夺得皇位,囚禁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采纳汉人制度,设契丹枢密使,以统领契丹兵马。契丹枢密院称北枢密院,汉人枢密院称南枢密院。辽圣宗时,韩德让(赐名耶律隆运

  • 什么是捺钵?对辽朝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捺钵

    捺钵辽朝在建立城市后,皇族仍保持渔猎骑射的传统。皇帝四季出外游猎,其行在称为捺钵。辽圣宗以后,四时捺钵各有固定地点,形成制度。春捺钵在长春州(今吉林扶余他虎城)捕鹅,又在混同江钓鱼。夏捺钵在永安山和炭山放鹰。秋捺钵在庆州(今辽宁林西县以北)射鹿。冬捺钵在永州(今辽宁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合处)猎虎。

  • 什么是斡鲁朵制斡鲁朵?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斡鲁朵制斡鲁朵

    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时期辽地域辽阔,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契丹旧地和西北各游牧部落居地,实行奴隶制的统治,东部地区灭渤海国后仍实行原有的封建制,南部燕云十二州地,则继续实行汉人传统的封建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由此形成西部、东部、南部三个不同的区域。在这三个区域内居住着不同的民族,实行不同的制度,统一于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