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道家的经书有什么

关于道家的经书有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05 更新时间:2024/2/3 2:37:12

《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经》是道家的三经。其中,《道德经》为大经,《南华经》与《冲虚经》为小经,后来修道的人,把这三经列为做功夫的必读之书。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撰写。它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分《道经》《德经》两篇。

《南华经》,本名《庄子》,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二月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冲虚经》,又名《列子》。据说为列御寇(即列子,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所著,大概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有“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

标签: 道家

更多文章

  • 道家学派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道家

    道家学派,是在老子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因为它推崇老子提出的道,主张一切行为都遵循于道,所以人们称其为道家。不过,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从汉初开始的。道家也被称为德家。汉代淮南王因谋反而自杀,使用的理论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

  •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_中庸之道的含义_中庸之道的内涵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有道是“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庸”之“中”,表征为一个恰切的“度”,是在面对复杂对象时精确把握事情的“分寸”。“中”强调的度

  • 慎独是什么_慎独怎么来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慎独

    “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是“慎独&

  • 四书五经指什么_四书五经是哪几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也是明朝后的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大学》和《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大儒朱熹对《论语》进行了注

  • 儒家“十三经”是指哪十三经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儒家

    “十三经”是指到南宋逐渐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指的是《周易》《周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谷)梁传》《孝经》《诗经》《仪礼》《礼记》《尔雅》《尚书》《论语》《孟子》。十三经的形成过程为:汉朝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左传》于学官,为五经;唐朝

  • 三从四德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三从四德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容、妇言、妇工。”“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rdq

  • 大同和小康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同

    “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在宥》。“大同”谓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是指“养心”应当“忘物”而言的。而用“大同”来描述“天下为公”这一理想社

  • 仁义礼智信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

  • 三不孝是指哪三不孝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

  •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什么意思?女人和小人应该怎样正确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女人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出自论语,为什么这里孔子要说女人和小人难以相处呢,难道孔子也是一位抛弃七情六欲的钢铁直男吗?其实这句话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尊重女性的话语,所以有人把“女子”解释成为“你”,不过好像也不怎么说的通。其实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