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眼中钉是什么意思?仇人为什么叫眼中钉?

眼中钉是什么意思?仇人为什么叫眼中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97 更新时间:2024/1/26 3:11:42

很多人在表示,自己对另外一个人的恨意的时候,都会把他当做自己的“眼中钉”,这个比喻其实是非常贴切的,眼睛这样重要的地方长了钉子,那当然第一反应就是把它拔掉了,不然难道还留着过年吗?不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是从何而来?人们为什么要把仇人说成是“眼中钉”,这个词是谁发明的呢?

通常,人们总是用“眼中钉”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可你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其实,“眼中钉”的背后还真有故事啊!

要说史书中有关“眼中钉”的记载,那得始于《新五代史 赵在礼传》,书中说:“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在礼”就是赵在礼,可见宋州百姓对这个人是多么的憎恨和厌恶。那么,赵在礼是何许人也?宋州百姓为何对他恨之入骨。

原来,赵在礼(公元882年-947年)是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时期的将领。他在镇守宋州的时候,横行霸道,百姓深受其苦。有一天,朝廷下旨,让赵在礼移镇永兴。百姓听说之后,高兴得奔走相告,说:”这个人走了,就好像拔去了咱们眼睛里的钉子,真是高兴啊!”

赵在礼听说之后,大怒,欲报被称为“眼中钉”之仇。他上表朝廷,请求在宋州多留一年,朝廷随即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赵在礼命令小吏搜检户口,凡农户每年必须交纳一千钱。这个钱就叫“拔钉钱”,谁敢不交,就鞭打谁。百姓气愤地说:“就是朝廷规定的赋税,也没到这个程度啊!”赵在礼当年收钱就达百万之多,宋州百姓苦不堪言。

赵在礼重征暴敛、强行搜刮,称之为“眼中钉”实不为过。坏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契丹攻入京城汴州(今洛阳),后晋灭亡,赵在礼见状立即奔赴京城,向契丹首领致敬、表忠心。可契丹首领不仅不买账,反而还向他索取财宝、让兵士羞辱他,赵在礼敢怒不敢言。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1月25日夜晚,赵在礼见仕途无望,又惧怕契丹首领的淫威,便用衣带系在马棚栏杆上,上吊自杀了。

其实,关于“眼中钉”还有另一个版本。明朝文学家杨慎(1488年1559年)在《古今风谣》里,也记载了一个与“眼中钉”有关的故事。

宋朝的时候,朝廷中除了皇帝,最有权的就是宰相了。可宋朝的宰相却不是一位,往往有好几位,多时达到二位数。皇帝设这么多的宰相,其实就是为了相互牵制。宋真宗年间,朝廷里曾设了12个宰相。其中,宰相之一的丁谓(公元966年1037年)则不是善良之辈。他先后任宰相七年之久,和太监狼狈为奸,一度把持朝政。当时,老宰相寇准(公元961年1023年)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抓住把柄,引发后患,所以千方百计地在宋真宗赵恒面前说寇准的坏话。结果,昏庸的宋真宗还真的把寇准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衡州(今湖南衡阳)等地。

丁谓的所作所为,朝廷上下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都为寇准鸣不平。不久,京城里出现了一首童谣。歌中唱到:“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就是丁谓。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到后来,“丁”又演变成了“钉”。

标签: 眼中钉

更多文章

  • 唐朝的京官一日三餐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

    说到唐朝给人的感觉最大的地方就是这个朝代实在是太繁荣了,但是繁荣也不是一个人功劳,也有文物百官的功劳,所以我们今天就得说说这些文武百官了,说说他们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话说他们上朝的时候也有很多吃的讲究的,那么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唐朝的中央官员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呢?在你脑海里飘过

  • 河南省省会城市为什么是郑州?十三朝古都洛阳为何落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州

    洛阳和西安都是十三朝古都,为什么陕西的省会就是西安,而洛阳却落选了河南的省会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河南是怎么把省会定为郑州的。其实河南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四季都比较适合居住,当时长安被弃用以后,洛阳就成为了各个朝代都城的首选,但洛阳也有一个问题就是灾害比较多,因为黄河曾在南北之间多次改变流向,导致在开

  • 房东为什么叫房东?房东一词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房东

    租房子现在是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很多在异地的人,因为暂时买不起房子,就只能租住别人的房子,而租房子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地把房子的主人叫做“房东”,叫习惯了好像也没觉得别扭,然而还是有些人不能明白,为什么偏偏要叫他们“房东”,如果叫“房西&

  • 古人的谦称和敬称俗语都有哪些 古人骂人说“竖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人

    中国人喜欢谦虚,衬托出不断学习,、虚心向上、虚怀若谷的心境,因而在对自己的称呼上总是不断的谦虚着,特别是在家人的称谓,那就是贱称了,直往最低处说!而对于别人,古人总是小心翼翼的,用着最真诚的态度要敬称和尊称别人。这种文化,直至现代才慢慢有所减弱。古人对自己谦称的方法(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

  • 古代选举人才的制度介绍 古代是怎么选取公务员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选举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天子对亲信和同姓族人进行分封,让其成为诸侯王,守护自己对天下的统治。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争不断,各国纷纷寻找人才辅佐自己。特别是秦国,广招天才谋士,众位官员也在自己的门下养着大批的人才。察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

  • 古人的一些特殊称谓 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称谓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称谓

    古人除了对别人的敬称和对自己的谦称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普遍的,对某一类人的称谓和对年龄的称谓,这就是古人的特殊称谓。特殊称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1)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2)对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

  • 中国古代皇室宫廷称谓都有哪些 后宫称谓一览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古代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中国皇室宫廷文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么,在中国古代,皇宫里的人都对自己的称呼,对别人的称呼都有哪些?古代宫廷的称谓都有哪些?中国古代皇室宫廷称谓大全:帝王是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一些专用的名号与称谓,别人不得冒充。商:王周王:天子秦王:始皇帝皇帝自称:联、寡人、孤、

  • 历史上第一个太后是谁?秦宣太后有着怎样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宣太后

    “太后”可以说是古代一个非常尊贵的女性群体,她们一般都是皇帝的生母,当然也有其他情况,那就是与皇帝只是名义上的母子。但是不管怎么说,作为太后,如果没有到皇权旁落的时代,都是很尊贵的。而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又是谁?这位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成为太后之后,她又做了一些怎样的事情呢?喜

  • 唐太宗李世民14儿子悲惨结局:12个死于非命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可真正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但说到他的儿子,这些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尔后又被流放。唐太宗李世民14个儿子: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唐太宗李

  • 中国古代的头盔和西方的头盔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古代

    说到“头盔”其实大家仔细的看看的话会发现其实还算是比较多人用的,话说其实就拿中国古代的士兵和西方古代的士兵吧,其实都是在用这个头盔的,那么我们仔细的分析看看这些个头盔有什么不同呢?好像又有点一样啊,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中国古代的头盔样式形制很多,可以说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