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考上举人就能当官吗 考上进士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机会

古代考上举人就能当官吗 考上进士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机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13 更新时间:2023/12/4 11:42:05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

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中国古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意为举到之人,为应举者的通称。唐代以各地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故有此称。宋为乡试(贡举考试)各科中试者的统称。俗称举子。宋举人被解送礼部前,须经考试,略如后之乡试。举人在礼部应试落第者,仍须再应乡举,方可参加下科考试。举人登科即可授官,但无“出身”,可免丁役。金、元亦如此。明清沿袭,为乡试中试者的专称,俗称孝廉。且作为一种出身资格,即初步具备入仕资格。清末又有法科举人、理科举人等。光绪三十一年(1905(乙巳年))起,考试回国留学生,最优者给予进士出身,优等及中等者给予举人出身,并各加某学科字样。

汉代取士用人无考试之法,皆令郡国守相荐举,被荐举者称为举人。唐、宋时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

举人。如果顺利过了第一关,乡试合格者就被称为举人。“举人”得名于汉代的察举,但在汉晋南北朝,只是被举之人的意思,并非甚么专称。唐宋科举,重进士科,所谓举人,不过指由此可应进士试,所以又称举进士,仍不是专门称谓词。这等可应进士试的举进士另有专名,唐代以中央设立的学校(国子监、弘馆等)、地方学校选送至京的应考者称为生徒,以各州考选的士子为乡贡,意思是随各州进贡物品一起解送。宋代解送这样的士子赴会试,一般须经本州“取解试”(类似明清的乡试)取中。如果会试不能登第,在唐宋时代,须再应府或州的考试,重新获得乡贡资格方能再就会试。

宋代刘章“四魁乡举”、元代许瑗两应乡举皆第一,就是由于第一次会试被黜落,所以要四次、两次应乡举。而明清的举人则较为优待,一旦中举就永远具有继续赴会试的资格。明清的举人还有一个不同于前代的地方:可以因此进入仕途。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进学后仍然贪穷,被瞧不起;一旦中举,亲戚邻里都去奉承他,连张乡绅也去攀世交、送银送屋,就因为举人不仅取得赴会试的资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至公元1905年,清末慈禧废除科举制度共存在1300年,是古代国家通过逐级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仕途必经之路。

科举时代,应考者一般被称为“赶考者”,他们必须要跨过四大步,极少数才能到达顶峰考取"状元"。首先要经过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考中者称为秀才;再经省级考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再经过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贡士再经皇上亲自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贾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清代二甲进士称"进士出身",三甲进士称"同进士出身"。

乡试在京城以及各省的省城举行,通三年一试,一般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又考期通常在农历八月时举行,因此乡试又名"秋闱"。其考官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和进士出身的各部院官担任。通过了乡试的考生称为"举人",考取第一名的考生又称为"解元"。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乡试在第一年的秋天考试,考中举人的在第二年春天必须进京参与会试,也就是考进士。而参考的旅费由政府发给,称为"公车"。会试由礼部所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由于多在农历二、三月举行,所以又称"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

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清朝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前还必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这个等级对于以后授予官职有很重要的关系。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不考八股。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称为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殿试考中称为“甲榜”。按照清朝制度规定,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朝考,朝考的第一名叫做朝元。

举人考上进士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机会,但是举人还是有做官的机会的,很多举人也是走的这条路。

秀才是一种身份,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进士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官员,状元、探花、榜眼就留在皇上身边当官了。

标签: 举人

更多文章

  • 先秦小说家被视为不入流者 他们主要写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先秦

    小说家 ,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书多已亡佚,而所谓的小说家与现今的小说家含义不同,地位也大有差别。据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

  • 为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玄武

    在外国古代的历史神话当中,世间有着四大神兽,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每到冬春之交傍晚的时候,苍龙就会出现;春末立夏的时候,朱雀就飞天;夏末立秋的时候,白虎则会露出脑袋;秋末冬季来临时,玄武则会升起。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它们代表着4个方位吗?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

  • 日本历史上三位女天皇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女天皇

    大家都知道,在日本的大男子主义十分的严重,从各种各样的影视剧中都透露着这一气氛。在日本,女子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特别是在社会交往上,同样的工作女子的工资要远低于男子的。然而在日本的历史房中却出现了3位女性天皇,这种可真的是很难得啊。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日本第一位有史可查的女天皇是推

  • 中国历史上哪些冒充太监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太监

    说到咱们中国古代的太监,现在人可能会觉得他们是一群十分可怜的人。但其实并不是,太监在古代可是还差事了,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在古代一般的太监都是从小净身进宫的,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完整的男人。不过在历史上有些太监不仅身体完整还权力巨大,那么本期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冒充太监的人有哪些。1、嫪毐嫪毐是因

  • 初汉三杰中谁的谋略是最高超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初汉三杰

    初汉三杰当属陈平的谋略最高了,尤其会使用反间计,两次反间计离间了范增和钟离昧,使得项羽失去左右翼,彻底孤立 。公平分肉与治天下陈平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陈平的哥哥见陈平喜欢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 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

  • 信口雌黄的雌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信口雌黄

    说到信口雌黄其实我们都知道意思其实就是指的这个人随便说话,完全不经过大脑系列的,大致的意思倒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会发现这其中的奥秘还是有挺多的,那么信口雌黄具体是什么意思呢?这信口雌黄的雌黄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雌黄”的作用类似现在小

  • 为什么古代一些人称吃饭为“打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打尖

    说到古代人吃饭其实还是挺有讲究的,毕竟这是人的基本生存,话说我们现在人吃饭就叫吃饭了,但是在古代其实有的时候吃饭不叫吃饭而是叫打尖,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古代吃饭为什么要叫打尖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在古代,日常起居中衍生出不少俚语,如“打尖住店&r

  • 成汉皇帝李期的祖父是谁 李期的祖父李特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期

    李期(313年―338年),字世运,成汉武帝李雄第四子,母任氏,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公元334年,李雄病死,太子李班即位。李期与兄长李越杀死李班。李期于是即皇帝位,改元玉恒,封李越为建宁王。李期称帝后,只重用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和田褒。这几个人仅是庸人而已,并无才能,政事都由这几个庸人决定,成汉的形

  • 成汉皇帝李期的父亲是谁 李期的父亲李雄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李期

    李期(313年―338年),字世运,成汉武帝李雄第四子,母任氏,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公元334年,李雄病死,太子李班即位。李期与兄长李越杀死李班。李期于是即皇帝位,改元玉恒,封李越为建宁王。李期称帝后,只重用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和田褒。这几个人仅是庸人而已,并无才能,政事都由这几个庸人决定,成汉的形

  • 老子口中所谓的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善若水

    花落花开开不休,上善若水水自流。我国古代智者老子说,上善若水。其实心亦如水,方能见融万物。在《论语》中记载到:“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那么所谓的上善若水到底是歌什么意思呢?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解析下老子口中的上善若水到底是什么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