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名将司马错和名士张仪是什么关系?

名将司马错和名士张仪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73 更新时间:2024/1/25 13:36:00

自古以来,文将和武将很少能相处很好,这应该是和他们的气性有关,武者嘛更讲究义气,喜欢直接,而文士就喜欢咬文嚼字,和武将都不能说到一块去,那秦国的名将司马错和名士张仪是怎样的关系呢?下面为什么网为您解惑。

司马错和张仪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人共同帮助秦惠,虽然不时有意见不和,但二人合力为秦国在国力的富强,军事实力的增强,百姓民心的拉拢上都有建树。

但是两人的境遇却有所不同,张仪是纵横家,纵横之术讲究对战局上的全方面统领,张仪作为连横派的代表,受到统治者重视,导致张仪在游说诸侯国的时候,多少能被认可。为了瓦解合纵,张仪曾经到处游走,推广他的连横思想,只有连个强者,远交近攻,从中央向地方扩张,才有可能让六国诚服,从而完成统一。

而司马错的用兵特点,就是战略上的谋略高深,之所以敢大胆的质疑当时受统治者看好的张仪关于攻打韩国收复三川的说法,就是因为司马错一眼看到了其间的利弊,而且得出了得蜀即可得楚的果断推测,他目光深远,战略眼光独特,被秦惠王赏识。

当别人都在为如何在秦国统一六国后如何出人头地而大动干戈的时候,只有司马错坚守蜀国这块土地,虽然在当时没有好名声,可后来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长远。司马错帮助秦国消化蜀国后,秦国国力大增,成为至商鞅变法后秦国又一质的飞跃。

但是司马错也是不幸的,秦惠王是一位喜欢纵横学派的君王,所以他自己得不到重用,除了攻蜀,秦惠王大部分决策都出自张仪。而接下来的秦昭王又是个勇武之人,所以司马错和张仪都被晾在一边,之后的白起等年轻人登上历史舞台,司马错也就郁郁而终。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和张仪在关于是否要率先攻打蜀国,在秦惠王面前起了争执,秦惠王也很难决断,就让两人分别说了自己的看法,然后再互相比较,避害趋利。

张仪不主张攻打蜀国,应该先和魏国楚国求和,我们三国一起围攻周王朝,那天子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一定会交出九鼎。这样我们不仅有了兵权也有了神权,就可以挟持天子,用他的名号来发号施令,试问谁敢反抗,那我们建王立业还远吗。

蜀国地势偏僻,我们现在攻打蜀国,难道不是浪费兵力吗,这样会使士兵疲惫,老百姓要忙于战备,一来不能完成一统的伟业,二来就算打下了蜀国,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争夺名利就应该在朝廷上争,现在放着周王室不管,却要去到偏远地区打仗,你这是不考虑成效的做法。

司马错当然据理力争,建立国家容易,难在治理国家啊,我说张仪啊,你难道不知道要是国家强盛,和我们领土的辽阔、军队的强大、百姓的富足都有关系吗!这三个条件实现了,大业自然就会成功。现在蜀国最容易攻打,而且他们现在内部动乱,可以说我们不用费多少兵力就可以将它收复,这难道不是对士兵作战经验的一个锻炼吗。

我们攻打蜀国能过大我们的疆域不说,就好比豺狼驱赶羊群,占了他们的地,不会被说暴虐,拿了他们的前,不会被说贪婪,这种名利双收的战局您怎么就看不懂呢。

相反,现在去胁迫周天子,必然会招致坏名声,不仅如此,周天子和和韩网还会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甚至会联合其他国家,先对付我们,这样动荡的局势下,秦王一定要三思啊。

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蜀国归属后,秦国实力愈加强大。

标签: 司马错

更多文章

  • 陈继儒的书法 陈继儒作品 陈继儒小窗幽记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继儒

    陈继儒工诗善文、书法绘画皆能,他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赞同书画同源;喜爱戏曲、小说,还爱好收藏,《小窗幽记》是他集编的修身处世格言。陈继儒的书法陈继儒书法学苏轼、米芾,对苏、米墨迹,最为喜爱,虽残碑断简,也必搜采,手自摹刻,成《晚香堂帖》及《来仪堂帖》。陈继儒作品陈继儒小窗幽记书法作品《晚香堂帖

  • 许攸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掉许攸?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许攸

    许攸,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谋士,一个是关东营帅,然而人们经常讨论的自然是身为谋士的许攸许子远。这个许攸,可以算作是“三国三大愤青”之一,而且曾经还是曹操的发小,原本是袁绍帐下的谋士,后来改投曹操,并且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献计,赢了袁绍。然而这样一个有功之臣,最后却

  • 全世界普及度最高的V字手势 原来它是源于一场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V字

    要说当今世界最通用的手势,想必就是代表着胜利或者喜悦的V字手势,这个手势几乎全球通用,我们只知道它是用来表达心情的愉悦,但是却不知道它的来历是什么,其实这个手势的由来与一场战争有关。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有一场以少胜多,以弓胜骑的著名战役,名曰阿金库尔战役,V字手势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征服者威廉一世在

  • 中国古代是什么时候有地圆学说的?地圆学说具体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地圆学说

    科学是无止境的,对于宇宙的探索,对于地球的研究其实不知现代人才开始研究,早在古代,就有相应的人开始研究地球了,小编刚刚也是看到一则消息称中国古代什么时候才有的地圆学说呢?其实,当时的人们以为地球是方的,后来因为飘逸学说才开始有人提出了地圆学说,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有

  • 古代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九五之尊

    我们经常能在追剧的时候听到一个对皇帝称呼,九五之尊。这几个字单独拆开,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字,但是合在一起,仿佛就带上了一种光环,极其尊贵的地位让人无法直视。我们也知道,古人经常给一件特定的事物或一类人取一个代号,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皇帝叫做“九五之尊”?这其中有着什么样

  • 黄粱一梦是什么故事?"黄粱"指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黄粱一梦

    中国的成语可以说是独具魅力,用短短的四个字,能够概括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教育人的道理,不可谓不是古代人民凝聚起来的智慧。今天就来讲一个容易被人误解的成语,黄粱一梦。乍一听,一定以为是一个叫做“黄粱”的人做的一场梦,带有一些虚幻的感觉。然而,黄粱并非是一个人名。那么,故事真正的

  • 皇帝的女性亲属都是公主,但是称呼上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

    中国古代,皇室之女都被称为“公主”,然而很多人可能分不清楚各个不同辈分的女性都是什么公主,很多人都会错以为皇帝的大女儿就是“长公主”。古代人遵守礼节十分严格,所以当然不会弄错,但是现代人总是会犯很多错误。那么,皇帝的姑姑、姐妹、女儿这些公主在称呼和礼制

  •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贴秋膘吃什么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贴秋膘

    不知不觉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了啊,还有会过神来这夏天已经过完了,今天是立秋的日子,所以立秋也还是有挺多习俗的,当然了在立秋当然是要以养生为主了,所以立秋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要做,那就贴秋膘了,那么这个贴秋膘是什么呢?贴秋膘又需要吃什么好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其实对于&ldqu

  •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为何佛教徒见面就说“阿弥陀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弥陀佛

    佛教徒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阿弥陀佛”,就是祝你光寿无量,智慧福德圆满的意思。对于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其实了解得也很浅,到底阿弥陀佛是怎么来的呢?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一个"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的名字。“阿”翻作“无”

  • 古代建筑屋顶上的艺术 这些神兽都代表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

    中国是注重仪式感的一个国家,仿佛有了这些仪式,所做的一切才合法。这种仪式感也反应到中国的建筑上面,比如很多人都会对屋脊上蹲着的那些神兽很感兴趣,为什么他们会蹲在屋脊上,为什么有的建筑上神兽多,有的建筑上神兽少,这里面有什么讲究没?当然有讲究了,这其实就是建筑的仪式,也是建筑等级高低的体现。中国建筑